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海绵状血管瘤 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58114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海绵状血管瘤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肝海绵状血管瘤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肝海绵状血管瘤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肝海绵状血管瘤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肝海绵状血管瘤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海绵状血管瘤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海绵状血管瘤 ppt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 海 绵 状 血 管 瘤,李 水 珠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电图,一、概述,1.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2.发生率:0.4-20%不等,左、右肝概率大致相等 3.多单发,亦可多发 4.任何年龄段,常见于中年人,以女性多见 5.通常多发于成人,但一般认为它是一类错构瘤性病变。 6.生长缓慢,病程长达数年以上,二、形态观察,1.大小差异大,数厘米至几乎整个肝脏大小 2.多单发,触之柔软有波动感 3.切开时部分破裂,血液流出,切面呈囊状或筛窦状, 形如海绵状 4.可观察到近期出血、极化血栓、纤维化及钙化,三、组织学特点,1.典型:由大小不等的血管腔组成,管腔内衬单层扁平内皮细胞,周围环绕纤维组织

2、。梗死区可见不同机化时期的血栓,陈旧病变内可见致密的纤维组织和钙化。 2.硬化性血管瘤内大部分甚至全部血管腔阻塞,有时需弹力纤维染色才能识别。,四、临床表现,1.瘤体较小时,可无症状。 2.随瘤体增大压迫周边脏器,可出现上腹部闷痛、腹胀、嗳气等不适。,五、影像学检查,CT:增强扫描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时扫描持续呈稍高密度。符合“快进慢出”特点。,影像表现:动态增强符合“快进慢出”。A为CT平扫,B为动脉期,C为门脉期,D为延迟期。,五、影像学检查,MRI:连续动态增强扫描,肿瘤强化从周边向中央逐渐发展,延迟期呈全瘤性强化。,影像表现:T1(A)呈低信号,边界清,略呈分叶;T2(B)呈高信号,内

3、部信号均匀,图C-E为同层面的连续动态扫描(同上描述)。,影像表现:MR横断面平扫示肝右叶后上段内有一椭圆形病灶,其内信号均匀,T1W1(A)呈低信号,T2W1(B)呈高信号,边界清楚,轮廓光滑,增强扫描(C)早期边缘见结节状强化,延迟后(D)病灶内部逐渐填充,呈高信号。,五、影像学检查,DSA:早期注药后23s病灶周边即有染色,造影剂清除缓慢,可充盈持续18s以上,呈“早出晚归”征。,影像表现:肝动脉造影动脉期(A)示供血动脉增粗不明显,在动脉分支旁现“血湖”,呈“树上挂果”;静脉期(B)仍可见“血湖”,呈“早出晚归”。,肝细胞癌,六、鉴别诊断,肝脓肿,肝腺瘤,肝囊肿,肝海绵状 血管瘤,1.

4、肝细胞癌:一般有肝炎或肝硬化病史,AFP常为阳性,而CT增强扫描动脉期瘤结节呈全瘤灶强化,密度高于正常肝组织,但持续时间短,瘤灶密度很快低于或等于正常肝,亦呈“快进快出”型。而肝血管瘤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时扫描持续呈稍高密度,呈“快进慢出”型。,影像表现: CT扫描示肝右叶一类圆形巨大占位性病变,平扫(A)呈不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B)病灶斑片状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下降,中央见裂隙样坏死(C,),周围环以假包膜(C,),三维重建(D)。,影像表现:CT平扫(A)示肝脏体积增大,肝右叶内可见巨大圆形占位性肿块,其内密度不均匀,中央可见不规则形低密度坏死区();动脉期(B)肿块内可见明显异常

5、强化血管影及片状高密度强化;静脉期(C)及延迟后扫描(D)示肿块中央低密度区无强化,呈更低密度,周围呈轻度至中度强化,低于正常肝实质密度,边界清楚。,2.肝腺瘤:多见于长期口服避孕药女性,增强后多明显均匀强化。3.肝囊肿:多为类圆形,病灶边界清楚,光滑锐利,T1W1呈均匀低信号,少数囊液蛋白含量较高或有出血时可呈高信号,T2W1为均匀高信号,ST1R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无强化,境界更清晰。,影像表现: 肝右后叶可见一大小约6cm类圆形占位灶,边界尚清,可见厚壁,低于肝组织密度,内部以液性密度为主,其上部可见积气影及气液平面;增强扫描病变周围可见环状强化晕及外层未强化的水肿环,呈“双环征”。,4

6、.肝脓肿,肝脓肿不同表现:,第三组:不典型肝脓肿。门静脉期病灶呈“分房状”强化,内可见明显强化的分隔;延迟期病灶缩小,边缘锐利。,第一组:典型肝脓肿。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呈典型“环靶形”强化,呈双环,延迟扫描病灶边缘持续强化。 第二组:动脉期病灶周围肝组织呈一过性肝段性强化;门静脉期段性强化显示,病灶周边轻度强化。,七、讨 论,直径3cm的血管瘤在CT增强扫描中表现较复杂。病灶早期呈高密度强化,也有的不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延迟扫描所有病灶均呈等密度填充。个别病例甚至始终无强化,延迟扫描也无充填,考虑管壁过厚,管腔狭小,造影剂难以进入。,因此,研究学者提出,凡超声检查提示肝内直径约3cm大小的局灶占位病变,应以CT/MRI来验证,结果不相符者应做肝血池扫描或肝动脉造影检查,鉴别困难者可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