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学生或大学生考试心理及心理训练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509290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中学生或大学生考试心理及心理训练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谈中学生或大学生考试心理及心理训练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谈中学生或大学生考试心理及心理训练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谈中学生或大学生考试心理及心理训练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中学生或大学生考试心理及心理训练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中学生或大学生考试心理及心理训练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黄灿 学号:0909040谈谈中学生或大学生考试心理及心理训练方法大学生的学习是繁重而紧张的,考试是对大学生学习效果和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每个大学生都无一例外地要经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考试。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考出好成绩,是大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愿望。但考试又是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应激源,对大学生的心身健康老子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会如何正确对待考试,讲究考试前的心理卫生,克服各种考试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应试能力及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重点大学学生比普通大学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存在程度更高更严重,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强迫、自责、身体症状、人际敏感、精神症状等。同时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

2、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与考生的专业类型也有很大的联系,经过多重比较,理科学生的心理问题要高于文科的,文科的高于工科的,工科的又较工商类高。其次大学生的考试心理问题还与其年级的差异有关。大学生考试心理形成的影响因素1、主观的心理因素考生主观的心理因素主要是考生的认知和个性引起的。其中认知就是考生本身的智力水平,个人的知识水平及运用方面的,考生的这种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考试的结果,也会影响考生的发挥。在个性方面,一个人的个性因素主要有考试的动机、情绪特点、意志特点等。考试动机是激发学生完成考试的源动力,适当的考试动机,会帮助学生的考试准备工作、考试过程和考后的回复等时期避免产生不良的情绪。2、客观的

3、心理因素对于学生考试心理的客观影响因素有三类: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在于“应试教育”片面的使用分数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从而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了很多大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而学校方面也总是以成绩的好坏来决定评优的人选,这也导致了学生从义务教育阶段带来后的包袱还需要继续的背,严重的导致了学生对考试的一种沉重心理。其中,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考试的影响已经没有初高中时期严重,但是仍然会保持长久的存在,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会随着学生进入大学就消失,这种期望会伴随在学生的左右,对大学生的考试心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学生的考试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定的预防措施,做到“未雨绸缪”

4、,从而减少考试心理问题,使学生形成正常的考试心理。但是这项工作也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因此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做好预防工作。2.1社会责任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社会因素作为考试心理问题的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要解决大学生的考试心理问题,必须加强对社会大环境的改造,营造良好的考试气氛,例如,在社会中建立诚信道德体系,对考试与评价制度进行改革,营造和谐的社会舆论气氛等。2.2 学校责任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地方,也是大学生长期生活与学习的地方,面对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学校方面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学生考试心理问

5、题的产生。学校方面需要加强德育教育,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气氛,加强学生的自我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学生的考前心理辅导,尤其是针对一些比较敏感,且抗挫折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在考试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合理的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形成正常的考试心理;加强学生的意识训练,培养学生的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增强大学生的抗挫折力和抗诱惑力。例如,对大学生群体开展考生心理问题的专项训练。首先是针对学生考试认知的训练,使学生对考试形成正确的认知,通常使用的是价值澄清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认真的反思自己的考试观念,对于个人的考试动机等都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学校可以通过榜样示范

6、的方法,使学生模仿有效的考试应对策略,这样对于解决学生的考试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效果。另外,高校也要改变教育观念,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传统的侧重传授知识模式转换为为知识创新,强化教师的人格魅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博学敬业、幽默风趣,必然也会对学生心灵产生震撼,学生也能认真的学习;与此相关,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试制度也紧跟着社会需求不断变革。课程可以分解为课程论文、单独考试、考查等。这也可以强化学生的个性教育,让学生认真学,喜欢学,真正让学生从沉重的考试中解脱出来。2.3 家庭责任大学生因为长期的校园生活,家庭的影响已经没

7、有初高中时期那么严重,但是家庭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还是十分关键的。因此,家庭也要做好预防子女考试心理问题的产生。家长需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方式,营造一种良好的风气,通过督促和鼓励,使学生保持正常的考试心理。例如,家长可以通过与教师的联系,针对大学生在校的一些表现,有意识的在考前对学生进行压力舒缓。尤其是现在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等社会问题,再加上期末考试的压力,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心理。这时候,作为家长,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学会把压力化为动力,轻松上阵,复习起来就会觉得轻松又愉快。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考试。由于家长不能陪在大学生身边,作为家长要提醒大学生,如果觉得快考试时有焦虑或者抑郁的倾向,就

8、应该主动寻求辅导员或者学校专门的心理医生帮助,及时的矫正心理障碍,解开心中的疙瘩,这样,在期末考试复习的时候,能轻装上阵,也会感到充实而快乐。考试心理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典型心理1、焦虑心理大学里考试科目多,内容杂,复习迎考任务重。因此,在临考前,大学生普遍地感觉到疲惫不堪,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常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如过度地考试焦虑、考试怯场等。过度考试焦虑就是担心自己考试失败而高度忧虑的一种负性情绪及行为反应。症状表现为:紧张恐惧,心烦意乱,喜怒无常,无精打采;胃肠不适,出现原因不明的腹泻、多汗、尿频、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下降等。考试怯场是过度考试焦虑

9、在应考中的急性反应,是大学生在考试中因情绪激动、过度焦虑、恐慌而造成思维和操作困难的一种心理现象。主要表现是: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满脸通红、头昏、恶心、发抖、频频上厕所、思维迟钝、判断力下降等,有时全身颤抖、两眼发黑,甚至昏倒(晕场) ,还有的大学生在考场上出现视动障碍,如:看不清题目、看错题目、丢题落题,出现笔误等。大学生常说的“考前背得滚瓜烂熟的内容一到考场就忘得一干二净,大脑出现一片空白”就是怯场的典型表现。从考试焦虑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以担忧为情绪表现形式的,总体上说,这些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担心考不好,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利。例如, “如果考得不好,人们将对自己的能力

10、产生怀疑” , “如果考得不好,意味着自己并不像原来所想象的那样聪明”等等。二、担心对个人的自我意象增加威胁。例如, “重大考试之前或考试期间,我常常会想到其他人比自己强得多” , “如果我考得不好,且不说别人对我有什么看法,就是自己也会失去信心”等。三、担心未来的前途。例如:“一般来说,考试成绩好的人将来必定在社会上取得更好的地位。四、担心对考试准备不足。例如, “对考试结果的担忧,在考试前妨碍准备,在考试期间干扰答题” , “考试前,我常常感到还需要充实一些知识” , “我似乎从来没有对应试进行过完全的准备”等。考试焦虑的产生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内因则与

11、个体的个性、抱负、早年经历、认知方式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有关。那么怎样做才能消除考试焦虑呢?一、改变对考试的不合理认知。意识到自我认识和评价是造成考试焦虑的关键,明确考试只是衡量学习好坏的手段之一,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更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不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相信人可以用理智和意志来控制和调节情绪。二、调整抱负水平。学会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既相信自己的能力水平,又能实事求是,不作过高的期望。降低过高的学习目标,保持恰当的学习压力,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考试的结果。三、认真学习和复习。平时学习做到刻苦勤奋,考试时就会“艺高胆大” ,充满信心;考前全面复习,尽量熟

12、悉考试题型、时间、地点、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四、劳逸结合。科学用脑,讲究方法,注意营养,劳逸结合,睡眠充足,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保证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身心状态,是防止考试焦虑的有效途径。2、惰性心理如今的大学考试,流行划重点,给考题。如今的大学考试,流行“过了” 、“挂了” 。如今的大学论文,流行百度、谷歌。当老师不再划重点了,当“挂了” ,当论文要求绝对原创,绝对规范时,很多人犯愁了,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老是不划重点,只能望书兴叹,看着厚厚的一本书,哪哪都像重点,都有可能考到。可是时间不等人,过几天就要考试,很多人不得不哀声叹气,怨天尤人。昨天还接到一个学妹的电话,

13、问我中国近代史的论文怎么写,老师要求按照论文的格式写作,还要注明引用出处,最重要的一点是老师要求论文不能有超过15%的雷同。种种迹象表明,现如今的一些大学生,已经被免费的山芋搞混了头脑,突然之间的变动,就找不到北了。无疑,惰性心理占了主导地位。自己不主动去学习,反而存着侥幸心理,等着考试的时候,临时抱佛脚,看看老师划的重点,或者借同学的笔记,临阵磨枪,考场上随机应变。如此一来, “过了”只能靠运气,倒不如那些脚踏实地的同学成竹在胸。我们不能被动行事,等到火烧眉毛的时候在备战,那样始终成不了大器。大学期间,不求自己在学业上有多少建树,能够学到多少技能知识。即使拿到一纸文凭,步入社会又能怎样?现在

14、的企业招聘,都要求有一定的知识背景,纸上谈兵并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许有些课没有必要去听,这并不代表这些课没有用处,多学一点知识总归是好的。总想着去应付,而不是去真正掌握它,于父母、于社会怎能说得过去,又怎么能对得起在这些课上所花的费用。天道酬勤,老祖宗的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把惰性丢弃一边,主动出击,未必是件坏事。3、舞弊心理影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诚信缺损、私德不检,道德评价失范二、挑战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肃性,寻找不合理的归因三、学校教育缺乏足够吸引力,考试观念和方式方法不够科学四、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和社会不正之风的渗入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浮躁风气对大学教育系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导致了大学生学习观上的一些不务实的现象。它不仅表现为某些大学生心理上的急进、狂躁、骚动、做事无恒心,学习、工作不安分,更表现在道德观中的“功利主义” 、 “虚幻主义” 。急功近利的社会浮躁心理和不劳而获的社会投机心理使生活在这种社会氛围中的大学生极易产生投机侥幸心态,折射到考试中便是作弊现象的泛滥。因此教育改革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