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敦煌学艺展剪彩仪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120287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饶宗颐敦煌学艺展剪彩仪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饶宗颐敦煌学艺展剪彩仪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饶宗颐敦煌学艺展剪彩仪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饶宗颐敦煌学艺展剪彩仪式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饶宗颐敦煌学艺展剪彩仪式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饶宗颐敦煌学艺展剪彩仪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饶宗颐敦煌学艺展剪彩仪式(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月九日生於廣東省潮安縣。 初名福森,字選堂,號固庵。,1917,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影片另附,就讀於潮州城南學校。,1924,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國學網站 http:/ 對歷代名家作品觀摩領會。,1928,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楊栻(1886-1966),字壽揚,原籍金陵。 精研醫術、詩文、繪畫、書法。 自甘淡泊,人稱其為高隱處士。,許沛波書畫篆刻網 http:/ 續編潮州藝文志, 邀集父輩戚友鄭國藩等人協助整理其先人詩文遺稿, 編定為天嘯樓集。,1932,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

2、,天嘯樓,潮州廣播電視臺 http:/ 同年加入禹貢協會。期間著廣東易學考、 尚書地理辨證、說文古文考、金文平議、 古史新證、西漢節義傳,編古史辯第八冊。,1935,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中山大學遷雲南,以病滯留香港。 助王雲五編中山大辭典。 撰古籍篇名提要稿, 又佐葉恭綽編定全清辭鈔初稿。 十月,廣州淪陷,故返回潮州, 對古代潮州土著民族進行研究。 出版潮州叢著初編。,1938,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王雲五(1888-1979) 1948年曾出任財政部長,推出金圓券引起金融失調。 1949年後到台灣,並主持台灣商務印書館。,老照片知識庫

3、 http:/ 以廣東通志館纂修資格,受聘為中山大學研究員。,1939,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香港淪陷返潮州。 九月提倡成立揭陽縣文獻委員會,任主任。,1942,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赴廣西任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教授。 八月一日出版文獻創刊號。,1943,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九月,抗戰勝利。,1945,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任廣東文理學院教授。 年底,楚辭地理志出版。,1946,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為充實韓江流域史前遺址及其文化中的材料, 專程來台。,19

4、48,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韓江流域史前遺址及其文化在香港出版。,1950,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受聘為香港大學中文系講師, 擔任東方文化編輯。 自此至1968年,任教香港大學。,1952,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年初赴日,於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從事甲骨學研究, 著日本所見甲骨錄、潮瓷說略、 人間詞話平議。,1954,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出席巴黎國際漢學會。 出版楚辭書錄、巴黎所見甲骨錄、 敦煌本老子想爾注校箋。,1956,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戰國楚簡

5、箋證刊載於金櫃論古綜合刊。,1957,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出版楚辭與詞曲音樂、長沙出土戰國繒書新釋。,1958,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出版九龍與宋季史料、殷代貞卜人物通考。,1959,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獲法國法蘭西學院頒授的儒蓮漢學獎。,1962,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儒蓮漢學獎獎牌,潮洲僑網 http:/ 出版詞籍考。,1963,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在法國國立科學中心研究敦煌寫卷。,1964,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19

6、67年的饒宗頤,文匯報 http:/ 主講先秦文學。為李濟主編之上古史稿, 撰荊楚文化,載臺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第四十一期。 學術界的楚文化即發源於此。 出版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善本書錄、 歐美亞所見甲骨文錄存。,1970,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與戴密微教授合著敦煌曲, 分中、法兩種文字在巴黎刊行。晞周集出版。,1971,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戴密微(Paul Demiville,18941979) 法国汉学家,敦煌学重要学者,法兰西学院院士。,百度百科 http:/ 自香港中文大學退休後, 應聘為法國高等研究院宗教部客座教授, 主講中

7、國古代宗教。,1978,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應中山大學之邀, 首次回內地參加全國第二屆中國古文字學會議, 會後赴湖南考察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1982,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出席於蘭州舉行的首次全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議, 被聘為顧問。,1983,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出版楚帛書以及與曾憲通合著之 隨縣曾侯乙墓鐘磬銘研究。,1985,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應中山大學之邀, 首次回內地參加全國第二屆中國古文字學會議, 會後赴湖南考察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1986,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

8、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任香港大學中文系榮譽講座教授。 香港書譜雜誌出版饒宗頤專輯。 任中國敦煌研究院名譽研究員。出版饒宗頤書輯。,1987,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出版固庵文錄、甲骨文通檢(一)。,1989,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中印文化關係史論集西域學緒論、 詞學秘笈之李衛公望江南、 敦煌琵琶譜出版。,1990,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近東開闢史詩(編譯)、敦煌琵琶譜論文集、 老子想爾注校正、文轍文學史論集(中國精神史研究之一)出版。,1991,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詞集考唐五代宋

9、金元編出版。 香港藝術出版社出版選堂書楹聯初集、 饒宗頤瀚墨。,1992,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和 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合辦的學術研究刊物 潮學研究創刊號出版,發表 何以要建立潮州學? 潮州學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性。 出版梵學集、 與曾憲通合著之 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 法藏敦煌書苑精華、饒宗頤史學論著選。,1993,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赴巴黎接受索邦高等研究院頒予之人文科學 博士學銜和法國文化部頒授之文化藝術勳章。 出版新加坡古事記、 甲骨文通檢第二冊地名。,1994,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

10、人評論,9月,主編之補資治通鑑史料長編稿系列 中的新莽簡輯証(與李均明合著)、 敦煌漢簡編年考證(與李均明合著)出版、 甲骨文通檢第三冊天文氣象、 第四冊職官人物。,1995,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出版主編之吐魯番出土高昌文獻編年、 魏晉南北朝敦煌文獻編年, 主持簡帛和甲骨文電腦標準字體的訂定及 甲骨文文獻資料庫的建立。 創辦華學大型學術刊物,,1997,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博詣圖書網 http:/ 榮譽稱號。 7月,出版符號、初文、字母、漢字樹。,1998,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出版甲骨文通檢第五冊田獵、

11、饒宗頤東方學論集。,1999,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5月,中國宗教思想史新頁出版。 7月,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勳章。 國家文物局、 甘肅省人民政府頒發 敦煌文物保護研究特殊貢獻獎。,2000,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編訂增修20世紀的著作及論文, 編成饒宗頤20世紀學術文集。,2002,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2008年10月30日 陶鑄古今饒宗頤學術藝術展,饒宗頤(左)與李延聲合影,2008年10月30日 陶鑄古今饒宗頤學術藝術展,饒宗頤教授在畫上題字,2008年10月30日 陶鑄古今饒宗頤學術藝術展,200

12、9年02月19日,漢學大師饒宗頤成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的證書,饒宗頤在香港大嶼山結跏趺坐,中國先秦史網 http:/ 音樂史、宗教史、楚辭學、目錄學、方誌學、潮學、中印關係史。,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治學方法1.治學領域廣泛:多種興趣的結果是互相聯系、互相啟發、相得益彰。視野開闊了,聯想層面就多,作比較也就客觀、親切了。2.敢于否定自己:對于學術問題敢于不斷修正、自我改進。有時候關于一個問題,要寫三四篇文章,好像反反複複,其實是不斷推進。3.追本溯源:每個概念都窮追到底,追到源頭,給人非常透徹的感覺。4.求精:重視清代積微傳統。其實就是資料蒐集的工夫。語言也是一種治

13、學工具, 饒宗頤先生本身精通多國語言,如英語、法語、日語、德語、印度語等,有了這些語言的基礎,學術視野變得更加廣闊,在論證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及時地將中國的資料與西方的資料相對照比勘,及時利用外國資料。,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一切知識的最後都是歷史,歷史學實際上包含了所有學科。饒宗頤徵引金石、簡牘、詩文等作為文獻資料應用於史學研究, 同時還將甲骨文的成就納入史學考據的範圍, 開拓了史學研究的新途徑和新領域。姜伯勤教授從學術源流論饒宗頤先生的治學風格:饒宗頤先生治學特點在於:能不斷創新,極具開拓本領。 喜提出新問題、新看法。在數十年的研究中, 饒先生在許多個課題上率先研究,處處表現了一種首創精神。 淹貫乙部,旁通別集,為獨立之研究。 饒老治學打通了文、史、道、藝的隔閡,以一貫之, 追求全面而系統的學術範疇。三重證據法將田野考古、文獻記載和甲骨文研究三個方面結合起來考察。,生平經歷,治學方法,學術研究,重要著作,他人評論,殷代貞卜人物通考(1959)1959年 (43歲) 11月,饒宗頤以二十多年的心血, 集全部甲骨資料作全面研究的殷代貞卜人物通考出版。 這是一部商代社會原始資料最基本的綜合研究, 它開創以貞人為網,卜事為緯的先例,突出殷代全貌, 對於了解各個貞人的占卜內容及其所屬年代, 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在中外學界大有影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