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讲座课件_4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08528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讲座课件_4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医养生讲座课件_4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医养生讲座课件_4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医养生讲座课件_4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医养生讲座课件_4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讲座课件_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讲座课件_4(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养生讲座,上海中医药大学 施 毅,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 : 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10条标准:,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

2、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中医对疾病发生的认识,天人合一 人体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体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维持着对立统一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当这种生态平衡遭遇某种原因破坏,而又不能立即调节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而引起发病的原因就是病因。 正邪相争 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是 “正邪相争”的反映。 正-指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及抗病能力。 邪-指一切致病因素。 故有“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 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人体阴阳两方面失去相对的协调与平衡、从而形成的阴阳偏盛、偏衰,互相转化等等病理状态统称为阴阳失调,中医治疗疾

3、病的原则和方法,治病求本 扶正驱邪 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脏腑补泻: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指治疗疾病要根据病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以及季节、地域的不同情况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这五个方面中,包含着许多辩证法思想,用以指导具体的立法、处方、用药。 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补法、消法等。 扶正法:益气法、养血法、温阳法、滋阴法。 祛邪法:汗法、吐法、下法、逐水法等。,体虚的分类,气虚 血虚 阴虚 阳虚 两虚气血两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养生的重要性: 老子道德经:“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

4、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荀子云:“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素问保命全行论云:“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道教太平经指出:“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黄帝内经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致,长生久视。,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中医养生的原则: “人欲去凶而远害,得长寿者,当知自爱、自好、自亲,以此自养,乃可无凶害也”。 只有通过自我养护和积极锻炼,才能得到长寿之躯。,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四时养生

5、 “智者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五脏应四时,各有所受”素问金匮真言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天有寒暑,人有虚实”;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五行养生相生、相克、相乘、相侮 从相生关系中预防“母病及子”、“子病犯母”的两个方面。在相克关系中,调理“失衡”与“抑制”的两个方面。故有“固本培元,扶正祛邪”,“伐其有余,补其不足”的调养,调理、调治原则与方法。,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情志养生 喜、怒、悲、思、恐等精神情态活动还是五脏功能的表现; 心主喜、肝主急、肺主悲、脾主思、肾主恐; 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

6、,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喜怒无常,悲思太过,惊恐万状、都将给身体造成严重的恶果; 心理养生以调节情志:“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何来” 。,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岁月养生灵柩天年 人生十岁,五脏始足,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 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 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紧固,血脉盛满,故好步; 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已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现已白,平盛不摇,故好坐; 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 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 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 八十岁,肺气

7、衰,魄离,故离善误; 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 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岁月养生(女子)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经脉通太冲脉盛壮,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紧,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岁月养生(男子)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8、 五八,肝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鬂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鬂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中医调补的方法: 药膳 药粥 药酒 药茶 汤剂 膏方(组成、配制、加工、保存、服法、禁忌),中医秋季养生,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必须保养体内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 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 精神调养在秋天非常重要,因为

9、秋天有万木凋谢之感,人容易产生“悲秋”,所以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如天气好的时候,外出走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排解秋愁。,中医秋季养生,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 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 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

10、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中医秋季养生,生地粥 配方: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取出药汁,再复煎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益胃,凉血生津。 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中医秋季养生,山药百合大枣粥 配方: 新鲜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 做法: 将山药、百合、大枣、薏仁、大米洗净煮粥。 功效:山药具备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有滋阴养胃的作用。,中医进

11、补药膳,补脾枣苡粥 薏苡仁50克,新鲜山药60克,红枣15枚,糯米250克,白糖适量,一起加水煮粥,适于病后体虚,食欲不振、贫血、营养不良者。 百合杞苓粥 百合50克,枸杞15克,茯苓15克,莲子肉20克,糯米250克,白糖适量,一起加水煮粥,用于脾胃虚弱,不思饮食,泄泻,头晕目眩症。,饮茶与健康,常用保健茶:桑菊薄竹茶 :桑叶2克,菊花2克,薄荷2克,竹叶3克,绿茶2克。上药入茶壶,开水冲泡1分钟即成。 功效:疏风清热,醒神开窍,治风热感冒,目赤喉痛等症。苏姜茶:紫苏叶3克、羌活5克、生姜3片、红茶3克。上药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功效:辛温解表,祛风胜湿,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肢体酸痛

12、等症。,饮茶与健康,健胃茶:徐长卿、麦冬、丹参各3克,黄芪4.5克、乌梅、生甘草、绿茶(红茶) 各1.5克。 上药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益气健脾,滋柔养胃。治虚弱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粳米姜茶:红茶6克,姜3克,粳米(炒)30克。先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姜后与茶水煎服。 功效:和胃温脾,治慢性肠炎,久泻不止。粥茶:粳米1 克,普洱茶6克。普洱茶沸水冲泡6分钟,滤汁煮大米成稀粥,每日吃一次。 功效:和胃消积。治胃脘胀闷,消化不良之症。,饮茶与健康,降脂减肥茶:生山楂片4.5克、夏枯草克3、普洱茶(铁观音)6克。上药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消食降脂。 平肝降压茶:天麻2克、钩藤3克、菊花1.5克、枸杞

13、6克、绿茶1.5克。天麻先用水煮沸,以文火煮10分钟,再以此水冲泡菊花及绿茶即可。功效:明目清热,平肝潜阳。 生津止渴降糖茶:枫斗2克、麦冬3克、玉米须6-10克、绿茶2克。枫斗先用水煮沸,以文火炖1小时,再以此水冲泡玉米须及绿 茶即可。功效:养阴生津,止渴降糖。,饮茶与健康,益母草茶:益母草克、生姜片、红茶1克。 用刚沸的开水冲泡大半杯,加盖,5分钟后可饮。功效:用于原发性痛经。玫瑰花茶:玫瑰花克、佛手片克、绿茶1克。上药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疏肝解郁,养颜美容。,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补益类中药: 人参,西洋参,枫斗(铁皮石斛),冬虫夏草,阿胶,雪莲花 药 性:甘苦,温 主治(功效):

14、除寒,壮阳,调经,止血。 治阳萎,腰膝软弱,妇女崩带,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外伤出血。 用 法: 阳痿:配冬虫夏草。妇女崩漏带下:配峨参、党参,炖鸡服。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单昧加白酒或黄酒浸服。外伤出血:单味适量敷患处。 注意事项: 孕妇忌用,过量可致大汗淋漓。,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饮食养生 就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 通过合理而适度地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并通过饮食调配,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 扁鹊曾经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饮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15、”。,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扶正补虚食物 补气类:粳米、糯米、小米、黄豆、豆腐、牛肉、鸡肉、兔肉、鹌鹑、鸡蛋、鹌鹑蛋、土豆、胡萝卜、大枣等,用于气虚证。 补血类:猪肉、羊肉、猪肝、羊肝、牛肝、甲鱼、海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桑葚等,用于血虚证。 滋阴类:鸭蛋、甲鱼、乌贼、猪皮、鸭肉、桑葚、枸杞子、黑木耳、银耳等,用于阴虚证。 补阳类:核桃仁、韭菜、刀豆、羊肉、狗肉、雀肉、虾等,用于阳虚证。,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饮食的节制 中国有句俗话: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其实不仅是儿童,对于我们任何人都是如此,饭吃八分饱,没病活到老。 早饭宜好:所谓早饭宜好,是指早餐的质量,营养价值宜高一些,精一些,

16、便于机体吸收,提供充足的能量。 午饭宜饱:所谓“饱”是指要保证一定的饮食量。当然,不宜过饱,过饱则胃肠负担过重,也影响机体的正常活动和健康。 晚饭宜少:晚上接近睡眠,活动量小,故不宜多食。,健康忠告,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糊涂一点:小事糊涂,大事清楚。潇洒一点:度量大一些,风格高一些,站得高一些,望得远一些。 三大作风:助人为乐,知足长乐,自得其乐。 八项注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健康忠告,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你不能决定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能样样称心,但你可以事事尽力。,祝您健康!,施 毅 中医门诊时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名医特诊部青海路44号(南楼4楼)周四上午门诊 雷允上药城中医馆周四下午门诊 膏方门诊:雷允上药城中医馆静安寺华山路2号 11月起,周二全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