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078438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基础整合 基础梳理网络构建,基础梳理 一、社会发展的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含义 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最主要的内容是 。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等各种不同的 。,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形式,(2)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 。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 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

2、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 作用。,反映,相对独立性,阻碍,推动,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 生产力的发展。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 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 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性质,阻碍,决定,反作用,促进,阻碍,辨别区分

3、 上层建筑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方面,而上层建筑既包括制度和设施等社会存在的内容,也包括意识形态等社会意识的内容。,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 ,发展的过程是 的。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在阶级社会: 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社会主义社会: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前进的、上升的,曲折,阶级斗争,改革,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概念:一切对社会历史起 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2)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 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 的

4、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 的决定力量。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相信 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群众路线:一切 群众,一切 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推动,劳动群众,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社会变革,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为了,依靠,网络构建,考点突破 精讲考点典题例练,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考点透析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和内容,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辨别区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易错易混 1.(2017全国卷,21)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5、。 提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也会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2017全国卷,20)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提示: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属于社会存在,互联网思维属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互联网思维反映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3.(2015广东卷,33)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提示:社会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4.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提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5

6、.人们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 提示: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 6.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 提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是完全同步的。 7.凡是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提示:唯物主义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历史观上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典例导引(2017全国卷,21)“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2017年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

7、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 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A. B. C. D.,解析: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意识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说法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也会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应该树立环保意识,改善空气质量,符合题

8、意,说法错误;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这表明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符合题意。故选C。,命题角度2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典例导引(2016浙江卷,30)2016年年初,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传播淫秽色情、谣言、暴恐、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的网站。这一净网行动的哲学依据有( )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A. B. C. D.,解析:C

9、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淫秽色情、谣言、暴恐等违法信息属于落后的社会意识,它会使人们价值观扭曲,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净网行动,可以使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符合题意。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说法错误,人的各种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考点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考点透析 1.正确认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

10、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方法技巧 区分社会基本矛盾 (1)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不一定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辨别生产关系的变革与上层建筑的变革:所有制结构调整、分配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等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法律体制的完善、思想观念的解放等则属于上层建筑的变革。,易错易混 1.(2017江苏卷,32B)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力的反映。 提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都属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11、 提示: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提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4.上层建筑的发展必然促进经济基础的变革。 提示: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典例导引(2016全国卷,22)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

12、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 B. C. D.,解析:C 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说法错误。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正确且符合题意。,命题角度4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13、筑 典例导引(2015全国卷,1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 B. C. D.,解析:A 从题干获取有效信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

14、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促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以我国推进依法治国是对上层建筑的改革的要求,符合题意;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也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符合题意;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在不断加深,但并不能说过去的认识是自发的,故错误;“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提法是错误的,故排除。,考点三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考点透析 1.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2.社会存在、社

15、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之间的内在关系,易错易混 1.(2015江苏卷,28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提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提示: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提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4.我国现阶段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改变现在的生产关系。 提示:我国现阶段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