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起源和发展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 课件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55108781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的起源和发展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的起源和发展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的起源和发展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的起源和发展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的起源和发展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的起源和发展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的起源和发展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 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单元目标:1、了解人体的构造和生理2、关注人和生物圈的关系,女神 郭沫若 地球,我的母亲, 我过去,现在,未来, 食的是你, 衣的是你, 住的是你, 我要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我们人类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一步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第四单元 生物圈里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习目标: 1、人类起源的观点; 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3、森林古猿进化为人的历程及证据。,章节目标: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人的生殖3、青春期4、计划生育,上面显示的是四

2、种现代类人猿图。请你观察类人猿图,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尝试回答下列问题:,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2、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非洲西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非洲中和西部热带森林中,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A、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B、都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C、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附:现代类人猿体形共同点:前肢粗长,后肢细短

3、、髋骨较窄。,2、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原因: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 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3、,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主要区别:,小资料,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5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和搜集了动物、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过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行的概念

4、。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神创论,进化论,19世纪末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森林古猿!,一、人类起源学说:,PK,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像图,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 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二、森林古猿怎样进化为人:,1、地质学家告诉我们,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山脉,在东非则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南起莫桑比克,北达西亚的约旦河谷,全长6000多千米.当时地

5、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东非大裂谷地区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想一想,大量的森林变成稀树草原,对那里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资料分析,生存环境改变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森林面积减少,一部分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森林 古猿,环境变化 森林减少,现代 人类,现代 类人猿,继续在树上生活,三、人的进化历程:,约旦河谷,莫桑比克,东非大裂谷,露西,东非人,距今300万年前的化石 ”露西(Lucy)”少女,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象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直立行走,化石图片分析,上肢较细,下肢

6、粗壮; 髋骨较宽阔。,2、“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东非人”遗物分析,人类语言大致产生在五万年前。这时候人类智力的进化经历了直立的人、手巧的人、和智慧的人三个阶段。智力达到了一定程度、人的发音器官也进化到了一定的程度,能够发出一定复杂的语音来,产生了语言。人类的文化产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飞跃。,拓展,直 立 行 走,使 用 和 制 造 工 具,能 够 用 火,大 脑 发 达,产 生 了 语 言,人 类 越 来 越 强 大,进化历程,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体形:从半直立行走到直

7、立行走,工具 :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衣着: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根据阅读第6页的短文,你能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吗? 1、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事实,观点,事实,观点,观点,技能训练:区分事实和观点:,1、进化论的建立者_,2、人类起源于_,森林古猿,3、

8、原因_,环境变化,4、证据_,化石,小结,A、森林古猿 B、长臂猿 C、猩猩 D、黑猩猩,1、下列动物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 ),A,2、下列陈述中,属于事实的是 ( ),A、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B、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C、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D、北京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B,目标检测:,3、关于人类的始祖,普遍认同的观点是( ),A、起源于亚洲 B、起源于欧洲 C、起源于非洲 D、起源于美洲,C,4、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为了躲避敌害,B,5、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

9、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的主要标志( ),A、能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产生了语言 D、脑量增加,6、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 ),A、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 C、“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用火,并且产生了语言 D、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的其他生物,环境对人类没有影响,A,A,7、“露西”少女生活在距今约300万年前,她不可能具有的本领是( ),A、下地生活 B、产生了语言 C、直立行走 D、使用树枝、石块等工具,8、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 ),A、生活环境的变化

10、B、降雨量的加大 C、气温的变化 D、身体结构的变化,B,A,9、人区别于类人猿的特点不包括哪一项( ),A、人能够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B、人有喜怒哀乐等表情 C、人有语言、有意识 D、人能直立行走,有灵活的双手,B,10、最能证明“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比“露西”少女时代的古人类更进化的特征是,“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能( ),A 、直立行走 B 、制造简单工具 C 、使用工具 D 、站立,B,11、下列动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黑猩猩 B、长臂猿 C、猩猩 D、森林古猿,A,12、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请问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

11、成人吗? 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13、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类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来像手足一样生于一体之上,所以不应该互相残杀。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我们应当加大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 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的力度,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坏它们生存的行为等。,14、经过漫长的岁月,人类从童年时代自然界的弱者变成了强者。现在,人类已经强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人类是否应当更加理智地发展和运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呢?,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