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POPs和抗生素)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170003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POPs和抗生素)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POPs和抗生素)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POPs和抗生素)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POPs和抗生素)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POPs和抗生素)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产品质量安全(POPs和抗生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POPs和抗生素)(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产品质量安全,1、有害微生物引起的农产品污染; 2、重金属污染如Cd、Hg、As、Pb等; 3、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POPs、塑化 剂等; 4、抗生素的滥用及泛滥等残留。,POPs 增塑剂 抗生素,一、POPs,1.1 POPs定义和物质类别,POPs是英文(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的缩写,中文名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是一类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累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并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1.2 POPs的几个重要特性及ICCA(化学品协会国际理事会)推荐的

2、几个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POPs判断基准 :,(1)能够在环境中持久地存在。由于POPs物质对生物降解、光解、化学分解作用有较高的抵抗能力,一旦被排放到环境中,它们难于被分解。判断基准 :用半衰期(t1/2)来判断,在水体中为180d,在底泥中为360d,在土壤中为360天; (2)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有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造成影响。由于POPs具有低水溶性、高脂溶性的特点,导致POPs从周围媒介中富集到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达到中毒浓度。判断基准:用生物富集系数来判断,BCF5000;,(3)能够经过长距离迁移到达偏远的极低地区。POPs所具有的半挥发性使得它们能够以蒸汽形式存在或

3、者吸附在大气颗粒上,便于在大气环境中做远距离的迁移,同时这一适度挥发性又使得它们不会永久停留在大气中,能够重新沉降到地球上。判断基准:半衰期2d(空气中)以及蒸汽压在0.011kpa; (4)在一定的浓度下会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或有毒影响。POPs大都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大气,土壤,水,1.3 POPs 在农产品中的污染,pops进入农产品途径,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一个由多介质单元(水、气、土、植物和动物等)组成的复杂系统。,一般来说,当POPs从其发生源进入环境介质后,不会固定在某一位置,而是要发生稀释扩散,进行跨环境介质边界的迁移、传递和转化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

4、过程。,POPs在农产品中危害标准,我国已制定了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的标准,其中规定,滴滴涕的卫生要求指标为0.02mgkg;六六六0.05mgkg。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滴滴涕对人的允许量:乳脂0.02mgkg,肉脂肪5mgkg,饮用水0.1mgkg,牛奶0.05mgkg。二恶英平均致死量:禽6080ugkg,绵羊200ugkg,牛5000ugkg,猪6000ugkg。,POPs农产品危害事件,(1)1968年,在日本发生了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的米糠油事件,是由于多氯联苯进人米糠油中,有几十万只鸡中毒死亡。1979年,中国台湾省使用了日本的多氯联苯也引起2000人中毒,被称为台湾油病

5、。 (2)1975年,美国由于二恶英超过容许量而销毁动物性饲料788T,牛油14T,原料81T,奶粉154T,鸡蛋500万枚。 (3)1979年,在一些南美国家的350多家养鸡均发现含有二恶英大豆饲料,经调查确定,是由于当地一种含二恶英成分的矿物质 皂土被用作添加剂渗进饲料而引起。 (4)1998年,德国发现从巴西进口的饲料柑桔浆含有高浓度的二恶英,而这种柑桔浆主要用作乳牛的饲料,致使德国部分乳制品无法进入市场。 (5)1999年5月,比利时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鸡污染”事件,经济损失超过10亿欧元,而进口比利时饲料的德国、法国和荷兰都使用了被二恶英污染的饲料。此事件引起世人震惊。,米糠油事件典型

6、图片(PCBs的毒害),1.4 POPs治理方法,二、增塑剂,增塑剂是一种加入到高分子聚合体系中能增加它们的可塑性,柔韧性或膨胀性的物质。它的主要作用是削弱聚合物分子间的次价键,即范德华力,从而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性,即增加了聚合物的塑性,主要表现为聚合物的硬度、模量、转化温度和脆化温度的下降,以及伸长率、曲挠性和柔韧性的提高。,2.1增塑剂定义,2.2 塑化剂危害,2.2 塑化剂在农产品上的污染,(1)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吨,残膜率达42%。另外,农膜增塑剂“酞酸酯 ”及聚氯乙烯残留的氯乙烯单体都已证明具有致癌性。 (2)食品塑料包装,塑料袋及塑料制品中

7、含有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学成分,加入这种化学成分可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和柔韧性,提高塑料制品的强度。 (3)作为食品添加剂加入食品,塑化剂分子结构 “起云剂”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物,经常使用于果汁、果酱、饮料等食品中,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塑化剂农产品污染事件,(1)台湾塑化剂风波。台湾地区245家企业的812种产品受塑化剂污染。涉及产品类别包括:运动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果酱、果浆或果冻、胶囊锭状粉状食品、添加剂。迹象表明,这场非法食品添加剂酿成的安全危机,已经波及大陆、港澳以及所有进口台湾食品的地区。此次污染事件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被称

8、为台湾版的“三聚氰胺事件”。,(2)酒鬼酒塑化剂事件,2.3 如何减少塑化剂危害,第一,在选用食品容器时,如可以少用塑料材质,改用高质量的不锈钢、玻璃和陶瓷容器为主。 第二,保存食品用的保鲜膜宜选择不添加塑化剂的材质,并避免将保鲜膜和食品一起高温加热,而且最好少用保鲜膜、塑料袋和耐油纸等包装和盛放食物。 第三,尽量避免用塑料容器或塑料袋装食用油和含油食品,在饮用热水、热汤、茶和咖啡等时少用更好。 第四,尽量少用塑料容器放食品在 微波炉中加热,因为微波炉加热时温度相当高,油脂性食品更会加速塑化剂的溶出。,三、抗生素,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

9、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3.1抗生素定义,农产品中抗生素及激素残留过量,现代农业的发展,刺激了各种生物及化学药品的诞生,而这些药品中有些是带有激素类性质的,如乙烯利之类的催熟剂会促进机体细胞的衰老,给蔬菜造成了污染、预防和治疗畜禽、鱼类等疾病的抗生素、磺胺类等化学药物的大量使用,使得药物中的激素通过肉禽蛋奶、蔬菜水果等食物链残留到人体中,从而危害人类健康。,3.2 抗生素在农产品上的污染,抗生素农产品滥用事件,速成鸡事件:2012年11月

10、23日,媒体曝光了山西粟海集团养殖的一只鸡从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要45天,是用饲料和药物喂养的,而粟海集团正是肯德基与麦当劳的大供货商。在45天的喂养周期中,只有通过不断地喂药才能提高鸡的抗病能力,只要45天内,鸡不发病,就能顺利地被拉走屠宰,并且流入市场被人食用。不过,对于这种“速成鸡”,养殖户自己都表示不会吃,也不敢吃。,3.3农用抗生素进入环境方式,(1)抗生素生产过程的损失和抗生素药物的随意废弃;(2)水产养殖中抗生素的直接使用;,3)动物养殖中抗生素长期亚治疗剂量使用后,残药以动物粪、尿等形式排出,并作为肥料施入农田进入土壤或经雨水淋洗入河流或湖泊等污染水体。,农用抗生素的残留及耐药

11、性的危害性可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命。抗生素残留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二种方式影响人类健康。(1) 直接影响主要是由消费者食用了含游离或结合形式存在的抗生素原药和(或)其主要的代谢物的动物食品引起的,因某些抗生素或代谢产物具有毒性,被人摄入后在体内可生成高度活化的中间产物(亲电子基团、自由基等),从而对消费者产生潜在危害。(2)间接影响主要是由于动物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某些稳定性较高的抗生素进入环境后通过各种途径汇集于人体内,对人体产生的影响。,3.4 农用抗生素的危害,(1)应根据国家的规定,尽量选用国内外公认的、安全性高的抗生素,慎用人畜共用或与医用同源的抗生素促生长剂; (2)普及相关知识,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遵照药物使用说明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禁止在动物休药期内用药,避免造成药物残留; (3)应大力改善饲养环境,提高养殖水平,减少或尽量少用抗生素; (4)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力度开发抗生素以外的抗菌“药物”。,3.5 如何减免农用抗生素对生态环境影响,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