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函数(一) 基础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luoxia****01803 文档编号:55155608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2函数(一) 基础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5.2函数(一) 基础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5.2函数(一) 基础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5.2函数(一) 基础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5.2函数(一) 基础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2函数(一) 基础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函数(一) 基础训练(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2 函数函数(一一) 1(1)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 y 关于 x 的函数的是(A)A. |y|x1 B. y2xC. y2x7 D. yx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 变量 x,y 满足 y2x,则 y 是 x 的函数B. 变量 x,y 满足 x3y1,则 y 是 x 的函数C. 代数式r3是它所含字母 r 的函数43D. 在 Vr3中, 是常量,r 是自变量,V 是 r 的函数43432已知两个变量 x 和 y,它们之间的 3 组对应值如下表所示:x101y113则 y 与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可能是(B)Ayx By2x1Cyx2x1 Dy3x3(1)下列图象中,表示 y 是

2、 x 的函数的是(D)A.) ,B. ),C. ) ,D. )(第 3 题)(2)均匀地向如图所示的容器中注满水,能反映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 h 随时间 t 变 化的函数图象是(A)(3)如图是一台自动测温记录仪的图象,它反映了我市冬季某天气温 T 随时间 t 变化 而变化的关系,观察图象得到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C)(第 3 题)A. 凌晨 4 时气温最低,为3 B. 14 时气温最高,为 8 C. 从 0 时至 14 时,气温随时间增长而上升D. 从 14 时至 24 时,气温随时间增长而下降4某市居民用水的价格是 2.2 元/立方米,设小煜家用水量为 x(m3),所付的水费为 y 元,

3、则 y 关于 x 的函数表达式为 y2.2x;当 x15 时,函数值 y 是 33,它的实际意义是用 15_m3的水需付水费 33 元;若这个月小煜家付了 35.2 元水费,则这个月小煜家用了16m3的水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5 cm,它的边长减少 x(cm)后得到的新正方形的周长为 y(cm)(1)求 y 关于 x 的函数表达式(2)当 x2 时,求 y 的值,并说明这个函数值的实际意义【解】 (1)y204x.(2)当 x2 时,y204212.其实际意义为当该正方形的边长减少 2 cm 后得到的新正方形的周长为 12 cm.6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ABAC,ABC 的周长是 20,底

4、边 BC 的长为 y,腰长为 x.(1)求 y 关于 x 的函数表达式(2)当腰 AC8 时,求底边 BC 的长(3)当底边长为 5 时,求腰长【解】 (1)根据题意,得 2xy20,y2x20.(2)AC8,即 x8,把 x8 代入 y2x20,得y28204.底边 BC 的长为 4.(3)底边长为 5,即 y5,把 y5 代入 y2x20,得2x205,解得 x7.5.腰长为 7.5.7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 v(m/s)与其下滑时间 t(s)的关系如图所示(第 7 题)(1)下滑 2 s 时物体的速度为_5_m/s.(2)v(m/s)与 t(s)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v t52(3)

5、下滑 3 s 时物体的速度为 7.5m/s.【解】 (1)由图可知,当 t2 时,v5,下滑 2 s 时物体的速度为 5 m/s.(2)由题意可知,平均每秒速度增加 m/s,52v t.52(3)当 t3 时,v 37.5(m/s)528小亮家与姥姥家相距 24 km,小亮 8:00 从家出发,骑自行车去姥姥家妈妈 8:30 从家出发,乘车沿相同路线去姥姥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小亮和妈妈的行进路 程 S(km)与北京时间 t(h)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得到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D)A. 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 12 km/hB. 妈妈比小亮提前 0.5 h 到达姥姥家C. 妈妈在距家

6、12 km 处追上小亮D. 9:30 妈妈追上小亮(第 8 题)【解】 A. 由图象可知,小亮去姥姥家所用的时间为 1082(h),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 24212(km/h),故本选项正确B. 由图象可知,妈妈到姥姥家对应的时间 t9.5,小亮到姥姥家对应的时间t10,109.50.5(h),妈妈比小亮提前 0.5 h 到达姥姥家,故本选项正确C. 由图象可知,当 t9 时,妈妈追上小亮,此时小亮离家的时间为 981(h),小亮走的路程为 11212(km),妈妈在距家 12 km 处追上小亮,故本选项正确D. 由图象可知,当 t9 时,妈妈追上小亮,故本选项错误9在密码学中,直接可以看

7、到的内容为明码,对明码进行某种处理后得到的内容为密 码有一种密码,将英文 26 个字母 a,b,c,z(不论大小写)依次对应1,2,3,26 这 26 个自然数(见表格)当明码对应的序号 x 为奇数时,密码对应的序号 y;当明码对应的序号 x 为偶数时,密码对应的序号 y 13.x12x2字 母abcdefghijklm序 号12345678910111213字 母nopqrstuvwxyz序 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按上述规定,将明码“love”译成密码是什么?【解】 对照表格可知:love 的第一个字母 l 对应的序号是偶数 12,代入y 1319,序号 19

8、 对应的字母是 s;第二个字母 o 对应的序号是奇数 15,代入 yx28,序号 8 对应的字母是 h;同理可得,第三个字母 v 对应的密码是 x,第四个字母x12e 对应的密码是 c.故将明码“love”译成密码是 shxc.10今年“五一”节,小明外出爬山,他从山脚爬到山顶的过程中,中途休息了一段 时间,设他从山脚出发后所用的时间为 t(min),所走的路程为 s(m),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 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第 10 题)(1)小明中途休息用了几分钟?(2)小明休息前爬山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分钟?(3)小明在上述过程中所走的路程为多少米?(4)小明休息后爬山的平均速度为多

9、少米每分钟?【解】 (1)根据图象可知,在 4060 min,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小明中途休息的时间为 604020(min). (2)根据图象可知,当 t40 时,s2800,小明休息前爬山的平均速度为28004070(m/min)(3)根据图象可知,小明在上述过程中所走的路程为 3800 m.(4)小明休息后爬山的平均速度为(38002800)(10060)25(m/min)11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 500 m,先到终点的 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 2 s,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 y(m)与乙出发的时 间 t(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a,b,c 的值(第 11 题)【解】 当 t0 时(即乙出发时),甲、乙相距 8 m,说明甲跑 8 m 用了 2 s, 则甲的速度为 4(m/s)82乙跑 500 m 用了 100 s,则乙的速度为5(m/s)500100当 ta(s)时,甲、乙两人的距离为 0 m,说明乙追上了甲,则有(54)a8,解得a8.当乙出发 100 s,即甲出发(1002)s 时,甲、乙两人的距离为 b(m),b51004(1002)92.当 tc(s)时,甲、乙两人的距离为 0 m,说明甲跑到了终点,c2123.5004综上所述,a8,b92,c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