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6讲+细胞膜、细胞核+原核细胞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5087367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6讲+细胞膜、细胞核+原核细胞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6讲+细胞膜、细胞核+原核细胞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6讲+细胞膜、细胞核+原核细胞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6讲+细胞膜、细胞核+原核细胞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6讲+细胞膜、细胞核+原核细胞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6讲+细胞膜、细胞核+原核细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6讲+细胞膜、细胞核+原核细胞(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讲 细胞膜、细胞核 原核细胞,脂质,蛋白质,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信息交流,膜由脂质组成,脂质和蛋白质,双层,流动镶嵌,蛋白质和磷脂,基本支架,流动性,选择透过性,糖被,细胞膜的外面,纤维素,遗传信息库,代谢和遗传,信息交流,核糖体,DNA,碱性染料,遗传信息, 探究点一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1.实验原理 细胞内的物质是有一定浓度的,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里,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2.目的要求体验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过程。,3.选择材料选取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因为细胞核

2、和许多细胞器也有膜,这些膜会与细胞膜混在一起。而用人或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细胞膜。4.方法步骤:选材:猪(或牛、羊、人)的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制作装片:用滴管取一滴红细胞稀释液滴在载玻片 上,盖上盖玻片,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由低倍高倍)滴清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结果:凹陷消失,体积增大,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获得细胞膜【说明】 用鸡血细胞不能进行膜的制备,这是因为鸡血细胞中有细胞器膜和核膜。,【答案】 C 【解析】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具膜细胞器,提取时不会掺杂其他膜。【点评】 制备细胞膜的实验,关键在于选材,它关系

3、到实验能否成功,要记得(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壁;(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各种细胞器(膜)和细胞核(核膜),所提取到的膜都是非常纯净的细胞膜;(3)红细胞单个存在,便于制成悬浮液。下列的变式演练考查为什么不能选用植物细胞来提取细胞膜。,【答案】 D,【解析】 该题考查实验的取材原则。制备细胞膜时一般都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该类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及各种具膜的细胞器,避免了细胞膜与核膜、细胞器膜分离的麻烦,经离心即可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植物细胞外面有一层细胞壁,处理起来要繁琐得多。, 探究点二 细胞膜的结构模型与功能,1.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见图61)认为,磷脂

4、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图61,在细胞膜的外表有糖被,即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在生命活动中有重要功能,具有保护、润滑、细胞识别、细胞通讯等功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总结如下:(1)镶嵌性:膜的基本结构是由磷脂双分子层镶嵌蛋白质构成的。(2)流动性: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和脂质分子在膜中可做多种形式的移动。膜整体结构也有流动性。流动性具有重

5、要的生理意义:物质运输、细胞识别、细胞融合、细胞表面受体功能调节等。,(3)不对称性: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不相同。(4)蛋白质极性:蛋白质分子与水溶性和脂溶性分子都具有亲和性。2.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结构决定了细胞膜具有以下功能:(1)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由于细胞膜是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着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功能的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信息的交流。【说明】(1)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的成分中有脂质类物质。细胞分裂以及变形虫的运动说明膜不是

6、静止的结构。(2)物质能否通过细胞膜,主要是根据细胞生命活动是否需要,并不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答案】 A 【解析】 根据磷脂分子的特性,磷脂的头部是亲水的,应该在油滴外侧,磷脂的尾部是疏水的,应该在内侧与油滴接触,所以该膜最可能是单层的。,【点评】 本题考查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分子不溶于水,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的亲水性部分位于膜的内外两侧,而疏水性的部分位于两层磷脂分子之间。因细胞内外环境含有较多的水,决定了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的分布。下列的变式题考查的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答案】 C 【解析】 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

7、子构成。在细胞膜的中间,是磷脂双分子层,这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和内侧,有许多球形的蛋白质分子,它们以不同深度镶嵌在磷脂分子层中,或者覆盖在磷脂分子层的表面。这些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可以说,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这种结构特点,对于它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水和氧气等小分子物质能够自由通过,而某些离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 探究点三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结构:,2.功能:(1)细胞核功能的实验研究,(2

8、)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因为细胞内的DNA主要分布在核内,所以说它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根本控制者,所以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答案】 D,【解析】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A、C中的细胞分别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和抗体,代谢旺盛。B中细胞的分裂能力很强,代谢旺盛。只有D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代谢较弱。故D中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核孔数目最少。,【点评】 有关细胞核结构的考点,很容易被忽略,特别是跟其他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这

9、方面的题目训练的很少。核膜上有核孔,核孔的密度与数量因细胞的类型而有差异。转录活动低的或不进行转录活动的细胞,核孔很少。同时,核孔在细胞膜上的分布也不均匀,有一定的区域差别,核质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频繁的部位核孔数目多。细胞核与细胞质间频繁的大分子物质交流就是通过核孔而进行的。如在细胞核中转录的RNA就是通过这儿出去的。下列变式演练考查的是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解析】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经过了固定、染色的有丝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是由核膜、核仁和染色质等构成。当细胞进入分裂期后,每条染色质细丝会高度螺旋化,逐渐缩短变粗。核膜也是细胞中的一种生物膜,也具有选择透过性。离子与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核膜,如氨基酸、葡萄糖、水分等。它控制着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物质交换。同时对细胞核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核膜上还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答案】 A,频繁的大分子物质交流就是通过核孔而进行的。如在细胞核中转录的RNA就是通过这儿出去的。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差别也很多,除了有核糖体外,没有其他的细胞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