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第八章辨伪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5110797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文献学第八章辨伪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第八章辨伪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第八章辨伪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第八章辨伪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第八章辨伪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文献学第八章辨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文献学第八章辨伪(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辨伪,一、伪书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伪书的类型 三、辨别伪书的方法 四、辨伪的产生和发展,朱熹朱子语类卷84 :“天下多少是伪书!开眼看得透,自无多书可读。” 张之洞輏轩语语学:“一分真伪,而古书去其半。” 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辨别伪书及考证年代的方法 : “我们除汲冢书以外,无论拿着一部什么古书,只要是在西汉以前的,应该以汉志有没有这部书名,做第一个标准。若是没有,便是伪书,或可疑之书。”,一、伪书及其产生的原因,所谓伪书,就是指作者、成书年代以及其间史实不可靠的古书。如神农本草经、列子都是伪书。如果书中有假的史料、或者书的版本被人作了手脚,如以元明刊本冒充宋本,都不属于“伪书”之列。,孔子

2、在论语述而篇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贵近贱远”的“好古”观念: 物,以古为贵,越古越贵;书,以古为重,越古越重。,(一)好古托古而伪,梁启超在古书之真伪及其年代中说:文化发达愈久,好古的心事愈强,代远年湮,自然有许多伪造古书以应当时的需要。这种情形,各国都有,尤其是在中国,造假的本领更是发达! 因此,托古立说,便成为产生伪书的一个主要原因。,先秦简册多著录官家法令,私人著述只能寄于口耳,流传的过程中,内容难免会出现变化。致使后世所记,各有所自,真伪难辨。同时,先秦古籍作者多不署名。此时虽然存在伪书,但并非有意为之。 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说: 古人之言,所以为公也,未尝矜于文词而私据为己有

3、也,志期于道, 言以明志,其道果明于天下,而所志无不申,不必其言之果为我有也。,春秋战国之际,周室衰微,诸侯视周室典章制度而不顾,士子有多假借古人以自重其说,故而有意造伪的现象开始出现。秦始皇焚书,书籍横遭劫难。汉初求书,上古书籍出现颇多,然真伪杂糅。此时造伪者大多是迎合当时需要以扩大献书者的影响。其作伪方法大多是拼凑战国以前的书籍而成。此为汉代人有意作伪之始。,托古取重,集中表现在无名氏的书籍上。一般来说,有这样几种托古方式: 因书中提到某个古人,而托书其名的。如素问本是战国至西汉的作品。因为书中涉及某个古人的事迹而托书其人的。如孝经,因为书中曾经提到曾参,便托名。在汉书艺文志所列古书,注有

4、“六国时人依托者”,就属于此类。,(二)求取功名利禄而伪,张霸伪造尚书百两篇 。 刘炫,他伪造连山易、鲁史记等百余卷送官,后来被人揭发除名。,(三)政治、学术谋私而伪,汉书王莽传卷九九 :“符命言井石金匮之属,副应言雌鸡化为雄之属,其文尔雅依托,皆作伪说。” 刘歆篡改了不少古书。据后人所考,周官、仪礼、礼记、史记等书中的部分篇章,都经过了刘歆的改窜。(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汉书刘歆王莽传辨伪),在封建社会的党争过程中,也出现了为了泄私愤而作伪的现象。如唐代牛、李党争时,李德裕的门人韦瓘用牛僧孺的姓名,伪造了一部周秦行纪,以此来诬蔑牛僧孺。 北宋有人仇视王安石,就伪作涑水见闻,借司马光诋毁王安石。,在

5、学术上也存在谋私而伪的现象。东汉末年,王肃嫉妒郑玄,而伪造孔子家语及圣证论就是典型的例证。,(四)混同误编而伪,注解混入原文的。如庄子,起初庄子的内篇是庄周原作,外篇为后人注解庄周的书。结果后世的抄书人把内、外篇抄在一起同列在庄周名下,误编为一书。,续作混入原作的。如史记凡百三十篇。其后,刘向等18人次相持续作。汉书司马迁传称“十篇缺,有录无书”,但是没有列举所缺篇目。 汉书司马迁传注及史记太史公自序集解并引张晏说:“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蒯列传。”,从字数上讲,史记原文只有526500字,而今本史记则有555600多字,

6、比原来的多出了29000多字。补史记者,有姓名可考的只有褚少孙一人。他补十篇,即三代世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陈涉世家、外戚世家、梁孝王世家、三王世家、田叔列传、滑稽列传、日者列传、龟策列传。凡他所补文字之前均冠以“褚先生曰”以说明其增补的意图以及史料来源。,杂抄误为专书的。这种现象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比较普遍。如管子全书,本是多人、多时,甚至是多家的杂抄,却都被误认为管仲一人的专书。,二、伪书的类型,(一)搞错著述、著者年代。 第一,著述年代存在疑问。 成书于战国、秦汉时期之际的周礼,托名为周公所著。 第二,内容不尽伪而书名或作者是伪的。,如管子、商君书是先秦作品,可以用来研究春秋、战国历史,但

7、是两书皆非原名。 第三,其书因佚而作伪的。如列子,旧称列御寇撰。刘向校定共分八篇,汉书艺文志曾著录此目,早佚。今本为魏晋间张湛伪托。,(二)混淆著作内容,第一,无中生有,歪曲历史事实。一种是内容全部是伪造的。如老子化胡经,是附会史记中老子西出函谷关的话写成的。子部中如鬼谷子,经部中如尚书孔氏传都是这种情况。,第二,张冠李戴,混淆黑白。如孔子对鬼神的看法。论语先进称孔子的弟子季路问侍奉鬼神的问题。孔子回答道:“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见,孔子对于鬼神是否定其存在的。然而,易经系辞又称孔子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第三,本无其书而伪造的。如亢仓子、子华子,这些书历代史志目录中

8、都没有记载,因为某书中提及其人其事,故而被人借机附会伪造出来的。其内容自然无信之处。 第四,剽窃他人著作内容的、杂凑作伪的。如晋郭象的庄子注,主要剽窃向秀等人的著作而稍有补充。,三、辨别伪书的方法,张舜徽先生的校雠广略将刘向的辨伪方法归纳为六种:明定某书为依托,但未能确指为某人;从文辞方面,审定系后人依托;从事实方面,审定系后人依托;明确指出依托之时代;明确指出系后世增加;不能肯定的,暂时存疑。,明代的胡应麟在四部正讹是最为突出的一部有关辨伪的理论著作。他将前人的辨伪方法概括为八种: 核之七略,以观其源;核之群志,以观其绪;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核之文,以观其体;核之

9、事,以观其时; 核之撰者,以观其托;核之传者,以观其人。,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第四章“辨伪的方法。”先后提出了十二条辨伪公例和二个系统三十二条辨伪经验。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讲到的审定史料的方法,也适用于辨别伪书。其后,曹聚仁国故学大纲,综合梁氏、胡氏二人的说法列成一表,条目清晰,今引如下:,从著录体授上检查人事 从文字体裁上检查从事迹制度上检查从时代背景上检查时代 辨伪方法 从进化历程上检查从作者根本主张上检查思想 从思想渊源上检查从思想影响上检查旁证 从它书征引上检查,第一,人事的角度。首先,从著录体授上讲。 (一)指为前代著作的,而前代不见著录或者没有人引用过的书,一般是伪书。如连山、

10、归藏 (二)前代有著录,但是散佚已久,忽然出现,且来历不明,一般就是伪书。如关尹子 。,(三)前代有著录,但是今本在卷数、篇目、作者诸方面与原作录本不同。今本一般是伪书,或者可疑。如鶡冠子。 其次,从文字体裁上讲。书中文字显然是抄袭或者是伪造的,其书不可为依据。如商君书 最后,从事迹制度上讲。如商君书,记有“长平之战”,而长平之战是商鞅死后七十八年的事情。,第二,时代的角度。首先,从时代背景讲。如山海经。 其次,从进化过程讲。如“谥号”。如管子。 第三,思想的角度。首先,从作者根本主张讲。 如孔北海集一卷,汉孔融撰。 其次,从思想渊源上讲。如列子 。,第四,旁证的角度。主要是看它书征引的文字、

11、内容、思想与本书的出入。如孔子家语 。,(一)疑古时期-先秦 孟子尽心下就讲:“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四、辨伪的产生和发展,韩非子显学:“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与定儒墨之诚乎?” (二)萌芽时期-两汉 汉志中将疑似的书籍,在其后的小注中标明,如文子九篇,班固自注曰:“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间,似依托者也”,王充的论衡是辩证伪事、考订伪书的重要著作。 (三)自觉时期-唐宋 盛唐著名史学家刘知几的史通中疑古、惑经、申左诸篇,几乎全是辨伪文字。 中唐辨伪学家啖助、赵匡等,对左传

12、、谷梁传、公羊传、国语等进行了考辨,指出了其中的伪事,对竹书纪年、本草等也产生了怀疑。,柳宗元的辨列子、非国语更是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宋朝,辨伪风气大盛,欧阳修是第一人,作易童子问,对易经的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 孔子作说提出怀疑。,王安石、苏轼、司马光等,都表现出强烈的怀疑精神,都有疑古辨伪的成绩,如王安石疑春秋、司马光疑孟子等。 南宋的朱熹,大胆的表彰了吴棫怀疑古文尚书的举动。此外,朱熹对周礼和先秦诸子也提出了很多疑问。,(四)兴盛时期-明清,明初宋濂著诸子辨一卷,辨别四十部子书的真伪,以专书来辨别古书真伪的,宋濂是第一人。 胡应麟的四部正讹辨出的伪书97部,辨伪八法。 梅鷟的尚书考异是现存最早的专辨一书的专书。,清代:一考证精密;二成果丰硕。 如个人之作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辨定千古学案。 四库全书总目辨定或者怀疑的伪书有570余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