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四项目部防地震应急预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5254509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四项目部防地震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四项目部防地震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四项目部防地震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四项目部防地震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四项目部防地震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四项目部防地震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四项目部防地震应急预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四项目部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四项目部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一、目的一、目的1、为了本管段安全生产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参建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2、通过编制合理实用、可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来有效地指导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3、广泛宣传教育工作人员、相关辅助人员熟悉有关避灾路线和抢险避灾方法,加强安全监督,提高自保互保能力。4、为各级管理人员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安全职责,做到超前预防,达到防患于未然。5、为领导决策提供切实可靠、可行、可用的应急救援、事故处理方案和依据,最大限度

2、地减少灾害、降低损失。二、适用范围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四项目部所管辖范围内所有参建人员处置地震灾害事件(含有感地震事件)的应急行动。三、应急救援体系三、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组成。四、应急工作原则四、应急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预防为主,平战结合。五、组织机构及职责五、组织机构及职责1、组织机构项目部根据本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响应方案。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总工为副组长,各部门为成员的应急救援小组。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指挥组、抢险救护组、物资设备保

3、障组、后勤保障组、财物保障组、信息收集组、事故调查组等 7个小组。 (具体联系方式见附件)(1)现场指挥组组 长:乔广红副组长:陈方随、李保组 员:常永杰、赵敏、曾瑞、马兴(2)抢险救护组组 长:李保副组长: 马兴、常永杰组 员:李端、周建、李秋林、李晓飞及相关项目部人员(3)物资设备保障组组 长:马友荣组 员:杨超及相关项目部物资负责人(4)后勤保障组 组 长:马奔组 员:综合部相关人员(5)财物保障组组 长:郭晨辉组 员:计财相关人员(6)信息收集组组 长:曾瑞组 员:工程部、安质部相关人员(7)事故调查组组 长:常永杰副组长:赵敏组 员:安质部、工程部相关人员2、应急救援组职责(1)救援

4、小组职责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省、局、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程、规定。组织制定项目应急响应计划,做好事故应急配合工作。负责准备现场应急资源。负责指挥现场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行动。负责应急响应计划的演练。组织支援事故应急行动。及时向公司总部、项目部所在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通报事故情况,提出进入应急状态的措施与建议。积极配合公司及地方公安部门、卫生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做好应急响应计划的实施。做好应急响应计划的培训与宣传教育工作。做好恢复工作。(2)组长的职责贯彻国家、地方、行业等有关安全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组织实施应急预案,掌握事故灾害及险情情况,解决应急工作

5、中的重大突出问题。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下令进入相应级别的应急状态,必要时向上级(相关单位)应急救援机构报告有关情况。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应急演练。(3) 副组长的职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监督落实应急行动程序,督促检查主管部门搞好培训、演习。进入应急状态时,负责事故现场指挥,并根据险情发展情况,提出改进措施。组织指挥善后现场恢复。(4)成员职责掌握事故灾害及险情情况,及时向总指挥报告负责应急处置所需资源的统一调配,传达应急各项指令;根据组长指令负责向当地人民政府相关单位应急机构报告险情及信息沟通。实施应急处置时,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

6、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负责应急救援方案的制订,并保证应急处置的通讯、物资、设备和资金及时到位及后勤保障。六、预防与预警六、预防与预警1、危险源监控(1)信息监测与报告保持与属地地震台网联系,对地震信息进行监测、处理、传递和存贮,并将灾情、震情信息及时上报,对各类地震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震情跟踪,加强与上级部门进行联系,及时传达上级地震趋势预测意见。(2)信息收集与分析负责与地震监测的单位保持联系,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

7、据资料和相关信息。(3)地震灾害监测预防重点项目部所属的隧道、临建设施和员工居住区域。(4)地震灾害预防措施与地震部门加强震情通报联系,随时掌握震情变化。根据震情发展趋势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提出应急要求和防御措施,必要时,建议组织避震疏散。督导项目部有关部门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施。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发现地震谣言或误传事件及时平息,保持社会安定。按照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督促项目部、架子队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对工程进行抗施工。做好指挥部防洪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并进行抗震检查、加固,制定地震应急预案,落实防范措施。做好变供

8、电站电力设施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并组织对电力设施进行抗震检查、加固,制定地震应急预案,落实防范措施。加强对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参建人员在地震时的自救互救能力。做好各类临建设施和住宅的抗震安全检查和加固。根据震情发展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在人员和建筑物相对集中地段,就近划定避震疏散场地。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加强参建人员治安工作。2、预警行动(1)地震灾害险情巡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对地震灾害重点区域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要及时向项目部报告。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险区人员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

9、施,情况危急时,强制组织避灾疏散。(2)地震预报预警制度项目部根据上级发布的震情中期预报意见,部署防震减灾工作,做好防震应急准备;加强震情跟踪工作,对上级提出的短期地震预测意见, 要及时决策发布短期地震预报,并要求各部门做好防震应急准备。强化防御措施。(3)预警级别按照可能发生地震事件的严重性和紧迫程度,地震预警发布级别分为三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表示。地震临震预警为级预警(红色):对未来 10 日内可能发生M5.0 级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作出预报。 地震短期预警为级预警(橙色):对未来 3 个月内可能发生M5.0 级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作出预报。地震中期预警为级预警(黄色):对未来

10、1 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 M5.0 级地震的区域作出预报。(4)预警发布对市地震局提出的本区内的地震短期预测意见,要及时报公司决策发布;在已经发布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如果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及时向市政府及上级地震部门报告。3、信息报告与处置(1)报警、接警、记录和通知程序项目部调度室执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并有专人负责应急救援接警工作。(2)报警程序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后,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应利用电话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事故的性质、发生地点、原因和危害程度向指挥部调度室汇报。其他区域的人员,在发现异常现象后,也应及时向项目部调度室汇报。调度室及汇报人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以最迅速有

11、效的方式,向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在抢救事故期间,救灾负责人应随时向项目部调度室汇报受灾点状况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如现有抢救力量、人员的情绪及身体状况、救灾的现有条件、事故发展趋势及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等) ,也可对下一步抢救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措施,取得抢险组织部门指示和支持。(3)接警、记录程序接警人员在接到报警后,必须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了解事故的性质和规模等初始信息,并记录在案。具体了解、记录内容见下表:事故汇报人姓名汇报时间事故性质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地点情况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是否伴生其它灾害事故区域有何异常现象备 注(4)通知上报程

12、序接警人员在接到报警后,首先要迅速向负责领导汇报,然后迅速按照要求由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发出事故通知,以采取相应的行动。接到灾害通知后,小组成员要立即赶赴灾害地点集中,由组长统一安排工作,分组行动积极救援,不准擅离职守。在事故现场积极组织事故救援的同时,要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受灾情况及时向建设指挥部、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汇报。由公司抢险指挥部指派专人通过会议、媒体及时将事故情况传达到每个员工、家属,以稳定员工、家属情绪,确保事故抢险及时、顺利进行。七、应急响应七、应急响应1、响应分级(1)为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依据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

13、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级) 、重大(级) 、较大(级) 、一般(级)四个级别。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级):造成 300 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占我省上年生产总值 3以上的地震灾害事件。初判指标:发生在市(州)人民政府驻地 6.0 级以上地震;或发生在省内其他地区 7.0 级以上地震,可初步判断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需要集团公司统一组织协调,调度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紧急事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级):造成 50 人以上、300 人以下死亡,的地震灾害事件。初判指标:发生在市(州)人民政府驻地 5.0-5.9 级地震;或发生在省内其他地区 6.0-6

14、.9 级地震,可初步判断为重大地震灾害事件。需要调度多个部门进行联合处置的紧急事件。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级) ;造成 10 人以上、50 人以下死亡,的地震灾害事件。初判指标:发生在市(州)人民政府驻地 4.0-4.9 级地震;或发生在省内其他地区 5.0-5.9 级地震,可初步判断为较大地震灾害事件。需要调度多个部门的力量和资源就能够处置的事件。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级):造成 10 人以下死亡的地震灾害事件。初判指标:发生在省内 4.0-4.9 级地震,可初步判断为一般地震灾害事件。只需要本企业的力量和资源就能够处置的事件。(2)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级)由铁总报请国务院,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铁

15、总启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级):由铁总负责启动。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级)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级):由应急救援小组报请集团公司,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集团公司和矿应急救援项目部领导及相关救援组成员立即赶赴现场,制定方案,按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立即投入抢险救灾。2、响应程序(1)应急救援行动启动程序项目部一旦接到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的报警后,应根据事故级别,立即按程序启动应急救援系统,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调动各方人力和物力,对所发生的事故进行控制和紧急救援。调度指挥邻近队组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紧急控制,避免事态扩大或波及范围扩大。通知医疗行动组,一是赶赴现场抢救;二是在医院按医疗系统应急救援预案做好对伤员

16、的抢救准备工作。通知物资供应行动组,提供一切抢险、救护所需的材料设备。如果控制事态有困难,应向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领邻近单位请求增援。(2)现场救援指挥与控制程序救灾指挥程序a 立即召集救灾小组所有成员,首先听取项目部领导的灾情汇报以及已经下达的命令情况汇报。继续组织撤人、停电。b 通知事故单位准确统计出发生事故时的人数及姓名,以便分析事故现场人员数量及分布,通知各救灾行动组准备救灾材料,医院准备急救伤员。c 指定一名责任人签发进入事故现场许可证,无许可证不得进入事故现场。d 命令救护队进入事故现场引导人员撤退;将伤员救到安全地点进行现场急救e 救灾小组根据灾情报告,责成协助成员,将抢险人员组成二线、三线力量。当抢险人员不足时应及时报告上级机关和兄弟单位请求支援。及时满足需要,千方百计完成撤人抢险任务。f 撤出人员和抢救人员完成后,应投入二线或三线力量,命令救护队进行侦察工作,掌握灾情性质、影响范围、灾区通风与瓦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