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法》知识抢答赛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228786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禁毒法》知识抢答赛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禁毒法》知识抢答赛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禁毒法》知识抢答赛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禁毒法》知识抢答赛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禁毒法》知识抢答赛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禁毒法》知识抢答赛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禁毒法》知识抢答赛试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禁毒法禁毒法知识抢答赛试题知识抢答赛试题一、填空题一、填空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次会议于 2007 年 12 月 29 日通过,自 2008 年-月-日起施行。(三十一次,6 月 1 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共有-章-条(七章,七十一条)。 3、为了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制定本法。(公民身心 健康,维护社会秩序) 4、本法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大麻、-,以及国家 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吗啡,可卡因) 5、根据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依法可以生产

2、、经营、使用、储存、运输-和-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6、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 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履行-或者义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禁毒 职责) 7、禁毒工作实行-,综合治理,禁种、禁制、-、-并举的方针。(预防为 主,禁贩,禁吸) 8、禁毒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政 府,社会) 9、国务院设立-,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国家禁毒委员会)10、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并将禁毒经费列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本级财政预算) 11、国家鼓励对禁毒工作的-

3、,并依法给予税收优惠。(社会捐赠) 12、国家鼓励开展禁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装备和-。(缉毒 技术,戒毒方法) 13、国家鼓励志愿人员参与-和-工作。(禁毒宣传教育,戒毒社会服务)14、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普及 知识,增强公民的 ,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 (毒品预防,禁毒意识) 15、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 以及 、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经营 者、管理者,负责本场所的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在 本场所内发生。 (码头,旅店) 16、国家禁止非法买卖、 、 、 未经灭活的毒品远植物种子或者幼 苗。 (运输、携带、持有) 17、海关

4、应当依法加强对进出口的人员、物品、货物和运输工具的检查,防止走私 和 。 (毒品,易制毒化学品) 18、娱乐场所应当建立 制度,发现娱乐场所内有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立 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巡查)19、对依法查获的毒品,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毒品违法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收益, 以及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设备、资金,应当 ,依照规 定处理。 (收缴)220、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可疑毒品犯罪资金的 。 (监测)。 21、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依法负有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机构发现涉 嫌毒品犯罪的资金流动情况,应当及时向 报告,并配合侦查机关做好侦查、调查

5、工 作。 (侦查机关) 22、国家建立健全 和禁毒信息系统,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 使用、交流工作。 (毒品监测) 23、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 吸毒人员。(挽救) 24、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 治疗。(戒毒) 25、公安机关应当对吸毒人员进行 。(登记) 26、社区戒毒的期限为 。(三年) 27、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卫生行政、民政等部门应当对社区戒毒工作提供 。(指导和协助) 28、接受社区戒毒的戒毒人员应当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定期接受 。(检测) 29、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应当及时 向 报告。(公安机关) 30、戒毒

6、治疗应当遵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戒毒治疗规范,接受卫生行政 部门的 。(监督检查) 31、戒毒治疗不得以 为目的。(营利) 32、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 出 的决定。(强制隔离戒毒) 33、被决定人对公安机关作出的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 。(申请 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34、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设置、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由 规定。(国务院) 35、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的性别、年龄、患病等情况,对戒毒人员 实行 。(分别管理) 36、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有严重残疾或者疾病的戒毒人员,应当给予必要的 。(看护和治疗) 37、

7、 应当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业医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卫生 行政部门) 38、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 。(二年) 39、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 。(一年) 40、戒毒人员可以 在戒毒康复场所生活、劳动。(自愿) 4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巩固戒毒成果的需要和本行政区域艾滋病流行情况,可以组 织开展 工作。(戒毒药物维持治疗) 42、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缔结或者参加的-或者按照-,开展禁毒国际合 作。(国际条约,对等原则) 43、国家禁毒委员会根据国务院授权,负责组织开展-,履行-义务。 (禁毒国际合作,国际禁毒公

8、约) 44、涉及追究毒品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司法协助) 45、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与有关国家或者地区执法机关以及国 际组织的-,依法开展禁毒执法合作。(禁毒情报信息交流) 46、经国务院公安部门批准,边境地区-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与有关国家或者3地区的-开展执法合作。(县级以上,执法机关) 47、通过禁毒国际合作破获毒品犯罪案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可以与-分 享查获的非法所得、由-以及供毒品犯罪使用的财物或者财物变卖所得的款项。 (有关国家,非法所得获得的收益) 48、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授权,可以通过对外援助等渠道,支持有关国家实施 毒品原植物替代

9、种植、发展-。(国务院,替代产业) 49、毒品具有的 4 个基本特征是:-、耐受性、-和危害性。 (依赖性,非法性) 50、我国禁毒工作的方针是:“四禁”并举,-,严格执法,-。 (堵源截流,标本 兼治) 51、 “四禁”指的是:禁止吸食毒品、-、禁止种植毒品-。 (禁止贩运毒品, 、 禁止制造毒品) 52、我国主要的戒毒模式有:-、强制戒毒、-。 (自愿戒毒,劳教戒毒) 53、吸毒成瘾的因素有-、社会因素、-。 (生理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 54、 “无毒社区”是指-、无种毒、-、无贩毒的小型社区。 (无吸毒,无制毒) 55、禁毒帮教措施中“四位一体”帮教内容是-、社区、单位、-四位一体。

10、(公安, 家庭) 56、对吸毒者的心理治疗有认知行为治疗、-、集体心理治疗、-等。 (个别 心理治疗,家庭治疗) 57、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绍买卖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 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58、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 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 (不予处罚) 59、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进口、出口 以及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活动中,违反国家规定,致

11、使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者麻 醉药品药用原植物流入非法渠道,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 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60、在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或者进口、出口活动中,违反国家规 定,致使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 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61、娱乐场所及其从业人员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或者为进入娱乐场所的人员实 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条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 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62、未经批准,擅自从事戒毒治疗业务的

12、,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业务活 动,没收违法所得和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等物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3、戒毒医疗机构发现接受戒毒治疗的戒毒人员在治疗期间吸食、注射毒品,不向 公安机关报告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 (责令停业整顿)。 64、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医疗机构、医师违反规定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构成犯 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 罚。 65、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歧视戒毒人员的,由 (教育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

13、任)。 66、国务院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467、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 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 68、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 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69、国家鼓励公民、组织开展(公益性)的禁毒宣传活动。 70、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 禁毒宣传教育。 71、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发现非法种植毒口原植物的,应当及时制止、铲除,并 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72、国家确定的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

14、企业的(提炼加工场所),以及国家设立的 (麻醉药品储存仓库),列为国家重点警戒目标。 73、公安机关接到举报或者发现非法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制造 方法的,应当(及时查处)。 74、国家建立(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 使用、交流工作。 75、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 76、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县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无职业且 缺乏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应当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 77、发生(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其他流入非法 渠道的情形,案发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同时依 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78、公安机关接到报告后,或者有证据证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 可能流入非法渠道的,应当及时开展调查,并可以对相关单位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79、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指定有关基层组织,根据戒毒人员(本人和 家庭)情况,与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落实有针对性的社区戒毒措施。 80、被决定人对公安机关作出的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 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81、戒毒人员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