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模块1考点解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082711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6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理解模块1考点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阅读理解模块1考点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阅读理解模块1考点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阅读理解模块1考点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阅读理解模块1考点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理解模块1考点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理解模块1考点解读(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理解模块1 考点解读,考点1 细节理解题,细节理解题是阅读理解考查的重点,此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 对文章中某一细节或文章的重要事实的理解能力。对于这 类试题,考生已很少能直接在文中找到原句作为答案了,多数 为从同义词或不同句式着手。另外,考生对此类题目要特别 注意题目中的干扰选项。一般情况下,干扰项有如下几个特,点:,(1)是原文信息,但不是题目考查的内容;,(2)是常识,但不是文章内容;,(3)与原文内容相似,只是略有不同;,(4)部分正确,部分错误;,(5)无中生有的内容;,(6)根据原文部分内容拓展出的。,这些往往是考生容易失分的地方。,针对上述特点,解答细节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具体细节的理解与把握,考生要解答好细节理解题,就必须首先对短文的主要信息全 面把握。作者在短文行文中总是要通过许多具体内容来说 明、解释、证明或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一般来说,阅读理解测试中要求找出主要事实或特定细节的 问题,在文章中均可找到回答。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就 是在原文中直接找答案。这些问题的表述常常不是采用文 章中的原话,而是使用同义的词语来进行提问。因此,在回答 此类问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问题提问的究竟是什么。 然后,根据所涉及的问题,快速扫视到文章中相应的部分,找 到与题干内容相关的关键词或短语,再细读一到两遍。在确 信理解了原文的基础上,再来确定正确答案。在查到

3、的关键,词句下面应划线,以引起注意,便于参考与复查。此外,如果 回答此类问题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那也只是最基 本的常识。因此,切勿脱离文中内容而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 或其他来源的知识来选择答案。,(2)细节理解题型分类解题指导,由于阅读理解中细节理解题在命题形式上采用不同方式,因 此考生应该根据不同的命题方式而采用不同的解题策略。,解答事实排除题时,考生可以先读问题及选项,然后带着问 题去读文章,并逐一排除,在解答这类试题时,或将与原文有 关的三个选项排除,或把与原文无关的三个选项排除,剩下的 一个通常就是正确答案。这样既可提高阅读速度,又能保证 答题的准确率。,解答是非判断题时,要把四

4、个选项逐一与文中信息对照才 能确定。通常可以在做完其他题型后再做,因为在查找其他 信息时,可能会找到与是非题有关的信息,从而节省时间。,解答因果判断题时,考生应注意区分原因和结果,区分直接 原因和间接原因,区分主题句和支撑句。要特别注意文章中 表示原因或结果的词汇和短语,如because, because of, as a result / consequence of, result from, due to, owing to, thanks to, so, as a result / consequence, therefore, thus, lead to, result in 等等。

5、有些情况中一个原因只产生一个结果;而有些情况中 一个原因导致不同的结果;有些情况中不同的原因导致不同 的结果,还有些情况中不同的原因导致的结果却一样。,解答事实排序题时,考生首先应注意把握故事的时间线索, 其次注意观察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及情节安排的规律,再次 应把注意力放在分析因与果上,一般来说因在先、果在后。 除此以外还需观察名词与代词的使用情况及各种起呼应作 用的词语。一般情况下文章中总是先出现名词,然后才用代 词代替它。文章中出现的种种起前后呼应、承前启后、因 果照应等作用的词语,都暗示着事件的逻辑关系,对安排句子 的先后顺序有着启发作用。,考点2 推理判断题,推理判断题属于高考阅读理解

6、试题中的难题,也是决定考生 阅读理解题型能否获得高分的关键所在。对于解答这类题 型靠题海战术是无法达到好的效果,考生必须了解这种题型 的命题思路、考查类型和推理判断的步骤和技巧,加之一定 量的训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1)推理判断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推理判断型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对作者态度、语气、 风格、倾向的推理,对作者意图、主题思想的推理,对数字的 推断,对文中细节的推断等。,针对作者态度、倾向、语气的推理,作者写文章时,经常持有某种态度或倾向。作者态度、倾向 是指作者对陈述的观点是持赞同还是反对、是肯定还是否 定或是犹豫不定;对记叙或描写的人、物或事件等倾向于赞,颂、同情、支持还

7、是厌恶、憎恨、冷漠。,作者的这种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往往隐含在文章的字里行 间,或流露于修饰的词语之中。因此,在推断过程中,应特别 注意文中作者的措辞。,作者的态度、倾向和语气往往并不直接在文章中写出来。 有时通过全文的叙述,考生可以从文章中领悟作者的观点,有 时可以通过对作者使用的词汇(多为动词、抽象名词、形容,词或副词)的分析,来推断出作者的态度和感情。例如作者 对某一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批评还是客 观陈述。,对作者意图、主题思想的推理,逻辑结论是指严格根据文章中所陈述的事实、论点、例证 等一系列论据材料进行推理,从而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而不 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态度、观点或

8、爱好去理解文章的内涵,。,解答这类题的前提是,要首先获得短文的主题思想或列举的 具体事实,然后按题意的要求进行推断。考生可以利用确定 中心思想(主旨)的方法先确定短文的主题和大意,然后分析 句子之间的关系,在全面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推测出作者的写 作意图和目的。,对数字的推断,数字的推断是指根据短文内容中所提到的相关数据来进行 的分析、判断或简单计算。考生要先在短文中找出问题所 涉及的数字和文字,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各数字进行推算。 考生应注意,有的题目只要求找出相关的数字(属于细节理 解题),有些题目则要通过逻辑分析再做简单的计算。解答 此类题,关键是要善于捕捉有关数字的信息,然后在彻底理解 原

9、文的字面意义和题意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对其 进行分析、推算,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对文中细节的推断,作者为了说明一个主题或者观点,肯定会做出一系列论述或 解释,采用的方式可能是举例、论证、摆事实或讲道理、提 出问题或者指出事件的原因等。这种题型常常集中对文章 中某一点或几点、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某一部分或几部分 提出问题。回答这类问题时,考生应首先仔细阅读原文以确 定推理依据的范围,然后按题意进行推断。,知识推断是根据文章中所阐述的细节,运用自己掌握的基础 知识进行分析、推敲,从而得出符合文章原义的结论的一种 推断方法。知识推断题一般都是针对细节的。解答此类题, 不仅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社

10、会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对细节以 及有关背景知识有一个充分的理解。,(2)推理判断题的命题形式及解题方法,推理判断题要求考生不仅弄懂文章的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即文章的潜在含义,这样才能对文章的 含义和作者的暗示做出合理的推断。根据这类题型特点,现 将其分作暗指题、推理题、预测题和结论题。以下将分别 论述这四种题型的特点及解题原则。,暗指题,暗指题的特点是体会“言外之意”,信息只能从字里行间获 得。考生应尽全力与命题人达成“共识”,因为命题人事先,确定的非此即错的答案决不允许考生的认识有任何偏差。,暗指题常见提问形式:,a.The author suggests in the

11、 passage that .,b.The writer indicates in the passage that .,c.The passage implies in the passage that .,d.It is implied / indicated / suggested in the passage that .,e.By.the author implies suggests / indicates that .,解暗指题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定要在语篇整体水平上理解全文;,把握文章主题以及重要细节;,分清是明述还是暗指,即言内之意还是弦外之音;,做选择时,排除干扰信息(

12、次要信息、语义干扰、无关信息), 确定正确信息。,推理题,推理题既有别于客观事实题,又有别于暗指题。推理必须以 事实为依据,但得出来的结果又绝对不是事实本身。推理题 更侧重于根据短文事实进行符合逻辑的推理。解推理题时, 一定要严格遵循逻辑规律,这类题主要测试考生的思维判断 能力,因此解题的方法是把握住推理范围:大到段落或全文, 小到词语或句子;提倡“以事实为依据”,但又不能“就事论 事”。,推理题常见提问形式:,a.From the passage,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b.We can infer / assume / deduce that .,c.An i

13、nference which may (not) be made from the passage is .,d.We can learn from.that .,e.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not)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f.The passage appears / seems to be .,g.Where did this passage most probably appear?,预测题,预测题要求对前后内容作出判断和预测,要求考生通过正在 阅读的短文内容来推测出对该选段前面未选部分或后面将 要续写部分所要谈论

14、内容。,预测题常见提问方式:,The paragraph preceding (在之前) this one most probably discusses .,The paragraph preceding this extract probably deals with .,What does the paragraph following the passage most likely dis- cuss?,What do you think the author will discuss in the next part?,The author intends to explain in

15、 the next passage .,The writer will probably suggest in the next part .,那么,如何解答这些问题呢?由于所选文章的前后内容都未 出现,且该部分是孤立的一段或几段,因此要准确作出判断, 并非易事。这就要求考生在看文章时,要带着问题去阅读。,首先,考生对所读的选段要有一个全局的概念,弄清它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哪些可能已谈过,哪些还没谈,而正在阅读的 摘选部分就是作出分析的参照物了。,其次,考生要从文章的语篇结构上去分析。一篇文章通常由 导言、正文和结束语构成。导言一般要概述全篇内容,它规 定了文章的主线或中心内容。借助导言,考生

16、能紧紧把握作 者的思路,从而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正文是文章的主体,也 是最常选摘的部分。正文的各段内容都由导言确定,也就是 说,正文不论述导言中未提及的观点和内容。结束语是文章,的收尾部分,尤其是正式论文往往通过它而使全篇得到提纲 挈领的概括并从中得出结论。因此,通过对文章的篇章结构 的分析,就可判断已谈了什么或将要谈什么。,结论题,结论题不同于客观事实题,也有别于暗指题,而与推理题在解 题思路与方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结论题偏重于归纳过程; 推理题偏重于推理过程。,结论题常见提问方式:,a.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b.From the passage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c.The first sentence / The last paragraph concludes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