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异物 讲稿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55133554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6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耳道异物 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外耳道异物 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外耳道异物 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外耳道异物 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外耳道异物 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耳道异物 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耳道异物 讲稿(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耳道异物,一、概述,1、定义:外耳道异物是指外来物体误入耳道。 2、说明:外来物包括了一切可入耳的动植物及非生物类异物。 3、好发人群:外耳道异物多见于儿童,因小儿喜将小物体塞入耳内,成人亦可发生,多为挖耳或外伤时遗留小物体或小虫侵入等。,二、病因病机,1.动物类 如蟑螂、蚊子、苍蝇、飞蛾、蚂蚁、小甲虫、水蛭、蛆等。 2.植物类 如谷类、小果核、豆类等。 3.非生物类 如小石子、沙粒、铁屑、小玻璃球、断棉签、树枝、火柴棒、纸团、头发等。,三、诊断,1、病史:多有异物入耳史。 2、主证: (1)小而无刺激性异物,可留存日久而不引起任何症状。(2)耳痒、耳痛、耳鸣、眩晕、听力下降、反射性咳嗽、躁

2、扰不安、出血等。 3、检查:有异物存在 。,外耳道异物,外耳道异物,蟑螂,四、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外耳道耵聍、脓痂、血痂等相鉴别。 外耳道异物常见于儿童将豆类、小珠粒、火柴棒头等各种小物塞入外耳道。成人可因创伤、弹片、泥土、木块等,或耳病治疗时误留棉花、小纱条于外耳道。其它如夏季昆虫可爬入或飞入外耳道内形成异物。,五、辨证及治疗,原则:以外治为主 配合内治法。 1、夹取法:昆虫类、棉球、纸团、不规则异物等。 禁忌:圆球形异物。,2、冲洗法:小的昆虫类、质轻而细小异物等。 禁忌:遇水膨胀、易起化学反应、锐利的异物,以及有鼓膜穿孔者。,3、粘出法:质轻而细小异物。 4、钩取法:圆球形异物、棉球、谷类

3、、果核、不规则异物等。 5、吸引法:质轻而细小异物。 6、手术法:小孩不配合者。,六、预防与调护,1、发现异物入耳后,应及时到医院由专科医生取出,不要自行挖取,以免将异物推向外耳道深部或造成皮肤损伤。异物取出后,外耳道应保持干燥与清洁。 2、戒除挖耳恶习,以免断棉签、火柴棒等物遗留耳内。 3、教育儿童不要将细小物体放入耳中。 4、野外露宿应加强防护,以防昆虫误入耳窍,七、转归及预后,一般预后良好,若异物损伤故膜,则影响听力。,八、病例分析,李某,男,10岁,学生。 主诉:黄豆粒塞入右耳2天。 现病史:2天前因玩耍将一黄豆粒塞入右耳内,自觉右耳听力下降,无全身症状。 检查:右耳外耳道内可见一黄豆

4、粒嵌顿。左耳未见异常,鼻、咽、喉未见异常。 请说出诊断及外治法。,诊断:外耳道异物 治法:外治钩取法,八、病例分析,附:家庭应急处理,(1)一旦外耳道有异物进入时,要镇静,不要慌张。切不可用耳勺等尖锐物品伸入耳内掏挖,以免异物越陷越深,刺伤耳膜,引起严重后果 (2)如为昆虫进入时,可先滴入香油或酒精、乙醚、氯仿等可使昆虫瘫痪、死亡,然后用夹子取出或用水冲出。也可用电灯(或手电筒)靠近耳朵照射外耳道,虫子喜光线,会顺着光线爬出来也可将卫生香的烟徐徐吹入耳内,虫子就会自动爬出 (3)如为豆类、花生仁等异物进入时,可先滴入95%酒精,使之缩小,然后钩出或掏出。 (4)如系泥块不便取出时,可用温开水或

5、温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中耳炎鼓膜穿孔者不宜冲洗,可用棉花棍头之纤维扫出,或用挖耳、小匙小心挖出。 (5)扁形和棒形状异物可用耳镊夹出。,附:家庭应急处理,(6)圆形质硬异物可用耵聍钩经异物周围空隙绕过异物的深处钩出,切忌将异物推入深处。 (7)异物取出后应消毒换药,直至伤口愈合,同时适当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8)对较小且活动性小而不膨胀的异物, 可用生理盐水冲出。 (9)对遇水膨胀而活动的异物, 可用耳镊、耳钩取出 (10)对小豆粒、小弹丸之类的东西进入耳内,可将身体弯向有异物的耳朵一侧,单脚跳跃,直至异物掉出 (11)若异物很紧地嵌入外耳道骨部或鼓室里, 不能用上述方法取出时, 应及时送到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处理,谢谢观赏,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