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科学探究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5089316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五科学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题五科学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题五科学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题五科学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题五科学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五科学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五科学探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科学探究,一、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五个环节:2、物质的鉴别 黑色固体: 红色固体: 蓝色固体:,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 获得结论、交流评价,CuO、MnO2、炭粉、Fe3O4,氧化铁、氢氧化铁、铜,氢氧化铜、胆矾,Cu2+、Fe2+、Fe3+,3、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加入少量的熟石灰,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试纸变蓝,滴入盐酸,放出气体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放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滴加Na2SO4,HNO3 滴加Ba(NO3)2,HNO3,生成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解,滴加NaCl, HNO3 滴加AgNO3, HNO3,生

2、成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解,例1、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做出结论,B,例2、化学真是太奇妙了,它几乎无处不在,在你的周围时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同学们,让我们踏上探究之旅。 (1)【提出问题】聪聪在用水煮虾过程中发现,青色的生虾煮熟以后颜色变成红色,特别是虾汤的颜色更是鲜红。聪聪想,虾汤这种红色的物质会是什么呢? (2)【猜想与假设】聪聪猜想,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时,颜色会发生改

3、变。 (3)【设计方案】(4)【交流与反思】以上探究之旅,对你有什么启示?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酸或碱的两份虾汤的颜色可能发生改变,在平时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猜想要有一定的根据,不能凭空想象。,练习1、冬季,大雪覆盖路面,给交通造成很多麻烦,散撒融雪剂可以使雪很快融化,有效地清除交通雪障。请回答: (1)除使用融雪剂外,尝试用铲雪车铲雪,铲雪车铲斗是用锰钢制造的,锰钢属于 A、合成材料 B、合金 C、金属材料 D、化合物 (2)氯化钙是常用融雪剂。工业上以碳酸钙(含有少量Na+、Al3+、Fe3+等杂质)生产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图如下: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加盐酸

4、酸化,其目的之一是除去未反应的氢氧化钙,写出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BC,Al(OH)3、Fe(OH)3,2HCl+Ca(OH)2=CaCl2+2H2O,(3)已知盐酸盐(金属氯化物)跟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小明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请你推断:融雪剂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填写名称),融雪剂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硫酸铜,MgCl2,2、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指出金属铝的一个性质及其对应的用途:性质 ,对应用途 。 (2)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 (填“大”“小

5、”或“相同”) (3)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金属M表面会被锈蚀。经检测,锈蚀物中除含有M外,还含有C、H、O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与金属M发生反应生成锈蚀物的物质。 推测:锈蚀物中的H来自空气中的 (填化学式,下同),C来自空气中的 ,因此这两种物质肯定参加了反应。 推测:锈蚀物中的O有多种来源,因此不能确定空气中的O2是否参加了反应。 (4)某同学为了验证空气中的O2是否参加了反应,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你认为其中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具有导电性,可做导线,大,H2O,CO2,AF,说明:所用蒸馏水都是经煮沸迅速冷却的;固体干燥剂N只吸收水分,不吸收CO2和O2。(5)假如要

6、进行实验D,检验CO2是否充满的操作方法是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如果木条熄灭, 说明试管中已充满CO2,3、pH(酸碱度)和硬度是影响鱼类生长发育的两个重要因素。罗汉鱼适宜的水质是中性偏碱。它理想的水质是6.87.2的酸碱度,但它能在67.8左右活的正常,超过这个范围会影响到它的成长。为了让罗汉鱼更好地生存,需要我们及时地检测水的酸碱度。 (1)如何测定水的酸碱度? (2)鱼缸中的水过一段时间后,其pH会减小,其原因? (3)某同学为了降低水中的酸性,向鱼缸的水中放入了几块石灰石,你认为这种措施合理吗?为什么? ,鱼的呼吸作用呼出CO2,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水的pH减小,不合理。向

7、水中加入石灰石会降低水的酸性,但是会增加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也会影响到鱼的生长。,二、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常见仪器的特点和用途:试管、试管夹、锥形瓶、烧杯、水槽、集气瓶、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滴瓶 过滤: 在使用蒸发皿时,玻璃棒的作用 配制溶液: pH试纸的使用:,一贴、二低、三靠,搅拌,使受热均匀, 防止液体飞溅,计算、称量、溶解,例1、同学们一定都见过食用糖吧,通常我们所吃的糖 如白砂糖、红糖、冰糖等,其主要化学成分都是蔗糖 (化学式为C12H22O11)。蔗糖的熔点为180,熔融 的蔗糖易碳化,蔗糖易溶于水,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 示,其中0 时,蔗糖的溶解度为179g。 我国每年白糖产量

8、近千万吨,其中80%以上是以甘蔗 为原料生产的。甘蔗中蔗糖的含量达到11%17%.在 实验室中用甘蔗提取蔗糖,首先要将新鲜甘蔗粉碎, 放到水中搅拌,得到蔗料(即蔗汁和蔗渣的固液混合物)。 请你运用有关化学实验知识和方法,在实验室中以甘蔗为原料提取蔗糖。 (1)要除去蔗料中的蔗渣,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你认为需要选用的实验仪器有 。 (2)由于除去蔗渣以后的蔗汁呈棕黄色,需要对蔗汁进行脱色处理,你认为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3)在(2)中经过脱色后得到的蔗糖溶液是否饱和?请你通过实验加以证明(简述实验方法) (4)脱色后得到的蔗糖溶液中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盐,根据蔗糖的性质,要从脱色后得到的蔗糖溶液

9、中尽可能多的分离出蔗糖,你认为可采用什么方法?简述实验步骤。 ,过滤,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用活性炭吸附色素,不一定饱和。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蔗糖,先采用蒸发浓缩的方法,使大量的蔗糖结晶析出,直到还剩有少量蔗糖 饱和溶液时,再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使蔗糖结晶析出,过滤,即得蔗糖晶体。,例2、为了制取少量的氧气,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查阅资料,获得信息: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都可以产生氧气,其中过氧化氢价格最低,在常温下就能够分解放出氧气,该过程无副产物;氯酸钾价格较高,分解较困难,且常伴有副产物;高锰酸钾价格较高,加热即可

10、快速分解。二氧化锰能加速上述三种物质的分解。 根据上述信息,确定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案。 、组装仪器,进行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下:、实验完毕,洗刷仪器,整理用品,总结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1)要制取一瓶氧气,你认为应选择的最佳实验装置是 (填写字母代号);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应 ;实验完毕后,欲分离混合物中的二氧化锰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 (2)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时,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容易引起爆炸。在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中,为预防爆炸应采取的措施是 (3)回顾整个工作过程,你认为在准备工作阶段应考虑药品的价格、制氧气反应的难易、制氧气过程的安全性等因素外,还

11、应考虑的因素是 ,B、C,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过滤,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控制催化剂的用量,保证气体通道畅通,反应物应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中选择,应考虑实验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等。,例3、如下图所示,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只洁净的小烧杯A中装入30ml蒸馏水,再滴入23滴石蕊试液;在小烧杯B中装入30ml浓盐酸;用一个玻璃水槽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一会儿就看到A烧杯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 同学们对上述现象看法不一,有以下两种猜想: 第一种:A烧杯中的蒸馏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的浓盐酸挥发出一种气体, 溶解到A烧杯的溶液中,使溶液变成红色。 (1)你认为哪种猜想是正确的

12、?如果你不同意以上两种猜想,请给出你的猜想。 (2)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1)中你的猜想。提供的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胶头滴管、滤纸、蒸馏水、石蕊试液、浓盐酸、氯化氢气体等。(3)通过实验探究,对这个趣味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练习1、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和试剂的用量常常影响实验的结果。 (1)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填空(填序号): 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 ,后 。 A、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B、均匀预热 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先 ,后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药品 (2)小菌认为NaOH溶液和H2SO4溶液混合时没有明显的现象,无法说明二者是否发生了反应。小明设计上图实验证明二者之间确实发

13、生了反应,所用的试剂有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请在箭头上方的括号中填入试剂名称,并用“少量”、“足量”等指明试剂的用量。 如果把CuSO4溶液换成另一种试剂,只要各试剂的用量适当,则不管加入试剂的顺序如何,都能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 。,B,A,B,A,无色酚酞试液,足量的 H2SO4溶液,少量的 CuSO4溶液,练习2、过氧化氢(H2O2)溶液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生成O2和H2O。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2)写出该方法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O2,应选择装置 (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O2,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4)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应注意的实验安全事项是 (填编号) 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加热反应物 (5)写出用A装置制另外一种气体的反应方程式: ,过氧化氢,MnO2,D,装置漏气,CaCO3+2HCl=CaCl2+H2O+CO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