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怀化市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范围及资料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227479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怀化市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范围及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0年怀化市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范围及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0年怀化市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范围及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0年怀化市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范围及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0年怀化市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范围及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怀化市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范围及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怀化市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范围及资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0 年中小学教年中小学教师业务师业务考考试试考考试试范范围围目 录1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参考提纲1-322教育学考试范围 4-93心理学考试范围 10-152010 年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 教育法律法规考试范围一、总体要求3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实行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根本要求。依法治教、依法办校是保障教育稳定、健康、积极发展的重要保证。校长、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教育法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进一步认识学法、懂法的重要性及其与执法、守法的辩证关系,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案例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既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及早预防违法

2、犯罪现象及各种学校事故的发生,又提高运用法律武器以维护国家、学校、教师、学生的正当合法权益的能力,优化教育环境,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二、主要学习的法律法规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湖南省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三、学习要点1、我国教育的性质、方针和基本原则;2、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和义务;3、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4、教师的权利和义务;45、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及相关规定;6、教师资格的丧失与撤销;7、教师的培养、培训及考核;8、义务教育的内涵和特征;9、义务教育法对学生、学校、教师及教育教学的相应规定;10、教育

3、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法律责任;11、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障、司法保护及其关系;12、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法律责任;513、依法治教的含义,学校、校长、教师应当怎样实施依法治教;14、在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中,学校、教师的相关责任;15、对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的认识与打算;16、联系实际进行案例分析。20102010 年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年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 教育学教育学考试范围考试范围一、课一、课 程程 1、 、课课程:程: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 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2、

4、、课课程的基本程的基本结结构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 书。 3、我国、我国课课程改革的程改革的发发展展趋势趋势: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课程6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在课程内容上,既要体现基础性,又要反映最新的科技发展成 果的关系,既要精简内容,又要增强与学生生活经验与现实社会 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 主地学习、合作学习;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 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改革课程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的和 全面的评价,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4、高中新、高中新课课程的程的结结构、内容、构、内容、实实施与施与评评价:

5、价: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在 课程结构上,新的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者构成, 其中学习领域规定为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和能 力,包括八个大的学习领域,在学习领域下设具体的科目,在科 目下设置模块,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划分三个层面内容,从学习 领域到科目再到模块不断细化。 在课程内容上每个科目都规定必修系列与选修系列的内 容。 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建立选 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建立以校为 本的教研制度;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建 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5、 、进进入新入新课课程后,教程后,教

6、师师角色角色发发生深刻生深刻变变化是:化是: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领导 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也是学习者,而不是无所不能者; 新课程中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居高临下的 包办者; 新课程中的教师是合作者,而不是孤立者; 新课程中的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不是研究 成果的消费者。 6、同以往的学科教学大、同以往的学科教学大纲纲相比,新相比,新课课程程标标准的准的优优越性体越性体现现 在:在:7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 定。 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标准在关注知识和 技能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 观。

7、 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终身发展打基础。 教学大纲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 习的过程与方法。 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建议。 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 造空间。 二、教学二、教学 (一)教学意(一)教学意义义和任和任务务 1、教学、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 成的一种活动。 2、教学的意、教学的意义义(教学的作用)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 的主要手段;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要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是 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二)教学(二)教学过

8、过程程 1、教学教学过过程的基本特点程的基本特点(或说基本规律):间接经验与直 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过程中知、 情、意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能动性结合 2、对对掌握知掌握知识识与与发发展智力相展智力相统统一一规规律的理解:律的理解:掌握知识 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 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三)教学原(三)教学原则则和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 1、教学原教学原则则: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 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常用的教学原常用的教学原则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8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

9、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常用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 法、实验法。 (四)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四)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1、基本程序是:、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 、备课备课要求:要求:钻研教材(钻研课程标准、教科书并阅读有 关参考书);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原由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 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结合平时对 学生发展情况的了解,研究当前所讲知识内容在学生学习时,可 能产生的消极或积极态度、可能遇到的问题,确定如何针对学生 和教学特点,启发学生,在教学哪一阶段,由哪

10、些学生进行问答 活动等。将这些研究、分析结果,纳入课时计划。);制定教学 进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3、教、教师师怎怎样样写好写好课时计课时计划(教案):划(教案):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 学重点和要注意解决的难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的;考虑进行的 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考虑教 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最后写出课 时计划。完整的课时计划,包括以下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 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 注。 4、如何在、如何在课课堂落堂落实实自主,合作,探究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习 )要

11、明确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检测反思自我,寻找,搜集 和利用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等;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 确定新的教学观。 A、帮助学生确定能够达成的目标 B、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C、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D、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9E、及时反馈,建构沟通的桥梁 F、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G、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H、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I、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J、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K、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 (五)教学(五)教学组织组织形式形式 1、教学、教学组织组织形式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

12、任务,教师和学生 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 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 、分组教 学、道尔顿制。 2、班班级级授授课课制的主要制的主要优优缺点缺点: 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 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 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适应学生个别差异, 不利于因材施教。 (六)教学策略(六)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教学策略,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 学行动的综合方案。 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

13、、可操作性、灵活性。三、德育三、德育 (一)(一) 德育的意德育的意义义 1、德育的、德育的实质实质: :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 思想品德。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2、德育的意、德育的意义义: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和保证;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德育是实现 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二)德育(二)德育过过程程 1、德育德育过过程:程:从本质上讲是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10的统一过程。 2、德育德育过过程的基本程的基本规规律律: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 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

14、化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 反复性规律 (二)德育的原(二)德育的原则则、途径和方法、途径和方法 1、德育的基本原德育的基本原则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 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写和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2、德育的途径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政治课与其 他学科教学(德育的基本途径);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 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3、德育方法、德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 修养方式。 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 扬奖励与批评法。 四、班级管理四、班级管理 (一)班(一)班级级管理的意管理的意

15、义义 1、班、班级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 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2、班、班级级管理的功能管理的功能: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 学会自治自理。 (二)班(二)班级级管理的几种模式管理的几种模式 1、班、班级级管理的几种模式管理的几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 标管理 2、当前班、当前班级级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问题及解决方法:及解决方法: 问题:由于受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 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 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为解决当前问题,应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以11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三)班集体的形成(三)班集体的形成 、班集体基本特征:、班集体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 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 的氛围。 、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 自我教育能力。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 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