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简介_1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37456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豆状核变性简介_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肝豆状核变性简介_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肝豆状核变性简介_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肝豆状核变性简介_1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肝豆状核变性简介_1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豆状核变性简介_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豆状核变性简介_1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纲,.解剖基础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方法遗传因素,2.肝豆状核的部位,1.锥体外系,锥体外系,1.是锥体系以外的下行传导通路的统称 2.主要功能: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进行习惯性和节律性动作等 3.复杂的涉及脑内许多结构的功能系统 4.在锥体系的主导下进行,两者共同完成复杂的运动功能,锥体系,反射弧 感受器 感觉神经元 中枢 运动神经元 效应器 上行传导路 深部感觉,浅部感觉,视觉,听觉 下行传导路 运动传导通路管理的骨骼肌运动,包括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两部分,发病机制,吸收铜约24mg,进入血液的铜离子先与白蛋白疏松结合后,90%98%运送至肝脏内与2球蛋白牢固结

2、合成 铜蓝蛋白;其大部分经胆道系统排泄,极少数由尿中排出。 公认的是:胆道排泄减少、铜蓝蛋白合成障碍、溶酶体缺陷和金属巯蛋白基因或调节基因异常等学说。 呈缓慢进行性经过,约于起病后45年死于肝功能衰竭,或陷入植物人状态,死于肺炎等并发症。能生存10年以上者,极少见,故预后不良。,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症状 震颤 发音障碍与吞咽困难 肌张力改变大多数患者肌张力呈齿轮样、铅管样增高 自制力减退、情绪不稳、易激动等; 重症可出 现抑郁、狂躁、幻觉、妄想、冲动等,可引起伤人自伤行为。少数患者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以肝脏症状为首发症状有,通常约510岁发病,急性肝功能衰竭,即腹型肝豆状

3、核变性.临床表现为,全身倦怠、嗜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膨胀及高度黄疸,病情迅速恶化,多于一周至一月左右死亡 一过性黄疸、短期谷丙转氨酶增高或/及轻度腹水,不久迅速恢复。 数年后当神经症状出现时,肝脏可轻度肿大或不能扪及,肝功能轻度损害或正常范围,但B超检查已有不同程度损害。,部分患者少儿期缓慢进行食欲不振、轻度黄疸、肝脏肿大和腹水,酷似肝硬化的表现. 经数月至数年,消化道症状迁延不愈或日益加重,而渐渐出现震颤、肌僵直等神经症状神经症状一旦出现,肝症状迅速恶化,多于几周至23月内陷入肝昏迷.,部分青少年患者可表现缓慢进行脾脏肿大,并引致贫血、白细胞或(及)血小板减少等脾功能亢进征象,一般在

4、脾切除或/及门脉分流术后不久,出现神经症状并迅速恶化,常于短期内死亡; 少数患者因食管静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出血而迅速促发神经症状。,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her环,K-F环)肉眼或裂隙灯在角膜后弹力层周边部可见棕色、灰色环。,典型表现,主要诊断条件,1K-F角膜色素环。 2血清铜蓝蛋白(CP)250ug/g(干重) 424h尿铜排泄量100ug。 564Cu与血清铜蓝蛋白结合缺乏二次高峰。,主要参考条件,1肝症状急、慢性和暴发性肝炎、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等。 2脑症状早期肌僵 直引起的构语不清、流涎等症状,进行性震颤、精神异常等。 3血清总铜量低于正常值的1/2以下(4.714.1u

5、mol/L)。 4消化道吸收铜增加(正常值9.4251.8umol/24h)。 5胆汁铜排泄显著 减少(正常值31.578.7umol/24h)。 6肌肉含铜量轻度增高(正常值:干重为510ug/g,湿重为0.81.3ug/g)。,治疗方法,低铜饮食 低铜饮食每日食物中含铜量不应1mg,不宜进食动物内脏、鱼虾海鲜、巧克力和坚果等含铜量高的食物。避免使用铜器烹饪储备。 西医治疗 饮食控制即低铜高锌为先,重金属络合剂促进铜排泄。,基因治疗,基因产物治疗辅助因子补给酶诱导、同种移植、酶替代 基因治疗人类基因产物的生产、基因替换。 预防性治疗杂合子筛选、产前诊断,综合治疗内容包括:,铜离子络合剂; 限

6、制铜的摄入; 减少铜的吸收;护肝治疗;对症治疗; 原位同种肝脏移植术等外科治疗; 心理康复及护理。,基因检测,ATP7B基因(13q14.3)是目前发现引起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原因。对该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及其两端10bp的序列进行直接基因测序,以发现基因突变。发现致病突变之后,再对患者父母的同一位点进行检测。 对ATP7B基因的21个外显子的编码区进行直接测序,与参考序列(NM_000053与NC_000013)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遗传因素,绝大多数限于同胞一代发病或隔代遗传。父母一般为无症状的杂合子,其子女不分性别、胎次,有1/4机会为纯合子病人,2/4为杂合子,1/4机会为正常儿。为此,一旦家庭中发现患者,应对其所有同胞进行检查,以发现症状前纯合子。,父母近亲婚配者发病率高,父母近亲婚配率为7.8% 50%。阳性家族史达25%50%,对有阳性家族史者,要常规行角膜K-F环及铜代谢检查以确诊。因此,为预防本病发生应坚决禁止近亲结婚和杂合子与杂合子婚配。,使用时,直接删除本页!,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使用时,直接删除本页!,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