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学案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089337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学案1 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学案1 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学案1 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学案1 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学案1 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学案1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版学案导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学案1 (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1 世界的物质性,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热点追踪,达标检测,内容索引,自主学习,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的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 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 中的一部分。 2.物质概念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 (2)物质的唯一特性: 。 (3)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 ,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_。,规律,物质世界,意识,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共同本质,物质,形态,试判断: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一回事。( )

2、提示 错误。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和总结,二者不能等同。,提示,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其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从其构成来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 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世界,劳动,物质体系,生产方式,物质,提示,请思考: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所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提示 观点错误。人类社会的发展受自身规律的支配。人的主观意志决定不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改变不了由客观规律所支配

3、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三、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 是物质的。 2. 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 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自然界,人类社会,社会,我的总结,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自然界的物质性,问题诱思,世界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呢?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对世界、宇宙有探寻,从肉眼发展到望远镜和人造卫星,从太阳系扩展到银河系、河外星系,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蒙昧时期的神话,古代哲人的猜测,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革命,直到20世纪现代宇宙学的诞生,从宇宙大爆炸到演化出生命。,(1)从宇宙大爆炸到演化出生命,说明

4、自然界是怎样形成的?,答案,答案 从宇宙大爆炸到演化出生命,证明了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上帝突然之间创造出来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与哲学上的物质是一回事吗?为什么?,答案 不是。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是具体的物质形态,哲学上的物质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归纳提升,1.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2.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3.自然界的物质性 (1)原理内容: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

5、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方法论要求: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例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 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只有国家才能缓和 我们要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征服自然 A. B. C. D.,答案,解析,典型例题,解析 之所以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

6、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是因为自然界具有客观性,我们必须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正确,错误; 中“不可解决”“只有国家才能缓和”的表述错误。故选A。,探究点二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问题诱思,遂昌县是浙江省生态屏障地区,环境优越,气候独特,农耕文明独具魅力。顺应生态文明兴起的历史机遇,遂昌县立足自身生态、农耕文化比较优势,全县上下逐步形成共识:山区要发展,百姓要致富,必须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原生态精品农业发展之路。经过近三年努力,已开发出16个品种、40个原生态精品农业基地,仅第一年就实现销售额3 600多万元,高山“万元田”不断涌

7、现。根据遂昌原生态精品农业发展规划,遂昌县全面建成“五园五区百基地”,新增产值5.4亿元。,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答案,答案 (1)遂昌县地处浙江省生态屏障地区,其环境优越,气候独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体现了自然界是客观的。 (2)遂昌县立足自身生态、农耕文化比较优势,在全省率先把“原生态”作为县域品牌打造,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原生态精品农业发展之路,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这体现了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来

8、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存在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归纳提升,2.世界的物质性 (1)原理:无论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它们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就是物质性。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方法论

9、意义: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根据客观实际,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 (3)错误倾向:在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的主要表现是主观主义。,例2 联合国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50年间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动植物多样性迅速减少,疾病、洪水和火灾的发生也更为频繁。这说明 保护生态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

10、本要素是客观的 A. B. C. D.,答案,解析,典型例题,解析 材料主要强调了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破坏了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这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故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我国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 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热点追踪,设立“防灾减灾日”意义重大,热点素材,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目的是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 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 有利

11、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 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 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1.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之所以要科学防灾减灾是因为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质气候变化虽复杂但有其内在规律 认识自然就能实现防灾减灾 顺从自然是科学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 B. C. D.,答案,解析,创新演练,解析 材料指出我国的地理环境的状况,人们可以根据自然条件,积极防灾减灾,符合题意; 说法过于绝对;科学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是尊重自然,说法错误; 故选A。,2.随着人们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

12、和程度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已经威胁到人类健康。这提醒我们 改造自然应当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改造自然必须认识、尊重和保护自然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要绝对的服从自然 A. B. C. D.,答案,解析,解析 材料信息警示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故选A。,3.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体现了什么哲理?,答案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善待自然、保护自然

13、,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答案,达标检测,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物质不依赖人的意识 物质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物质就是万事万物的总和,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A. B. C. D.,1,2,3,4,5,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理解的物质概念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正确,错误; 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理解,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故选C项。,答案,解析,2.地质灾害一直是人类的一大烦恼。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定胜

14、天,都还只是一个梦想。地质灾害突如其来,让人们束手无策、损失惨重。人们需要科学防治,防患于未然,积极应对才能让我们远离地质灾害。这说明 正确认识世界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顺应自然才能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 B. C. D.,解析 材料说明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顺应自然才能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正确认识世界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答案,解析,1,2,3,4,5,3.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

15、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是劳动形成了人类赖以产生的物质环境 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劳动使人们形成了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 劳动在人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A. B. C. D.,答案,解析,1,2,3,4,5,解析 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了语言和意识,劳动使人们形成了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人类赖以产生的物质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排除; 是对材料的重复表述,不是具体表现,排除;故选D项。,1,2,3,4,5,4.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普查不仅要进行山川河流、住宅道路的基础测绘,还要与经济、社会、生态发展联系起来,做成动态地图。考察的这些要素 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 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具有的客观性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是创造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唯一要素 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