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学会班张斌课件: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254244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5.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务学会班张斌课件: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税务学会班张斌课件: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税务学会班张斌课件: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税务学会班张斌课件: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税务学会班张斌课件: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务学会班张斌课件: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务学会班张斌课件: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中国社会科学院 财经战略研究院 张斌,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大三中全会 对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宏观经济的原问题,资本所得与劳动报酬 消费与投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马太效应与经济危机,城镇居民现金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2012年),马克思的“药方

2、”,生产资料公有制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效率问题与官僚阶层的特权化,凯恩斯的“药方”,第二国际与“福利国家” 超额累进的个人所得税 人民资本主义 国有化交通、能源、金融 放松管制与世界性减税浪潮,里根政府的减税,在2010年,税前收入为63,091美元的家庭,其税率是23%,而在50年,60年,70年这个家庭的税率分别是:18%,21%和22%。 在2010年收入1百万的家庭,其税率是35%,而50年,60年,70年的相应税率分别是68%, 72%,61%。,西方国家税制的演变,全球经济一体化 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 资本的国际流动与国际税收竞争 “二元”所得税制与劳动税负的增加 一般流转税地位

3、的提升 老龄化 社会保障筹资压力 所得税源的减少 替代性筹资方案(个人所得税、增值税) 税制的绿化,季度GDP走势(2007-2013),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1992-2008),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比较,部分发达国家的转移性支出,中国货物进出口及贸易顺差情况(2001-2012)单位:亿美元,2001年货物出口额为2661亿美元,2008年增长至14306.9亿元美元,增长了5.38倍。货物出口额占GDP(支出法)的比重,由2001年的20.2%上升至2008年的31.9%。 同期消费率则由61.4%下降至48.4%,投资率由36.5%上升至43.9%。 2009年,

4、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下滑了18.3%,货物出口占GDP的比重下降至23.8%,比2008年下降了8.1个百分点。而政府出台的4万亿投资政策导致投资率由2008年的43.9%上升至2009年的47.4%,消费率则进一步下降至48.0%。 2010年消费率为47.4%,投资率为48.6%。 2010年,货物出口占GDP的比重为27.14%;2011年约为26.17%。,2001年货物出口额为2661亿美元,2008年增长至14306.9亿元美元,增长了5.38倍。货物出口额占GDP(支出法)的比重,由2001年的20.2%上升至2008年的31.9%。 同期消费率则由61.4%下降至48

5、.4%,投资率由36.5%上升至43.9%。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下滑了18.3%,货物出口占GDP的比重下降至23.8%,比2008年下降了8.1个百分点。而政府出台的4万亿投资政策导致投资率由2008年的43.9%上升至2009年的47.4%,消费率则进一步下降至48.0%。 2010年消费率为47.4%,投资率为48.6%。 2010年,货物出口占GDP的比重为27.14%;2011年约为26.17%。,日元升值的影响1,日元升值的影响2,2012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2%,比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

6、点。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相当长时期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演变(1990-2050),抚养比及其增长率预测,3、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特殊因素 历史与逻辑,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 加重的结果怎么样?加重的结果,一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重工业也可以积累,但是,在我们现有的经济条件下,轻工业、农业积累得更多更快些。,1978年以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利用比较优势 自由贸易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美国交易秩序、货币与大宗

7、商品定价权 工业化发达国家投资和机器设备输出 资源输出国 中国初级工业品(民生用品) 全球经济再平衡背景下中国的内需问题 全球价值链条中的分配 GDP与GNP的缺口,供求关系与货币冲击 国际分工、要素禀赋与产业结构调整,4、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宏观经济趋势,六大任务,收入分配(国发【2013】6号文) 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税收、社会保障与转移支付 房产税、个人所得税与遗产税 扩大内需(全球经济再平衡)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社会保障与财政支出的替代 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 “营改增”与服务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 “走出去”,六大任务,资源与环境 碳减排与环境保护 两型社会与“美丽中国” 人口老龄

8、化 要素禀赋变化(人口红利) 社会保障压力 城镇化 户籍制度改革 土地流转 基础设施投资与消费模式,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六条60节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三、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六、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

9、实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二0二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

10、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 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 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

11、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9)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 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 (11)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

12、场。,三、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13、。 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

14、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完善税收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推进增

15、值税改革,适当简化税率。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六、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

16、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体系 要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建立地方主体税种,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加快对城镇化的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