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测试app功能规范v2.0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158003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6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信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测试app功能规范v2.0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国电信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测试app功能规范v2.0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国电信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测试app功能规范v2.0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国电信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测试app功能规范v2.0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国电信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测试app功能规范v2.0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电信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测试app功能规范v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测试app功能规范v2.0(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标准QCT xxxx-201x中国电信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测试 APP 功 能规范V2.0 201x-xx-xx 发布201x-xx-xx 实施施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发布保密等级:公开发放 放QCT xxxx-201xI 目 录1范围 .12缩略语 .13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测试 APP 在网络中的位置.14APP 功能要求.24.1APP工作模式.34.2业务测试与业务监测功能.34.3辅助诊断功能.74.4网络异常监测功能.84.5数据采集功能.94.6手机客户端的自动升级功能104.7测试目标的选择功能.104.8不同版本的功能.115APP 控制功能要求 .125.1终端

2、软件版本升级管理.135.2终端配置管理.135.3采集数据上传管理.135.4风险和隐私管理.146APP 及控制和预处理性能要求146.1机型适配.146.2终端操作系统.146.3耗电保护.147APP 及控制和预处理与分析系统的接口要求147.1数据上传格式及要求.147.2与业务感知分析系统的接口218APP 后台数据预处理及分析功能要求328.1通用功能.328.2KQI统计.338.3KQI分析.338.4KQI评价.368.5网络异常分析.368.6业务速率分析.388.7业务行为分析.388.8在网行为分析.40附件一、HTTP 访问各时间点.41QCT xxxx-201xI

3、I 前前 言言本标准为中国电信首次制定,旨在对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测试 APP 的功能进行统一规范,以支撑中国电信开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感 KQI 指标的采集、分析及优化。本规范起草单位: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络运营维护事业部组织制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起草。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姜松、郑忠民、李文云、曹维华、蒋春元、贺晓东等。QCT xxxx-201x1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测试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测试 APP 功能要求功能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中国电信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测试 APP 的功能,包括业务测试功能、业务监测功能、辅助诊断功能、数据采集功能、异常事件监测功能、业务行

4、为监测功能、自动升级功能、测试目标选择功能、测试结果数据上传功能、APP 控制功能、APP 数据预处理、接口功能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电信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测试 APP 及分析系统,为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分析系统(以下称“分析系统” )开发部署提供技术依据。2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MSISDN Mo

5、bile Station ISDN Number 移动用户电话薄号码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统一资源定位符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无线应用协议Wi-Fi Wireless Fidelity 无线保真KQIKey Quality Index关键质量指标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深度报文监测3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测试 APP 在网络中的位置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数据的获取主要有两种方式:方式 1 为测试 APP 方式,方式 2 为信令及 DPI 监测方

6、式。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测试 APP 作为移动互联网网业务感知分析系统的一部分,在网络中的位置如下:QCT xxxx-201x2 业务感 知评价分析定 界定位大数据 分析无线 网管测试 APP4G信令及 DPI移移动动 互互联联 网网业业 务务感感 知知分分 析析系系 统统测试数据汇总信令分析 指标提取3G信令及 DPI专专业业网网管管系系统统信令分析 指标提取无线 网优分组域 /EPC网管IP网管支撑智 能管控测试 APP 及控制和预处理的逻辑架构如下图所示。它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测试 APP 部分:在智能终端上安装测试 APP 软件,通过业务监测、业务测试两种工作模式,实现终端业务感知数

7、据的采集,测试数据上传服务器。(2)APP 控制部分:对终端的采集进行集中控制,对配置的更新周期、软件版本更新检查周期、数据上传周期、业务配置等进行管理。4APP 功能要求移动网络的日常使用中,通过在手机上模拟真实用户行为的操作或者监测真实用户在手机上的实际业务操作过程或者监测真实用户在手机上的实际业务操作过程可以直观地体现用户感知数据,特别是使用率较高的页面浏览、视频播放和即时通信等业务,可以真实反映出用户业务感知情况。业务感知测试APP 应具备对页面浏览类、视频类和即时通讯类业务的端到端测试功能,对相Comment m1: 选择题QCT xxxx-201x3 关业务感知 KQI 指标进行采

8、集,包括当时的无线环境信息、坐标位置信息以及手机信息等,并按照规范要求解析、生成、合并数据信息,向数据平台提供数据结果。4.1 APP 工作模式测试 APP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两类:业务测试模式和业务监测模式。(1)业务测试模式:APP 软件带有操作界面,使用者可以在界面上模拟真实用户行为主动发起业务测试,并由 APP 软件自动采集被测业务的相关信息。测试采集信息可以由使用者手动触发上传,也可由软件自动完成上传。业务测试模式具备全自动测试模式,通过服务器端每天下发测试参数到手机,在终端上实现一键测试。暂定支持的业务测试包括网页浏览、视频浏览、测速。并可以实现测速

9、参数针对不同省份可调,包括具体测试网址、测试次数。全自动测试模式下,如果出现超时严重(10s) ,可以启动相关辅助诊断工具进行分析检测。(2)业务监测模式:使用者正常使用终端进行各种业务,在其使用各类业务的过程中,APP 的后台进程持续监测用户的业务使用行为,当用户使用了需要监测的特定业务时,由 APP 的后台进程自动对该用户的业务使用相关信息进行采集,采集信息按照约定的规则自动上传到服务器。在此模式下,用户不需要进行任何额外的操作,数据采集和上传的过程也不能对用户的正常使用产生任何干扰。此模式不要求测试 APP 具备操作界面。(3)测试任务同步:测试 APP 上的业务测试内容和业务监测内容应

10、具备远程同步功能,每次启动 APP 时自动与后台同步最新的测试内容或监测内容,也可手动进行同步。内容同步功能可根据不同省份下发不同的测试内容,具体测试内容在后台进行统一制定。(4)自动化测试功能:业务测试模式除提供界面供用户手动触发任务外,应具备业务自动化测试功能。自动化测试功能是指测试 APP 根据控制平台的统一任务调度安排,对接收到的测试任务执行测试,测试完成后结果按照要求回传后台。QCT xxxx-201x4 4.2 业务测试与业务监测功能4.2.1 浏览类业务测试与监测功能业务感知测试 APP 应对主流页面浏览类网站/应用发起端到端的访问测试,通过指定 URL 和测试次数,在应用层对

11、URL 发起 HTTP 请求,对请求和响应流程各阶段进行时戳捕获,解析后获取以下指标:DNS 解析延时、首包延时、页面打开延时、请求地址、请求 IP、下载文件大小、下载文件速度、访问成功是否成功、建立连接时延、发送请求时延、接收响应时延; 移动网络页面浏览类业务感知指标主要体现在 HTTP 请求各阶段的延时,而业务感知 KQI 评价指标选用首包延时和页面打开延时。a) 服务器首包响应延时:用户发起浏览请求到收到目标服务器响应第一个 http 200 ok 报文之间的所经历的时长,单位为 ms。首包延时体现了用户容易感知到的浏览器对 HTTP 的响应是否有反应及时长。b) 页面打开延时:用户发起

12、浏览请求到收到整个 HTTP 页面下载完毕并渲染完成时长,单位为 s。页面打开时延反映了用户从访问开始到页面打开所需要等待的时间,影响业务感知。APP 在每次启动前进行一次待测试地址的请求,以便于根据不同阶段的测试需求进行调整。浏览类业务感知测试可以一次进行一个站点或者多个站点的访问测试,按照既定顺序线性执行测试并回传测试结果。测试中,APP 应显示完整 HTTP 页面。DNS 解析时延:从程序访问开始到完成 DNS 解析的时延;建立连接时延:DNS 解析结束到 TCP 连接建立完成的时延;发送请求时延:TCP 建立完成开始到收到响应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时延;接收响应时延:从接收到第一个响应数据包

13、开始到响应接收完成的时延;空口建立时延:网页浏览时,如果出现超时情况,应能主动调用辅助诊断工具进行诊断调用。 (仅针对专业版) 。4.2.2 视频类业务测试与监测功能QCT xxxx-201x5 业务感知测试 APP 应对在线视频类业务进行播放测试,通过指定要请求的视频地址进行端到端的访问,通过模拟用户在线观看视频的实际业务,在视频访问的过程中,记录视频平均下载速率、峰值速率、卡顿次数等指标。指标计算:用户发起视频播放请求后的 10s 内,每 500ms 记录一次该阶段的下载速率,并统计出整个阶段的视频下载的平均速率和峰值速率;APP 在启动时需要请求一次最新的视频浏览类测试地址,以便于适应不

14、同阶段的需求而对视频类业务感知 KQI 指标进行提取。请求的视频文件大小大约在 10M 左右。对于网络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如果不到 10s 就已经下载完成,应只统计下载期间的速率。4.2.3 即时通信类业务测试与监测功能业务感知测试 APP 须对即时通信类业务进行消息发送和接收测试,通过在指定某种或某几种即时通信工具上模拟用户的发送消息和接收消息,获取到消息发送/接收的时延、速率及成功率。移动网络的即时通信类业务感知指标主要体现在用户使用此类应用时消息发送和接收的准确情况,业务感知 KQI 评价指标选用发送/接收成功率:a) 消息发送是否成功:用户在触发消息发送到服务器成功接收消息;b) 消息发

15、送接收时延:用户在触发消息发送到对端用户接收成功所消耗的时间记为消息发送接收时延;c) 消息发送速率:发送速率可以用发送消息的大小/用户在触发消息发送到服务器接收成功所消耗的时间,发送消息可以是文本、图片和视频;d) 消息接收是否成功:发送消息在发送成功后,用户在接收端上接收到相同内容的消息记为接收成功;4.2.4 网络测速功能业务感知测试 APP 须对网络的吞吐率进行测试,测试过程包括下载速率测试和上传速率测试。网络测速通过 HTTP 协议进行,测速地址选用目前已有的测速服务器。网络测速采集的指标包括下载平均速率,下载峰值速率,上传平均速率和上传峰值速率:a) 下载平均速率:用户在触发网络测速下载测试时,整个下载过程的平均QCT xxxx-201x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