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课件_9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52916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性感冒课件_9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流行性感冒课件_9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流行性感冒课件_9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流行性感冒课件_9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流行性感冒课件_9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行性感冒课件_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性感冒课件_9(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行性感冒,概览,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流感的流行病学最显著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扩散,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具有季节性,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除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季节性流感一般可引起伴有发热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起病急剧,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是在重症感染或引起并发症时则需要住院治疗;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少数重症病例可因呼吸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简称人禽流感)病死率高达60以上。,疫苗接种是防控流感的主要方法。早期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流感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排

2、毒时间并且可能降低病死率;在流行期间,预防性使用可能降低患病率。资料来源: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病原学,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分节段RNA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乙型流感病毒都带有8个不同的RNA节段,丙型流感病毒只有7个RNA节段,少一个编码神经氨酸酶蛋白的节段。,甲、乙型毒株基因组分别编码至少10和11种蛋白。由于基因组是分节段的,故易产生同型不同株间基因重配;同时流感病毒RNA在复制过程中不具有校正功能。故其发生突变的频率要高于其它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蛋白结构及其基因特性又可分成许多亚型。至今甲型流感病

3、毒已发现的血凝素有16个亚型(H1-16),神经氨酸酶有9个亚型(N1-9)。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无亚型划分。,甲型流感病毒在动物中广泛存在,目前已知所有亚型包括16种血凝素亚型和9种神经氨酸酶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都可以在鸟类特别是在水禽中存在,甲型流感病毒还可以感染其它动物,如猪、马、海豹以及鲸鱼和水貂等。目前为止,乙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之外还没有发现其它的自然宿主。丙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之外还可以感染猪。,消毒与灭活,流感病毒很容易被紫外线和加热灭活,通常56 30min可被灭活。流感病毒在pH值5或9,病毒感染性很快被破坏。流感病毒是包膜病毒,对于所有能影响膜的试剂都敏感,包括离子和非离子清洁剂

4、、氯化剂和有机溶剂。,流行病学概览,流感在流行病学上最显著的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扩散,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 流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流行高峰一般发生在冬春季,而南方地区全年流行,高峰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 一般流行3-4周后会自然停止,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散发、暴发、流行和大流行,在非流行期间,发病率较低,病例呈散在分布,病例在发病时间及地点上没有明显的联系,这种情况叫散发; 一个集体或一个小地区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病例叫暴发; 较大地区的流感发病率明显超过一般的发病水平,可称为流行; 大流行有时也称世界性大流行,传播迅速,流行广泛波及全世界,发病率高并有一定的死亡。,甲型

5、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能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常常引起局部暴发,不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主要侵袭婴幼儿,一般不引起流行。,流行特点,流行病学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患季节性流感(无并发症)期间,病毒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 住院的成人患者可以在发病后持续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散播有感染性的病毒。 婴幼儿流感以及人H5N1禽流感病例中,长期排毒很常见(1-3周)。 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免疫缺陷患者也会出现病毒排毒周期延长。,流行病学传播途径,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

6、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认。,流行病学易感染群,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 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例如甲型流感病毒在人群免疫压力下,每隔2-3年就会有流行病学上重要的抗原变异株出现,感染率最高的通常是青少年。,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1.妊娠期妇女。 2.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

7、功能低下)及集体生活于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被看护人员、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3.肥胖者体重指数BMI)30,BMI=体重(kg)/身高 (m) 2。 4.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5.年龄65岁的老年人。,发病机制,带有流感病毒颗粒的飞沫吸入呼吸道后,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破坏神经氨酸,使粘蛋白水解,糖蛋白受体暴露。甲、乙型流感病毒通过HA结合上皮细胞含有唾液酸受体的细胞表面启动感染。嗜人类流感病毒的2,6受体存在于上、下呼吸道,主要是在支气管上皮组织和肺泡型细胞。,流感病毒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成功感染少数细胞后,复制出大量新的子代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

8、通过呼吸道粘膜扩散并感染其他细胞。季节性流感病例中只有极少数有病毒血症或肺外组织感染的情况。流感临床症状可能与促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有关。,发病机制,发病机制,流感病毒感染后支气管的炎症反应和肺功能的异常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肺功能研究也可发现有限制性和阻塞性换气功能障碍、伴有肺泡气体交换异常、一氧化碳弥散能力的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病理,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呈簇状脱落、上皮细胞的化生、固有层粘膜细胞的充血、水肿伴单核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流感死亡病例中常伴随其他器官病变,尸体解剖发现,1/3以上病例出现脑组织弥漫性充血、水肿以及心肌细胞肿胀、间质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坏死等炎症反

9、应。,致命的流感病毒性肺炎病例中,病理改变以出血、严重气管支气管炎症和肺炎为主,其特点是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细胞广泛坏死,伴随有纤毛上皮细胞脱落、纤维蛋白渗出、炎细胞浸润、透明膜形成、肺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充血、间质性水肿、单核细胞浸润的病理改变。后期改变还包括弥漫性肺泡损害,淋巴性肺泡炎,化生性的上皮细胞再生,甚至是组织广泛的纤维化。严重者会因为继发细菌感染引起肺炎,多为弥漫性肺炎,也有局限性肺炎。肺炎的程度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但免疫病理反应对疾病影响程度仍未清楚。,临床表现症状与体征,1.单纯型流感。最常见。突然起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

10、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2.中毒型流感。极少见。表现为高热、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症状,病死率高。3.胃肠型流感。除发热外,以呕吐、腹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2-3天即可恢复。,特殊人群的临床表现,1.儿童:在流感流行季节,有超过40%的学龄前儿童及30%的学龄儿童罹患流感。 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流感,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及

11、咽痛、头痛,少部分出现肌痛、呕吐、腹泻。 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出现高热惊厥。 新生儿流感少见,但易合并肺炎,常有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在小儿,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2.老年人:65岁以上流感患者为老年流感。 因老年人常常存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原发病,因此老年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情多较重,病情进展快,发生肺炎率高于青壮年人; 其他系统损伤主要包括:流感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心电图异常、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塞,也可并发脑炎以及血糖控制不佳等。,3.妊娠妇女:中晚期妊娠妇女感染流感病毒后除发热、咳嗽等表现外,

12、易发生肺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 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发病2天内未行抗病毒治疗者病死率明显增加。,4.免疫缺陷人群:免疫缺陷人群如器官移植人群、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重症流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由于易出现流感病毒性肺炎,发病后可迅速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紫绀,病死率高。,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1.流感病毒性肺炎。 2.肺外表现。(1)心脏损害:心脏损伤不常见,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可见肌酸激酶(CK)升高、心电图异常,而肌钙蛋白异常少见,多可恢复。重症

13、病例可出现心力衰竭。(2)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脊髓炎、横断性脊髓炎、无菌性脑膜炎、局灶性神经功能紊乱、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3)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在流感中罕见。主要症状有肌无力、肾功能衰竭,CK升高。 危重症患者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DF)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甚至死亡。,并发症,1.继发细菌性肺炎。发生率为5-15%。 流感起病后2-4天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在流感恢复期后病情反而加重,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脓性痰、呼吸困难,肺部湿性罗音及肺实变体征。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

14、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等为主。,并发症,2.其他病原菌感染所致肺炎。包括衣原体、支原体、嗜肺军团菌、真菌(曲霉菌)等。对流感患者的肺炎经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到真菌感染的可能。,并发症,3.其它病毒性肺炎。常见的有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中发生率高,并可使病情加重,临床上难以和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相区别,相关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并发症,4.Reye综合征。偶见于14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使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物者。,影像学表现,多数患者无肺内受累。发生肺炎者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内斑

15、片状、多叶段渗出性病灶;进展迅速者,可发展为双肺弥漫的渗出性病变或实变。个别病例可见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一)一般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2.血生化: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升高。,(二)病原学相关检查。主要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核酸和抗体检测。病毒分离为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病毒的抗原和核酸检测可以用于早期诊断;抗体检测可以用于回顾性调查,但对病例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诊 断,需要考虑流感的临床情况,(一)在流感流行时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需要考虑是否为流感:1.发热伴咳嗽和/或咽

16、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 2.发热伴原有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 3.婴幼儿和儿童发热,未伴其他症状和体征。 4.老年人(年龄65岁)新发生呼吸道症状,或出现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伴或未伴发热。 5.重病患者出现发热或低体温。,(二)在任何时期,出现发热伴咳嗽和/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并且可以追踪到与流感相关的流行病学史如:患者发病前7天内曾到有流感暴发的单位或社区;与流感可疑病例共同生活或有密切接触;从有流感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旅行归来等。,需要安排病原学检查的病例,若有条件,对出现以上情况的病例,可安排病原学检查以求明确诊断。对于明确诊断与否会对临床处理产生影响的病例,宜积极安排病原学检查。这些病例一般包括:需决定是否应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的高危病例;是否确诊对安排其他诊断检查有影响的病例;需决策是否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例;等待诊断结果来安排相应感染控制措施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采样调查的病例等。,确诊标准,具有临床表现,以下1种或1种以上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呈阳性者,可以确诊为流感: (一)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方法)。 (二)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阳性(可采用免疫荧光法和胶体金法),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作综合判断。 (三)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 (四)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