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训三风心得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222608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训三风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训三风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训三风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训三风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训三风心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训三风一训三风”学习心得体会学习心得体会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文明的体现。所以想要更深层次的了解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就得先解读这所学校的“一训三风” 。首先,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体现了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我校的校训“博远有鸣,开阔弘毅” 。其中“博远”一词意为广大而深远,可以在晋书王豹传中找到出处:“以亲辅政,执德弘深,圣恩博远,至忠至仁,至孝至敬” 。这不仅体现了我校深厚广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出了我校乐于广泛学习其他文化融汇成独具特色的本校文化并一鸣惊人的特点。例如我校的地理位置特殊,海纳百川呈现多元化的校园文化,使得许多外国的留

2、学生都慕名而来。而“弘毅”的意思也包含很广。如:宽宏坚毅,刚强,勇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等。在论语泰伯中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自古就被作为励志名句。在朱熹集注中有:“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 ” 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有:“具足千子,智勇弘毅;复有百女,仪貌妍雅。 ”明谢谠在四喜记月桂同攀也有:“论为仁识先弘毅,道传一贯唯无违。 ”这些无一不告诉了我们做人要宽大有毅力。所以,作为红院人,我们更应该铭记校训“博远有鸣,开阔弘毅” ,不断的努力汲取知识,开阔自己眼界,拥有宽宏的心胸,勇敢坚强,从而成就更好的自己。校风是一所学校的风气,它是一种学校集体的、稳定的精神状态,

3、更是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道不虚谈,学贵实效”告诉了我们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不当空想家,要当实干家,更要求自己做到真正的名副其实,这是对我们道德上的要求。在学习上,校风说的是:学贵“实效”而不是“时效” ,根据我的理解“时效”是该什么时候完成就什么时候完成,体现时间效应, “实效”就是按质完成任务。达到实际的效用。时效比实效来得更容易、更直接。然而“做一件事忠一件事” ,校风却告诫我们学习不能只追求速度,却忽略了自己是否真的从中学到了东西。教风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集中表现。我校的教风:“严谨至诚,乐教善导”就很好的体现了我校老师辛勤教学的特点。老师,是我们的

4、指路明灯。一言一行都深刻的影响着欣欣向学的学子们,所以要求老师能够严谨教学,不空谈阔论,无私诚挚,真正的喜欢教学工作,也要能够因材施教,善于使用恰当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性同时提高教学效率。而在我们学校,课堂上一直不厌其烦对我们谆谆教诲的老师,无一不成为了我们的良师益友。学风是指学习方面的风气。它既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我校的学风:“慎思明辨,好学乐群” 。其中“慎思明辨”指谨慎地思考,明确地分辨。 礼记中庸就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乐群”西汉戴圣礼记学记中有出处:“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 有人说,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所以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学会慎重行事,明辨是非。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养成谦虚好学,乐于与好的人交往。“一训三风”的魅力不在于高悬,我校的“一训三风”源于师生对我校文化广泛认识与理解,于是能被大家赞同与接受,使得其精神渗透人心,切实贯彻于实践之中,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在更深切认识“一训三风”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文化素养,锻炼自己自身的综合能力。今日传承母校文化底蕴提升自我,明天传扬“一训三风”再创母校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