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八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5222694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八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八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八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八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八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八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八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 -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高一期中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考生注意: 1.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用橡皮擦干净后

2、,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卷上无效。 3.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 “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新诗的宿命。语言方面与文言相 对的白话,形式方面与格律平仄相对的不拘音韵、长短不一的自由体,对旧有的诗歌规范来 讲,无疑都是颠覆性的,是对于诗歌基本范型的重构,是对诗歌本身的重新定义和对诗歌边 界的拓展,这是极富想象力,同时也是极具挑战性的。诗歌的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 方面

3、的,而更重要的是精神、观念方面的。近代以来,中国所发生的危机其原因是多重、复 杂的,但其中非常根本的一点是文化层面。新诗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新诗的“新”自然首先体现在其物质材料、其外在形式上,白话诗、自由诗相对于此前 的文言诗、格律诗而言的确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极大地解放了诗歌的“生产力” 。胡适在写 于 1919 年的谈新诗中,首先强调的是“语言文字文体等方面的大解放”的意义,并指 出:“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新文学的文体是自由的,是不拘格律的。 ” “形式上的束缚, 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 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

4、。 ”就新诗的语言构成来讲,现代汉语更为贴近现实生活,更 具时代性,其变化更多,句式结构也更为复杂,更长于表达复杂精细的情感、思想,就此而 言,的确是别开生面,冲破了古典诗歌语言较为单一、封闭、僵化的状况,在最为基础的语 言层面为新诗之呈现新的面貌打下了基础。经过一百年的发展,现代汉语作为诗歌语言不但 站稳了脚跟,而且其能力、资质已经得到公认,呈现了与古代汉语大为不同的诗意空间。新 诗是与时代同行,不断“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观念、美学取向、艺术技法等层出不穷;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2 - 与传统诗歌相比,在诸多方面均实现了置换与更替,称之为“新诗”名副

5、其实。 20 世纪以来,新文化、新文学、新诗、新中国短短百年竞有如此多的“新” ,几乎 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奇观。这一方面说明“新”有其现实基础、外在需求和内在的激情、冲动; 另一方面,说明这里的“新”其发育是不充分的,其发展有挫折、有中止,因而才需要另起 炉灶、重新出发。 “新”的并不就是“好”的,关于“新诗”之“新”的负面影响,已经引 起诸多有识之士的反思。 (摘编自王士强新的,现代的,自由的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新诗在外在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彻底颠覆了传统文言诗、格律诗,是对诗歌基本范型的 重构。 B. 新诗在语言构成上以白话文为主,不注重音韵等外在形式

6、,打破了旧体诗歌的规范。 C. 胡适先生认为旧体诗的外在形式已经成为新诗基本内容表达及精神情感表达的一种枷锁、 镣铐。 D. 随着新诗的出现,现代汉语凭借自身的资质、能力成为了新诗的主要语言方式,并得到 认可。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新诗的“新”人手,论述了新诗与旧体诗歌在语言、精神观念等方面的不同。 B. 文章引用了胡适关于新诗的观点,既表明作者对新诗的认识,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 文章论述逻辑严谨,不仅写出了新诗发展的革命性意义,也看到了背后存在的不足。 D. 文章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古典诗歌语言的单一、封闭、僵化的状况。 3. 根据原文

7、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文化、新诗等的出现,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和外在需求,但其自身依旧需要不断改进, 甚至重构。 B. 近代以来,正是由于中国社会文化层面的变革,新诗才呈现出了不断发展变化、不断繁 荣的景象。 C. 现代汉语富有时代性,变化繁多,句式结构也比较复杂,其所创造的诗意空间与古代汉 语有较大区别。 D. 新诗之所以为“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在思想观念、美学取向等方面均实现了对传统 诗歌的置换与更替。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3 -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

8、力。A 项, “都彻底颠覆了抟 统文言诗、格律诗”错。B 项, “不注重”错误,原文为“不拘音韵” 。 “不拘”不等于“不注 重” 。D 项,元文为“经过一百年的发展,现代汉语作为诗歌语言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其功 能得到公认”而非“随着新诗的出现” 。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 项,文中只是将现代汉语与 古代汉语进行分别陈述,并不存在正反对比的论证。文本也并非为广“突出古典诗歌语言的 单一、封闭、僵化的状况” 。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 项,说法绝对,新诗时出 观、发展、繁荣,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而不应局限于“文化层

9、面的变革” 。 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 “根据 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 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最后做出判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船夫吴嫂 崔立 周庄成了名扬海内外的古镇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人前来游玩。摇一尾小小的乌篷船, 在周庄的小河里缓缓摇曳,成了吸引游客的一大特色。吴嫂,就是众多摇船的男女船夫中的 普通一員。 说起吴嫂,还真不能不让人长吁短叹一番。吴嫂是周庄本地人。吴嫂的命委实不好,3 岁死了爹,五岁死了娘。18

10、岁那年,抚养她长大的爷爷奶奶双双过世。20 岁,吴嫂嫁了同 村的吴大有。22 岁,吴嫂生下了智障儿吴小丁。25 岁,吴大有在一场车祸中丧生。 这十几年来,吴嫂一个人带着儿子吴小丁过日子。 吴嫂起先只能在镇上厂里打些零工,因为要照顾吴小丁,自然就不能随其他人一样做长 工,收入就很少。后来,听说做船夫能赚钱,有时游客高兴了,还会给上一些小费,吴嫂就 去做了船夫。 一开始,确实是累。摇上一天的船,回到家里,吴嫂手上完全没力气了。长得像个小大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4 - 人样的吴小丁在家里看电视,看着看着,吴小丁说:“妈,我要喝水。 ”吴嫂在那里舒展着 手臂,说

11、:“小丁,妈的手太累了,你自己去倒吧。 ”吴小丁说:“妈,我要喝水。 ”不知怎 么的,也许真的是太累了,吴嫂心头猛地就有了气,说:“吴小丁,你就不能和正常人一样 自己去倒水吗?”话一出口,吴嫂想起了什么,转过头,就看到吴小丁眼中的泪。吴嫂赶紧 跑过去,抱住吴小丁,说:“小丁,对不起,妈妈不该说那样的话。 ”吴小丁也抱住吴嫂, 一个劲地呜呜呜直哭。 吴嫂做船夫,比其他人都要卖力,因为费用是按摇船的趟数算的。 早上 9 点上班,吴嫂 8 点就来了;下午 5 点下班,吴嫂都到 6 点才走。负责调度的老黄 说:“吴嫂,你这样我可很难做啊。 ”吴嫂说:“黄哥,你就帮个忙吧,你也知道,我家里 确实困难。

12、”老黄是个心善的人,叹一口气,说:“好吧。 ” 一起摇船的人也知道吴嫂家的困难,有时游客少,生意清淡,大家都会说:“吴嫂,你 先去摇吧,我们再休息会儿。 ”每次,吴嫂都会很感动地说:“谢谢,谢谢大家。 ” 张妈和吴嫂聊得多。张妈说“吴嫂,你这么拼,会累坏的。 ” “张妈,我是想多赚点钱, 我有大用处。我问过一位上海的专家,说我儿子是可以治的,就是要 10 万块,我现在已经 存了 7 万块,再有 3 万块,就够了。 ” 说来也巧,几天后,3 万块钱就来了。 吴嫂从她摇的船上捡到了客人丢下的一个包,包里正好有 3 万块现金。吴嫂把钱交给了 老黄,老黄把钱交给了旅游区管委会,管委会的大喇叭反复播着寻

13、找失主的启事。 3 万块钱,可不是笔小数目啊。遗失包的,是一位外国游客。他竖起大拇指,说:“中 国人,好,好!” 这事因为涉及外宾,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应,昆山电视台特意派记者前来采访吴嫂,还 准备为这事做一个专题。 吴嫂坐在摄影机前,正襟危坐。 漂亮的女记者问:“吴嫂,听说你是这里众多船夫中的普通一员?” “是的。 ” “能说说你为什么要做船夫吗?” “我是想赚钱,赚了钱为我儿子治病。 ” “那在你捡到钱后,你第一反应就是把钱交出去吗?” 吴嫂说:“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想把钱交出去,你不知道,我儿子治病,一共需要 10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5 - 万块,我

14、现在存了 7 万块,还差 3 万块。要是有了这捡到的 3 万块,就能凑够 10 万了。所 以,一开始,我是想拿这钱的。后来,我又在想,要是这钱别人也是用来治病的,或是派别 的用处的呢,那我不是罪孽大了嘛!而且,即便是用这钱治好了儿子的病,我这一辈子,都 会良心不安的” 不知何故,采访吴嫂的这个专题,始终都没有播出来。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 年第 13 期,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写“周庄成了名气海内外的古镇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人前来游玩”等,为 吴嫂当船夫、捡到外国人的钱包等情节作了铺垫。 B. 写吴嫂“听说做船夫能赚钱,有时游客高兴了,还会给上一些小费”等,不仅照应了小 说开头的内容,还表明旅游业人际关系金钱化。 C. 小说写“吴嫂赶紧跑了过去,抱住了吴小丁” ,是因为她看到了孩子眼中的泪花,知道自 己的话伤了儿子的心,感到很对不起儿子。 D. 吴嫂接受受访时,说自己捡到钱包时想用这 3 万块钱凑够儿子的治病钱,并无损她高尚 的价格,相反,让读者觉得她坦诚、朴实。 5. 吴嫂在船上捡到客人钱包这一情节在小说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6. 小说结尾说“采访吴嫂的这个专题,始终都没有播出来” ,谈谈你对这个结尾的看法。 【答案】4. B 5. 推动情节发展, “捡钱包”的情节,引出“交钱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