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处方集》的疾病药物治疗精髓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70018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国家处方集》的疾病药物治疗精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中国国家处方集》的疾病药物治疗精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中国国家处方集》的疾病药物治疗精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中国国家处方集》的疾病药物治疗精髓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中国国家处方集》的疾病药物治疗精髓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国家处方集》的疾病药物治疗精髓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国家处方集》的疾病药物治疗精髓课件(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0年执业药师培训课题,中国国家处方集的疾病药物治疗精髓 MARROW OF DRUGS THERAPY ONCHINESE NATIONAL FOMULARY(CNF) 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 卫生部中国国家处方集中国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办公室 张石革 jst_ 2010年6月4日-广州,2,2010年执业药师培训课题,汇报提纲: 一.中国国家处方集概览 二.中国国家处方集的应用价值 三.中国国家处方集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血栓、感染、肿瘤),3,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

2、障群众基本用药”。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重申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由卫生部、发改委、财政部、药监局等制定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为贯彻国家药物政策,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同时卫生部等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农合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加强农村医疗监管,制定合作医疗基本药物和诊疗目录,严格规定目录外药品和诊疗费用占总医药费用的比例” 。,4,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中国国家处方集概述编辑中国国家处方集的目的:响应WHO的倡导;作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组成部分;作为国家规范处方行为和指导合理用药的法定和专业性文件(药品质量标准=中国药典;

3、药品治疗标准=中国国家处方集) 落实药品管理法和处方管理办法 规范处方行为,加强用药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宜。,5,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为什么要制订中国国家处方集?当前,药物性损害已成为主要致死疾病之一,排序于心血管病、肿瘤、慢阻肺、脑卒中后,位居第5。据2005年报道,美国住院患者发生药物性损害而死亡的病例约10万例;2006年美国又有10万例住院患者因ADR死亡,在住院者死因排序第4位;挪威年均因ADR死亡约占住院患者的11.5%;法国年均因ADR死亡约占住院患者的13.0%;英国年均因ADR死亡约占住院患者的16.0%。2002年,WHO在世界卫生大会上商定“关于患者安全的

4、决议”。统计表明,在发达国家,每10名患者即有1名在接受医院治疗时受到伤害。,6,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7,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8,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据联合国公报,除正常和疾病外,全球人类主要非正常死因排序为: 表2005年全球人口非正常死因排序和人数 排序 非正常死因 死亡总数(万人次) 1 药品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 201.0 2 工伤 110.0 3 自杀 101.0 4 道路交通事故 99.9 5 暴力冲突与事件 56.3 6 战争 50.2 7 艾滋病 31.2 8 职业事故 21.0 ,9,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表中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逐年增长趋势 年份 报告数量(万人次) 增长倍数 2

5、000年 0.47 0 2002年 1.70 3.60 2003年 3.69 7.81 2004年 10.07 21.22 2005年 17.30 36.69 2006年 36.10 76.56 2007年 54.69 116.00 2008年 60.21 131.94 2009年 63.68 135.48 ,10,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11,另据中国新华社2008年数据显示: 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万起,73484人死亡;工伤事故死亡12.97万人;包括矿井事故(瓦斯、透井、冒水)3207人;自然灾害死亡88002人(汶川地震) 。 由药品不良反应和事件致死近24万人,是上述诸多因素等和。

6、谁是最大的杀手?药品安全性问题成为首虑!,12,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依据权威数据统计:2005年我国各级法院受理的医疗诉讼案件为170万例,其中涉及药物纠纷的63万例,占纠纷总数的37%。,13,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近10年来,严重不良事件不断,引起公众媒体极大关注:2000年苯丙醇胺(PPA)事件-脑卒中和死亡2001年西伐他汀(拜斯亭)事件-横纹肌溶解、肌痛和死亡2001年马兜铃酸(关木通等)事件-肾损伤和肾衰竭2004年罗非昔布(万络)事件-心血管事件 2005年雌激素(口服避孕药)事件-子宫、宫颈肿瘤2006年加替沙星(天坤)事件-血糖异常、糖尿病2006年亮菌甲素注射液(二甘醇)事件

7、-助剂中毒导致肾衰竭(13例死亡)2006年鱼腥草素(钠)注射液事件-过敏反应2006年克林霉素磷酸酯(欣弗)事件-染菌(11例死亡)2006年盐酸曲马多事件-药品依赖性(5000例),14,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2007年甲氨蝶呤(阿糖胞苷)污染事件下肢马尾神经以下瘫痪(298例儿童) 2007年培高利特(协良行)召回事件心脏瓣膜病(272例) 2007年替加色罗(泽马可)召回事件心血管事件(27例中风) 2007年含钆造影剂(马格维显)问题肾源性纤维化皮肤病 2007年美国14种小儿抗感冒止咳药撤市儿童123例死亡 2007年硫酸普罗宁(凯西莱)事件过敏 2007年胸腺肽注射液事件过敏 20

8、08年美国百特公司肝素钠注射剂(杂质类肝素)召回事件过敏性休克(81例死亡) 2008年江西人免疫球蛋白事件例死亡 2008年海南刺五加注射液(污染)事件3例死亡,15,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2008年头孢曲松钠注射剂事件(截止2007年6月,国家ADR监测中心共收到80余万ADR/ADE,抗感染药约占50%;其中头孢曲松钠有26000余份,占3%,其中严重者1173份(含死亡80例); 2008年吗替麦考酚酯(骁悉)事件-增加孕妇流产和先天畸形风险,由妊娠给药C级降为D级; 2008年抗癫痫药/抗抑郁药事件-增加自杀风险,前者是安慰剂的2倍! ;后者主要是青少年; 2008年刺五加注射液事件(

9、3人死亡); 2008年茵栀黄注射液事件(1人死亡); 2009年双黄连注射液事件(2人死亡);,16,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我国临床不合理用药状况十分严重!不容乐观临床用药中,医务人员出现过错或低级错误,不对症(坦洛新用于降压)超适应证(二甲双胍用于减肥)错用药(肠球菌感染应用克林霉素)使用过期药、超剂量和疗程(围术期预防用药16天)用法错误(大观霉素静脉注射)禁忌证下用药(司来吉兰用于前列腺增生者;脂肪乳用于胰腺炎者)等患者发生ADR后,救治不当或抢救不及时而致患者出现严重后果的。这种过错与ADR有着本质的不同,则转变为ADE。,17,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2007年,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按照

10、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全国118所三甲医院围术期预防用药调研,结果存在着严重、惊人的不合理现象: 3557例手术中,预防用药平均总天数:1类切口7.4天;2类切口7.6天;3类切口10.5天。 1类切口预防性用药集中在3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内酰酶抑制剂、2代头孢菌素、硝基咪唑类;选择1代头孢菌素的病例仅为15.9%。 56.6%手术选择联合用药,抗生素+甲硝唑(多为无指征联合,仅涉及口腔、下消化道、阴道术+抗厌氧菌药甲硝唑)。 17.4%病例在术前用药,平均用药1.72.4天。 仅30.4%病例在术前2h内开始用药。崔德健,黎占良.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2010

11、年,10(3):194.,18,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为保证用药安全,国家主管部门全方位举措: 倡导合理用药;颁布文件38号指导原则; 规范处方行为,2007年实施处方管理办法; 起草法规,中国药师法; 卫生部于2007年9月制订中国首部中国国家处方集(Chinese National Formulary,CNF); 2009年2月卫生部成立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2008年3月发文委托中国医院协会成立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从处方、病例、不良事件全面监测用药安全性。,19,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规避药品不良事件ADE始于1890年,当时,临床应用甘汞通便和祛虫,结果至1950年导致儿童患肢端疼痛病,

12、总计585例儿童死亡。此后,醋酸铊(铊中毒10022例)、二硝基酚(白内障,10004例失明,其中9例死亡)、非那西丁(肾损伤、溶血505例死亡)、氨基比林(粒细胞缺乏、2082例死亡)、硫代硫酸金钠(骨髓损伤,303例死亡)等事件不断出现!均在上市前未经严格审查。因此,公众开始置疑1906年颁布的联邦药品法-维莱法案(PFDA)。,20,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1937年春,美国田纳西洲一私人药厂马森吉尔(厂主和总药剂师),应用带甜味的二甘醇替代糖和乙醇以助磺胺溶解,配制口服液。结果当年就有大量肾功衰竭的患者出现。二甘醇在体内氧化代谢为草酸,草酸分子中由两个羧基直接相连,其酸性比其他二元酸都强,

13、具有强肾毒性,造成草酸钙结石、肾实质损伤和肾功能衰竭,导致358人发生肾衰竭,其中107例死亡。结果工厂倒闭,厂主自杀。史称“磺胺酏”事件,21,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1937年的“磺胺酏”事件,证明药品上市前需进行安全性审查的必要性,为此,公众强烈要求对药品法律进行修改与补充。1938年6月,在“磺胺酏”事件发生数月后,美国国会通过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Food Drug and Cosmetic Act,FDCA),以替代1906年的PFDA。此后,美国法规要求新药须经FDA毒理/安全性检查,批准后方可上市。但不良事件仍未结束!,22,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23,解读中国国家处方集,1957年,德国梅瑞公司购买格郁能药厂研制专利药沙利度胺,作为镇静药治疗妊娠初期的恶心、呕吐等反应,以商品名“反应停”(Kevodon)作为OTC销售,在欧美、非洲、澳洲和日本上市; 仅德国在1959年每日约100万个妇女服用;每月销售量达1吨之多;先后有46个国家应用。但1959后陆续出现畸胎儿,在使用“反应停”前,德国“海豹胎”出生几率为1/10万,到了1961年,出生几率已升至1/500,增加200倍。全球“海豹胎”总计有10016例,而致出生前死亡的约7000例,另有多发性神经炎1300例。史称“反应停”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