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王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221789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狼王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狼王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狼王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狼王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狼王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狼王梦狼王梦阅读交流课阅读交流课教师引入:同学们,阅读是一支神奇的魔术棒,它让我们时而泪流满面,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掩卷沉思。这缕缕书香飘进我们的人生,充实我们着的生活,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本学期学校推荐的书目狼王梦 ,看看这本书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索?PPT 课题师:这节课我们将从下面几个方面对狼王梦这本书进行阅读交流。PPT 一谈内容 二、谈主题 三、谈人物 四 谈感受 五、谈作者(一)谈内容(一)谈内容1、同学们,我们先来了解狼王梦这本小说究竟写了些什么呢?这么厚的小说要概括出主要内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师教你们一个好方法,那就是串目录法。请同学们打开书的目录。从目录中可以了解到小说分为六部分

2、,分别是绝境分娩、培养黑仔、魂断捕兽夹 重塑王者品性 寄望后代 血洒碧空。将这些目录的内容串起来,其实就是小说的主要内容。2、请同学把目录内容窜起来说说小说的主要内容。3 、知识竞赛师:同学们,故事内容非常精彩,为了了解同学们对小说内容的了解情况,现在老师将出些竞赛题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最认真,记得最牢固。PPT 狼王梦知识竞赛(二)谈主题(二)谈主题师:通过刚刚的竞赛,老师发现同学们对这本书的内容是了如指掌,那我们来探讨探讨书的主题,谁能说说这是一本关于什么主题的小说?为什么?PPT:这是一本关于 的书。(狼,爱,梦想、生命 ) 板书:爱 梦想 生命(三)谈人物(三)谈人物1、师:同学们,刚刚我

3、们探讨了主题,知道这是一本关于爱、关于梦想、关于生命的动物小说,现在我们一去起走进小说的人物,了解人物间的关系。PPT师:同学们,狼王梦是谁的梦想?(紫岚)没错,它就是小说的主人公,那它是一匹怎样的狼呢?你喜欢她吗?为什么?(小组讨论)评价语:读书有自己的看法,很好;读出了自己的紫岚的坚持,确实走进了小说中去能读出自己的感悟师:刚刚我们认识了小说中的主角,对于紫岚的看法同学们有褒有贬,看来同学们读书读出了自己的想法来了,非常好,那现在我们再走进紫岚的四个孩子,看看这些孩子各有什么特点?2、交流紫岚的四个孩子的印象。(1)全班交流(2) 师小结:紫岚的四个孩子各有各的性格特点,可是,除了媚媚,一

4、个个死在了梦想的道路上,多么可惜啊!(四)谈感受(四)谈感受1、读中感。、读中感。师:同学们,只有走进心灵的阅读才能读有所得,阅读不仅要与作者对话,更要与小说中人物对话,有些同学在读到精彩处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有些同学在读到启迪处写下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请同学们找到自己在读狼王梦时感受最深的部分的旁批,和同学们交流交流。(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评价:读出了小说中的爱; 与紫岚同悲同喜,读得投入 ; 读出了紫岚的坚持,读得深;(3)PPT 展示优秀旁批。请同学上台朗读。2、读后感、读后感师:这些同学的旁批写得真好,她们读出了书的味道,这就是走进心灵的阅读,这样的阅读必有所获,必有所得。希望同学

5、们以后在阅读时边读边思,继续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同学们,当我们把这本厚厚的小说读完时,你心里一定有很多的感触吧?和同学们交流交流。(1)四人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3)很多同学写下了自己的读后感,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些同学的读后感,看看狼王梦带给这些同学什么样的感受。(4)欣赏佳作 PPT。老师读殷文杰的,其它的请同学上来读。师:同学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要读出自己的见解,要读出自己感悟,是的, 狼王梦带给我们很多很多的思索。PPT师:从紫岚对狼孩的教育上,你想到什么?(全班交流)师:同学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在你们成长的路上洒下父母一路的辛勤,也许他们的教育方式过于专制,也许教育方法不够科学,但是请相信他们只有一个出发点,那就爱。(五)谈作者(五)谈作者1、同学们, 狼王梦带给我们这么多的启示,让我们来了解了解它的作者。PPT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2、PPT 介绍作家的其它作品3、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了狼王梦 ,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希望同学们以后能继续到书海遨游。齐读齐读 PPT板书设计:狼王梦爱 生命 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