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腹部解剖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206257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局部解剖学腹部解剖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局部解剖学腹部解剖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局部解剖学腹部解剖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局部解剖学腹部解剖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局部解剖学腹部解剖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局部解剖学腹部解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局部解剖学腹部解剖(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腹部,(一)境界 上界:胸部下界境界 下界:耻骨联合上缘,耻骨结节、腹股沟,髂嵴至第五腰椎棘突,(二)分区 九分法 四分法,腹前外侧壁,腹前外侧壁 一.层次结构,(一)皮肤 薄、皮纹横行,富于弹性,移动性大。,腹前外侧壁,(二)浅筋膜Camper筋膜:脂肪及疏松结缔组织构成Scarpa筋膜:腹股沟韧带下一横指附于阔筋膜,浅N、血管即行于二层之间。,腹壁浅A 旋髂浅A浅V 脐周V网 腹壁浅V 皮N 第7-12对胸神经的前支与第1腰神经的前支,腹前外侧壁,腹前外侧壁,解剖方法: 自胸骨剑突沿正中线向下环形绕过脐环直至耻骨联合; 自剑突沿两侧肋弓至腋中线做切口; 再自髂前上嵴水平线水平切开皮肤。将皮

2、瓣翻向外侧至腋中线。 解剖方法: 沿皮肤切口切开浅筋膜,深致腹外斜肌腱膜浅面为度,用刀柄钝性剥离,可看到浅层富含脂肪,为Camper筋膜;深层为富含弹性纤维的膜性组织,为Scarpa筋膜。将手指伸入Scarpa筋膜与腹外斜肌腱膜之间,探查Scarpa筋膜的附着点 。,解剖方法: 在下腹部浅筋膜的浅、深两层之间找出腹壁的浅血管。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中点下方1.5cm附近,寻找旋髂浅动脉和腹壁浅动脉及其外侧的同名浅静脉。在脐周看到的静脉为脐周静脉网,它向上汇合成胸腹壁静脉,向下与腹壁浅静脉连接,注入大隐静脉 解剖方法: 寻认肋间神经的皮支 剔除浅筋膜,在前正中线旁剖出2-3支肋间神经的前皮支,

3、并在腋中线的延长线上剖出2-3支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在耻骨联合的外上方找到髂腹下神经的皮支。 清除浅筋膜,显露腹壁肌层,(三).肌层 1.腹直肌 3-4个腱划,腹前外侧壁,2.腹外斜肌 腹股沟韧带腔隙韧带(陷窝韧带)耻骨梳韧带(Cooper韧带)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反转韧带附于白线,腹前外侧壁,腹前外侧壁,3.腹内斜肌上2/3分为前后两层,参与腹直肌鞘的前后两层,至于白线;下1/3经腹直肌前面,至于白线。参与提睾肌形成。,腹前外侧壁,4.腹横肌上部腱膜形成腹直肌鞘的后壁,下部参与前壁的形成。腹横肌与腹内斜肌下缘,至于尺骨梳,形成联合腱。,腹前外侧壁,肌层间的血管和神经 行于腹内斜肌与腹横机之

4、间,在腹直肌外侧缘进入腹直肌 腹壁下动脉 旋髂深动脉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生殖股神经,腹前外侧壁,解剖方法: 沿胸大肌下缘,肋弓,腋中线切开腹外斜肌筋膜至髂前上嵴内侧,剥离筋膜,暴露腹外斜肌。 自腹直肌外侧缘与肋弓的交点沿肋弓向外侧切开腹外斜肌至腋前线,再沿腋前线和髂嵴切至腹直肌外侧缘,将腹外斜肌翻向内侧,显露腹内斜肌,观察腹内斜肌的纤维走行及移行为腱 膜的位置。,沿上述腹外斜肌切口,并由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作一水平切口,切开腹内斜肌, 将腹内斜肌翻向内侧。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结合甚牢,其间有第7-11肋间神经、肋下神经及其 伴行的血管经过,仔细分离,并观察这些血管、神经的走向和呈节段性分

5、布的情况。 观察腹横肌的纤维走向及移行为腱膜的部位。按照类似腹内斜肌切口切开腹横机,将腹横机翻向内侧,用刀柄将其与腹横筋膜分离。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一横指处观察腹横筋膜形成的管状突起,该管状突起延伸为精索内筋膜,其管口为腹股沟管腹环,此环须割开腹横筋膜后才能看到。,腹前外侧壁,腹直肌鞘由3层扁肌的腱膜包裹腹直肌和锥状肌形成的结构。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组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和腹横肌腱膜组成。脐以下45cm,鞘的后层缺如,形成弓状线(半环线),腹前外侧壁,腹直肌鞘 解剖方法: 1、翻开腹直肌鞘前层 在白线的左侧(或右侧)一横指处纵向切开腹直肌鞘前层,向两侧分离鞘前层,显露

6、腹直肌。因鞘的前层与腹直肌腱划结合紧密,故必须用刀尖仔细剥离。2、平脐横形切断腹直肌并翻向上、下方,在其后面寻找腹壁上、下动脉,注意其吻合。,探查腹直肌及其血管、神经 钝性分离腹直肌,观察第711肋间神经、肋下神经及相 应血管分支进入腹直肌的情况。 3、观察弓状线 在脐下45cm处,腹直肌鞘后层呈现弓形游离下缘,即弓状线,此线以下,腹直肌直接与腹横筋膜相贴。,腹前外侧壁,白线和脐环由左右两侧腹直肌鞘在中线交织而成。(白线疝)白线的腱膜在脐处环绕脐形成脐环。(脐疝),腹前外侧壁,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海氏三角)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是腹前外侧壁的一个薄弱部位

7、。此区的腹壁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 浅筋膜 腹外斜肌腱膜及浅环 联合腱 腹横筋膜 腹膜外组织 脐外侧襞内侧、腹股沟内侧窝处的腹膜壁层,腹前外侧壁,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海氏三角),腹前外侧壁,(四)腹横筋膜 衬于腹横肌深面,腹上部较薄,近腹股沟韧带,腹直肌外缘处较厚。上续膈下筋膜、下续髂筋膜,盆筋膜,并形成精索内筋膜。 形成 腹直肌筋膜腹股沟管后壁腹股沟管深环窝间韧带精索内筋膜,腹前外侧壁,(五)腹膜外筋膜 位于腹横筋膜与腹膜壁层之间,含有不同程度的脂肪组织,向后与腹膜后间隙相连续,内有骼外血管及其分支、骼外淋巴结、生殖骨神经等。,腹前外侧壁,(六)壁腹膜 脐下形成5条皱襞

8、1条脐正中襞:内有脐尿管索1对脐内侧襞:脐A索1对脐外侧襞:腹壁下A 5条皱襞间形成3对小凹膀胱上窝腹股沟内侧窝腹股沟外侧窝,腹股沟区,分区 内侧界 腹直肌外侧缘 上界 髂前上肌至腹直肌外侧 缘的 水平线 下界 腹股沟韧带 薄弱区腹外斜肌移行为腱膜腹内斜肌和腹横机的下缘未达到腹股沟韧带内侧部,缺乏肌肉腹股沟管潜在性间隙,腹股沟区,(一)腹股沟管 内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有两口四壁。,腹股沟区,两口:腹股沟管内口(深环、腹环)腹股沟管外口(浅环、皮下环),腹股沟区,四壁: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和管外侧1/3的腹内斜肌)后壁(腹横筋膜和内侧1/3联合腱)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游离下缘及联合腱)下壁

9、(腹股沟韧带和内侧腔隙韧带),腹股沟区,(二)精索 组成:输精管,睾丸动脉,输精管动脉,蔓状静脉丛,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淋巴管,腹膜鞘突的残余部分。 被膜:精索内筋膜腹横筋膜提睾肌 腹内斜肌腹横肌精索外筋膜 腹外斜肌,腹股沟区,(三)睾丸下降与腹股沟疝的关系 胚胎7个月 腹股沟深环 出生前一个月 腹股沟管 出生前阴囊内 右侧下降较晚,腹股沟区,解剖方法 切开腹股沟区皮肤,翻向外侧,暴露浅筋膜,剥去脂肪层。观察腹壁浅静脉。 沿正中线切开浅筋膜深层,向外翻开浅筋膜。探查筋膜间隙,向下到阔筋膜,中线处附着白线,内下通入阴茎。观察髂腹下神经前皮支。 在腹股沟韧带上方一横指处切开腹外斜肌筋膜,显露腹外斜

10、肌腱膜。观察浅环;观察内,外侧脚,内侧脚附着于耻骨联合,外侧脚附着于耻骨结节。观察脚间纤维。提起精索,在后方观察腹股沟韧带内侧端的腱纤维自耻骨结节向内上方织入腹直肌鞘前层,并形成反转韧带。,腹股沟区,在腹直肌外侧切开腹外斜肌腱膜,翻向外下方,观察腹股沟管前壁。观察精索,髂腹股沟神经在浅环的穿出,入阴囊。观察髂腹下神经。观察腹外斜肌的腹股沟韧带,陷窝韧带,尺骨梳韧带。在髂腹股沟神经上方,斜行切开腹内斜肌。观察腹横机,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下方形成腹股沟镰。,按照腹内斜肌切口方向切开腹横机,暴露腹横筋膜,游离。观察精索内容,深环。剥离提睾肌,剪断,翻起,观察精索内筋膜。 打开腹直肌鞘,观察腹直肌,锥状肌,腹壁下动脉。 确认腹股沟三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