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血浆的临床应用_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90034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血浆的临床应用_2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医学课件血浆的临床应用_2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医学课件血浆的临床应用_2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医学课件血浆的临床应用_2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医学课件血浆的临床应用_2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血浆的临床应用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血浆的临床应用_2(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多医学精品 尽在医学吧,http:/ 田兆嵩,血浆的临床应用,3,美国成分血应用情况简介,4,19901996年美国血库协会统计资料,(共140万份成分输血),冷沉淀,血小板,红细胞(97.23%),全血,粒细胞,洗涤红细胞,FFP,5,血浆,新鲜冰冻血浆(FFP),普通冰冻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并在6h8h内快速冰冻,含有全部凝血因子包括不稳定凝血因子,保存期一年,一年后成为普通冰冻血浆,从全血分离在624小时内冰冻,保存期五年,(不含因子和),6,血浆的临床应用,单个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肝病病人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因大量输血伴发凝血功能障碍口服香豆素类药物过量引起出血者抗凝血酶缺乏血栓性血小板减

2、少性紫癜(TTP)治疗性血浆置换术,7,单个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临床多见第因子和第缺乏引起的出血 第因子引起的甲型血友病和第缺乏引起 的乙型血友病可引起出血 在没有相应凝血因子浓缩剂的情况下可选用FFP替代治疗 但对于中、重度血友病的病人,输注剂量受到限制,最好选择相应凝血因子浓缩剂,8,肝病病人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肝衰竭引起的出血是输注FFP最好的适应证凝血因子绝大多数是在肝脏合成,肝病可导致凝血因子的合成减少,特别是第、第、第和第因子,有些还有纤维蛋白原的减少凝血因子缺乏可导致出血在补充FFP基础上还应给予维生素K1静脉滴注输注剂量根据病情决定;不同个体差异较大常规剂量1015mL/k

3、g,9,大量输血伴发的凝血功能障碍,大量输血是指24小时内输注等于或大于自身血容量的输血 大量输血时可能发生稀释性凝血病,需输注FFP补充凝血因子 大量输血时,凝血因子可能稀释,但稀释性凝血病很少见,10,大量输血伴发的稀释性凝血因子减少引起的凝血障碍少见的原因,输血量达1、2、3个自身血容量时,自身血剩余量分别为37%、15%和5%。 凝血因子水平只需达到正常水平的20%30%即可止血; 肝脏功能正常的病人,肝脏可不断合成凝血因子,11,* 输血量1.5个自身血容量,稀释性血小板不可避免 * 大量输血不宜预防性输注FFP * 输血量2.0个自身血容量,稀释性凝血病可能发生 * PT和APTT

4、 正常对照1.5倍伴微血管出血应输FFP,12,大量输血时稀释性血小板引起的出血比稀释性凝血因子引起的出血更常见 血小板计数50109/L伴微血管出血应输血小板,13,口服香豆素类药物过量,第、第、第和第因子是维生素K依赖因子,双香豆素类药物,可通过干扰维生素K羧化作用来抑制肝脏合成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如口服这类药物过量,会导致PT延长和出血,应立即静注维生素K1维生素K1注射后需612小时才能纠正,对于急性出血,应输注FFP或普通冰冻血浆,从而立即止血,14,抗凝血酶缺乏,抗凝血酶对凝血过程中多种凝血因子有 抑制作用抗凝血酶缺乏可引起出血服用避孕药、创伤、肝脏病或接受手术 的病人也常常出现

5、抗凝血酶缺乏如无抗凝血酶浓缩剂,可用FFP,15,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急性TTP特点:血小板减少、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发热和肾功能不全 血浆输注和血浆置换都可使用FFP 输注血小板加重血栓形成,16,血浆置换时作为置换液,血浆置换可去除病人血液中含有的致病因子,17,血浆的不合理使用,血浆不宜用于扩容血浆不宜用于补充营养血浆不宜用于增强机体免疫力血浆不宜用于全血再构成(重组全血),18,血浆不宜用于扩容,因为血浆没有常规灭活病毒 血浆可引起过敏反应 晶体液、人造胶体液和白蛋白上述风险小,故扩容应首选,19,血浆不宜用于补充营养,因为输注的异体蛋白质必须先分解成氨基酸

6、才能参与机体组织蛋白质的合成,而血浆蛋白以白蛋白为主,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20天,所含氨基酸释放缓慢,20,血浆不宜用于补充营养,必须氨基酸中的色氨酸及亮氨基酸含量较低,从营养学的角度而言,给危重病人输注FFP以补充营养的价值不大,反而可能引起输血反应补充营养正确的做法是口服食物及肠胃外静脉营养疗法,21,血浆不宜用于增强免疫力,血浆中含有免疫球蛋白,但临床应用的血浆为单个供者,所含免疫球蛋白低,抗体含量少对血容量正常的病人而言,靠输注FFP来提高血浆免疫球蛋白的水平是不可取的,22,血浆不宜用于全血再构成,2单位红细胞+1单位血浆 1单位红细胞+1单位血浆,搭配输血,不可取,开放条件下二者相加

7、更不可取,原因:增加输血的风险,23,血浆使用的禁忌证,输注血浆曾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人对血浆蛋白过敏的病人,如缺乏IgA已产生 IgA抗体者,24,血浆输注的剂量和方法,血浆输注的剂量取决于适应证和每个患者具体情况。一般认为输注FFP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015ml,大多数凝血因子被提高到正常水平的25%30%就能有效止血。输注FFP的速度不应超过10ml/min。单个献血者的血浆必须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同或相容,不必作交叉配合试验,25,注意:血浆不能够汇集,输用血浆时不能加任何药物,患者的ABO血型 供者血浆ABO血型,未知 紧急时发AB型血浆,O O, A, B, AB,A A, AB,B B, AB,AB AB (A, 如果AB不够用),更多医学精品 尽在医学吧,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