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第一章肺病证咳嗽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55209487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第一章肺病证咳嗽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医内科学》第一章肺病证咳嗽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医内科学》第一章肺病证咳嗽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医内科学》第一章肺病证咳嗽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医内科学》第一章肺病证咳嗽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第一章肺病证咳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第一章肺病证咳嗽(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咳 嗽,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主要内容,什么是咳嗽?为什么会患咳嗽? 咳嗽的危害有多大? 何为咳嗽的类证鉴别? 咳嗽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怎样辨证施治咳嗽?,咳 嗽,定义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有咳痰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释义咳: 有声无痰嗽: 有痰无声咳嗽:有痰有声,历史沿革,历史沿革-病因病机,(1)素问.咳论指出咳嗽是“皮毛先受邪气”:“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皆能致咳。(2)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咳嗽不止限于肺,亦不离乎肺。,历史沿革分类,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

2、之称:五脏咳、风咳、寒咳、胆咳、厥阴咳。景岳全书首次把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论述了外感咳嗽和内伤 咳 嗽的病理过程。,历史沿革论治,3论治(1)景岳全书强调辨证当以阴阳虚实为纲,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内伤咳嗽宜“甘平养阴”为主的治则。(2)赵献可医贯对咳嗽的治疗提出“治之之法不在于肺,而在于脾,不在于脾,而反归于肾”。 (3)俞昌医门法律论述了燥的病机及其伤肺为病而致咳嗽的论治,创立温润、凉润治咳之法。,历史沿革论治,(4)王纶名医杂著论咳嗽证治:“治法须分新久虚实,新病风寒则散之,火热则清之,湿热则泻之;久病便属虚、属郁,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兼郁则开郁,滋之、润之、敛之,则治虚

3、治法也。”(5)虞抟医学正传:“欲治咳嗽者,当以治痰为先。治痰者,当以顺气为主,是以南星、半夏顺其痰,而喘咳自愈;枳壳、橘红利其气,而痰饮自降”。,范围,中医咳嗽既是具有独立性的证候,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本病是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西医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病因病机病因,1外邪袭肺(1)六淫口鼻、皮毛人体肺气雍遏,失于宣降咳嗽。,病因病机病因,(1)条件:内因起居不慎,寒温失宜,过度疲劳卫外功能减退、失调外因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 (2)以风邪为先导:挟寒风寒 挟热风热挟燥风燥 河间六书。咳嗽论:“寒、湿、燥、暑、风、火六气,皆令人咳”。,风燥,风热,

4、风寒,痰热郁肺,肺阴亏耗,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咳嗽 (1)他脏有病及肺:嗜好烟酒熏灼肺胃;过食辛辣肥甘炙博痰热;饮食不节,过度劳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渍于肺咳嗽情志过激,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犯于肺咳嗽 (2)肺脏自病:肺脏的多种疾病迁延不愈损伤肺气,灼伤肺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咳嗽,2内邪干肺,病机,故咳嗽是内外病邪犯肺,肺脏祛邪外达的一种病理反应。(2)“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咳嗽的病变脏腑不限于肺,他脏有病及肺亦可导致咳嗽:肝火犯肺,或脾失健运,痰湿蕴肺,皆可致咳嗽。 但其他脏腑所致咳嗽皆须通过肺脏,肺为咳嗽的主脏。,病机,2基本病机内外邪气干肺,肺失宣

5、降,肺气上逆。,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二、相关检查三、 病证鉴别,诊查要点 诊断依 据,1咳嗽有声,或咳吐痰液。 2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咳而伴喘。 3听诊可闻及两肺野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诊查要点 相关检查,1血常规:急性期,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增快 2痰培养:确定病原微生物 3肺部X 线摄片:正常或肺纹理增粗。,慢支肺气肿,急性大叶性肺炎,浸润性肺结核,肺癌,病证鉴别,1咳嗽特点的鉴别2咳痰特点的鉴别3咳嗽与咳喘的鉴别,病证鉴别咳嗽特点的鉴别,1)时间、节律:咳嗽白天多于夜间外感咳嗽;早晨咳嗽,阵发加剧,痰出咳减

6、痰湿、痰热咳嗽;午后、黄昏加重,或夜间咳嗽肺燥阴虚,病证鉴别咳嗽特点的鉴别,(2)性质、声音:咳声洪亮有力实证;咳而声低气怯虚证;咳声嘶哑燥咳;咳声重浊痰多风寒、痰湿咳嗽;咳声粗浊或嗄哑风热、痰热咳嗽;咳声短促肺燥阴虚;,病证鉴别咳嗽特点的鉴别,(3)加重与缓解因素:饮食肥甘生冷加重者痰湿; 情志郁怒加重者气火;劳累、受凉加重者痰湿、虚寒,病证鉴别咳痰特点的鉴别,内容: 色、质、量、味咳而少痰燥热、气火、阴虚;痰多湿痰、痰热、虚寒痰白、稀薄属风、属寒;痰黄而稠属热痰白质粘阴虚、燥热;痰白清稀、呈泡沫状属虚、属寒,病证鉴别咳痰特点的鉴别,咯吐血痰肺热、阴虚;脓血相间痰热郁结成痈咳嗽,咯吐粉红色泡

7、沫样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心肺阳虚,气不主血;咯痰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痰热,味甜-痰湿,味咸-肾虚,病证鉴别咳嗽与咳喘的鉴别,咳嗽咳嗽为主要症状,不伴喘促 咳喘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因咳致喘,以咳喘为特点,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三、分证论治,辨证要点辨外感内伤,辨证要点辩症候虚实,外感咳嗽风寒、风热、风燥邪实 内伤咳嗽痰湿、痰热、肝火邪实正虚; 阴津亏耗虚或虚中挟实,治疗原则,1分清邪正虚实 外感咳嗽祛邪利肺:风寒疏风散寒;风热疏风清热;风燥清肺润燥 内伤咳嗽邪实正虚祛邪扶正,标本兼顾,治疗原则,2分清轻重缓急 一般说来,外感咳嗽病位尚浅易治,但若兼夹燥、湿二邪,则较缠绵难愈

8、易演变为内伤,治疗应加强润燥、化湿、祛湿之法。内伤咳嗽宜先祛邪为主,待邪祛后以药丸慢慢调治。,分证论治,(一) 外感咳嗽(二)内伤咳嗽,分证论治,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2 风热犯肺证3 风燥伤肺证,分证论治,外感咳嗽风寒袭肺证 证机概要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分证论治,证机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 概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分证论治,凉燥伤肺 症状咳嗽,痰少或无痰,喉痒,咽干唇燥,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而干,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润肺止咳 方药杏苏散加减:苏叶、杏仁、前胡辛以宣散;紫菀、冬花、百部、甘草以温润止咳。,分

9、证论治,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 2痰热郁肺证 3肝火犯肺证 4肺阴亏耗证,分证论治,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证 证机概要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前方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咳而痰多,痰质稠厚,胸闷脘痞,苔腻者。后方降气化痰,用于痰浊壅肺,咳逆痰涌,胸满气急,苔浊腻者。 半夏、茯苓燥湿化痰苍术,分证论治,内伤咳嗽痰热郁肺证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 本方清热化痰,用于咳嗽气急,痰黄稠厚,胸闷,身热 方解桑白皮、黄芩、山栀清泄肺热贝母、栝楼、桔梗、甘草、橘红、茯苓止咳化痰麦冬、知母养阴化痰,分证论治,内伤咳嗽肝火犯肺证 证机概要肝郁化

10、火,上逆侮肺 治法清肝泻肺,化痰止咳 方药加减泻白散合青黛散,前方顺气降火,清肺化痰,后方清肝泻火化痰。合之使气火下降,肺气得以清肃,咳逆自平 方解青黛、海蛤壳清肝化痰,青皮、陈皮疏肝理气和胃、黄芩、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热、知母、粳米、甘草补中养胃 生津,分证论治,内伤咳嗽肺阴亏耗证 证机概要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本方甘寒养阴,润肺生津。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 方解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滋阴润燥 银柴胡、青蒿、鳖甲、扁豆、甘草和养胃气 、山药、茯苓、桑叶 清宣肺热 川贝、知母、杏仁,分证论治,内伤咳嗽肺阴亏耗证 备选方二冬二母汤:麦冬、天冬

11、、川贝母、知母、沙参、百合、生地黄、桔梗、苦杏仁、梨皮 加减咳嗽较甚加紫菀、冬花、百部;痰粘难咯加海蛤粉、海浮石、栝楼、黄芩; 痰中带血加丹皮、山栀、藕节、白茅根;潮热骨蒸加银柴胡、青蒿、地骨皮、功劳叶,治疗禁忌,(1)注意审证求因,切勿见咳止,须按不同的病因分别处理。 (2) 外感咳嗽用药宜轻扬,不宜过早使用苦寒、滋腻、收涩、镇咳之药,以免留邪。内伤咳嗽忌宣肺散邪,以防宣散伤正,耗伤阴液,伤及肺气,正气愈虚。须注意调护正气。即使虚实夹杂,也当标本兼顾。(3)忌食辛辣香燥、炙博肥腻及过于寒凉之品。,预后转归,外感咳嗽暴病实其病在肺易于表散清肃治疗较易,预后较好。但若发热不退,形衰神疲者多预后不好 内伤咳嗽病久多虚常迁延不愈一般肺病轻而肾病重,脾居其中。若能及早治疗多能痊愈;若失治误治,病久及肾,发为肺胀治疗困难,预后差,现代研究进展贴敷,附片、肉桂、干姜各20g,山奈10g,共研末,装瓶,先用拇指在双侧肺俞穴用力按摩半分钟左右,使局部潮红,再将药粉一小撮放在穴位上,再用3cm *3cm医用胶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若为久咳者,先用生姜及葱白捣汁擦拭肺俞穴及脊柱两侧。对急慢性咳嗽均有效,尤适用于小儿咳嗽。,远离咳嗽,呼吸顺畅,谢谢 请各位同学课后注意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