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模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506865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探讨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探讨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探讨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探讨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讨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模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 1 月 11 日,赶着龙年到来之前,苏州市委市政府为有着中新合作血缘的苏州工业园和苏州最年轻的相城区举办了热闹的“婚礼”。“联姻”所诞生的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合作开发区(下称苏相合作区)正式在苏州相城区京沪高铁站西北部“过起了日子”。对于这次的“联姻”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十分看重,“苏州要抢抓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明确中心城市一核四城 的发展新定位”,他认为,在这个战略中,“重点推进北部新城建设”是“全面提高中心城市的首位度”的重要一环。因此,为了这门“亲事” ,蒋宏坤不仅亲自策划、亲自选址,还亲自到场揭牌“证婚”。“ 联姻”当天,传媒纷纷以

2、“ 开始新时代”和“北部崛起”为题,称此举开创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路。事实上,作为中国开发区建设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无论是在兴办开发区之初,还是在发展过程中,苏州都在持续不断的创新路上探索着种种可能。苏相合作区的启动,是苏州以亚洲顶级开发区苏州工业园为范本,突破行政区域,输出成功经验,探索开发区整合资源互利共赢的新模式。转型:从苏州工业园开启的新型城市化梦想晚上六点半,姑苏城的夜幕刚刚降临。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正陆续迎来饕餮食客,伏波而建的李公堤上车水马龙;湖畔林立的高楼次第亮起了万家灯火;对岸的文化艺术中心,音乐会正奏响第一个音符。在这幅现代“姑苏繁华图”里,岁月繁华,生活写意。这个时分,距

3、离金鸡湖不到 20 公里的漕湖,安宁静好,目之所及的开阔湖面上,微波中正荡漾着希望。湖边不远处的苏相合作区“指挥部”漕湖大厦里,仍是灯火通明,人声不息,一片“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气氛。按照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为苏相合作区定下的“打造苏州城北新兴产业集群”的规划蓝图,不久的将来,这里就是第二个金鸡湖,两座环湖姊妹城将崛起在苏州的版图上。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已经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发展升级的两大推手。中国许多重量级的开发区都不约而同实践着“开发区-工业化- 城市化”成长路径,转向集产业与生活为一体的新型城区,融入城市发展的主流。18 年前,金鸡湖畔也不过是苏州

4、东部鱼塘连片的茭白地。当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在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协议书上签下第一笔时,影响苏州乃至整个中国的基因被激活了。18 年后,园区人自加压力的孜孜追求与对中国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内在规律的精准把握,使得这个名为苏州工业园区的地方走向了结构转换型的新城市化道路。这种转型并不仅仅是个别开发区自身转型的故事。专家认为,鉴于开发区在所处城市经济格局中地位举足轻重,甚至可以说,它们推行的新型城市化之路决定了未来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开创了中外经济互利合作新模式的苏州工业园区,正是新型城市化演进道路中的先行者和践行者。建设之初,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首先学的就是规划,其整体规划一开始就是新城的概念,

5、科技、人文、教育、生活、景观均融入在更符合现代城市的设计理念里。事实证明,规划先行,从一开始就在园区烙下了“非凡城市”的印记。工业、商务、旅游、居住跨界融合、联动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配套服务自成体系,促使人群开始向园区转移,成为现代城市的主体和城市活力的缔造者。因此,苏相合作区甫一启动,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见证者,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马明龙逢发言必首谈规划,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生态环保,一切均以城市概念为总体定位,亦是希望苏相合作区从开始就在前人的经验上,高起点、高标准出发。据悉,有望在今年 6 月得到批准的苏相合作区总体规划编修,将规划以苏州古城北部的漕湖为

6、轴心,总面积 47.8 平方公里,相当于 4 个苏州古城区的苏相合作区,包括工业生产、科技孵化、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居住生活、生态保护在内的六大功能片区。最终此间将建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生产服务业为支撑,以居住和商业设施相配套,人流、物流、商流活跃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经济开发区。“苏相合作区一开始建设就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超前规划本来就是园区发展精髓之一。”刚刚走马上任的苏相合作区管委会张昊主任表示,“合作区的规划理念、水准将与园区看齐,以城市形态和生产生活服务配套为总体定位,并将严格按照规划办事。”承接:成功品牌再输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

7、济互利合作的新模式。其综合发展指数连续多年被国家商务部评为全国同类开发区前列,是海内外公认为的亚洲顶级开发区之一,被中新两国领导人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在规划、招商、人才、体制、政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园区经验” ,打造了为世人瞩目的“ 园区品牌” 。马明龙明确表示,“我们要把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新合作的硕果和品牌效益带到苏相合作区,在完善发展规划、加大招商力度、争取政策支持、参与项目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做足文章”。这里所说的“硕果和品牌效益” ,其代表人物之一就是张昊以及他的团队。一个月前,张昊刚刚从苏州工业园经济发展局局长的职位上调任苏相合作区,出任苏相合作区管委

8、会主任。作为“联姻”的纽带,他们为苏相合作区带来的是苏州工业园区经过十多年实践积累下来的规划理念、招商网络和企业服务,这些都是苏州工业园区一路发展的制胜关键。正所谓“送人过来”就是“送资源过来,送经验过来”。“合作共建苏相合作区是市委市政府的创新之举、务实之举,也是相城区千载难逢的新机遇。”相城区委书记、苏相合作区党工委书记曹后灵说,“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认真把握。”曹后灵一再叮嘱干部们,“在深度合作的同时,要学习苏州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和社会管理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学项目跟踪,项目落地的全程服务。”目前,苏相合作区已成立了欧美招商、日韩招商、东南亚招商、服务外包及科技招商 4 个对接组。信息资源也

9、在第一时间发布共享,优先推荐。启动以来,客商考察络绎不绝,差不多平均每天一次。同时,苏州工业园区的现代服务业的一些重要品牌企业,亦旋即签约入驻苏相合作区。苏州创投集团将投资 20 亿元建设 50 万平方米的科技创业园,以加快高层次人才向苏相合作区集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增强苏相合作区自主创新能力,带动转型升级;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发展有限公司将投资 3 亿元打造城市商业综合体,提升苏相合作区城市建设、环境面貌的品质和品位,加速城市化进程。这些过去在苏州工业园区反复实践而积累出的成功果实,迅速被“COPY”到了崭新的苏相合作区。根据张昊的多方接触,“多数企业认为此举缩小了他们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的差

10、异性,可为现下的发展带来最实际的帮助。”专家认为,一个开发区发展经验的宝贵之处,不仅在于其理念和制度的先进性,更在于经验的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苏相合作区未来不仅是中新合作经验毫无保留的“复制”,更是苏州工业园区多年实践中摸索出的更适应于本土化应用的“园区经验”的实践者。启动:互利双赢产业差异化开发理念与经验是否先进科学,同样直接决定着未来开发区的发展前景。 正在跨过漫漫转型路上关键点的苏州工业园区,有政策、有经验、有团队、有项目等软件,但对于土地等硬的瓶颈问题是有切肤感受的。没有土地资源,招商引资就没有载体,项目无法落到实地,软件也无法转移。因此,在苏州工业园的理念里,此番共建,“互利” 与“

11、 合作 ”被放到了同样高度。相城区,建区仅十一年,一句“典型江南,非常新城”可以概括她的城市特质。独拥阳澄湖三分之二水域的相城区水网密布,是颇具湖月林风气质的“典型江南”。而每年主要经济指标 30%的增长率亦足以与 “非常新城”相符。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江南研究院院长徐伟荣认为,苏州“一核四城”的新战略,表明苏州正在转向星座式、网络状和区域化。而相城,地处长三角区域枢纽,拥有便捷的交通,京沪高铁苏州站即坐落于此。沪宁高速、苏嘉杭高速、苏州绕城高速三条高速公路环绕四周。周边 1.5 小时交通圈内设有上海虹桥、浦东、杭州萧山、无锡硕放、南京禄口五大国际机场以及上海港、太仓港、张家港、常熟港四个优良

12、港口。因此,在苏州的战略“星空图”中,相城是不可或缺的北部“星座”,是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因此,苏相合作区正是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两种优势的互补将为苏州工业园区众多高精尖项目提供“新凤巢”,也可让相城区借助苏州工业园区的资源与品牌,加快开发区建设步伐、提升开发档次。苏州相城区委书记曹后灵认为,苏相合作区将学习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品牌优势、项目优势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相城区相对宽松的资源腹地优势,开展经济合作开发,推动区域综合发展。当然,共建依然保持着产业方向的差异化。1 月 11 日的挂牌仪式上,大部分签约项目都涉及精密机械、电子设备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以及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

13、兴产业,其项目投资方,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占有率,大多都是所在行业的领先企业。由此可见,苏相合作区的产业将集中于电信信息、装备精密制造、战略型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其中战略型新兴产业包含了顺应今后世界发展的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方向。合作:跨区域发展政策延伸在媒体纷纷关注苏相合作区“拉开了区域合作的序幕”之时,专业人士们却更关注跨区域合作上的政策共享和延伸。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曾经多次表示,苏州市委市政府将给予苏相合作区在财政、规划、土地、审批等相关政策上的“特别倾斜”,努力做到“审批不出区”。此外,各方关注的重点是,国家、江苏省赋予苏州工业园区的许多特殊政策,包括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扶持和奖

14、励、知识产权和保护在内的产业促进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关键领域人才薪水补贴的人才吸引优惠政策、给予软件企业租金减免优惠的租金优惠政策、科技经费政策、投融资支持政策、科技领军计划等系列政策,是否能延伸至苏相合作区。谈到未来苏相合作区的发展愿景,张昊信心满满,合作区正在向国家商务部争取建设国家级开发区、向南京海关争取设立海关监管点,同步考虑将来建设综合保税区或出口加工区。这对于贸易和产业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获批国家级开发区作为重要目标,竭力争取让苏州工业园区的这系列独特政策能够在苏相合作区得到延伸。”马明龙在苏相合作区揭牌仪式上则明确表达了这一愿景,“苏州工业园区与相城区近在咫尺、人文相通、地域相连,将努力实现两区在规划对接、产业对接、政策对接、合作开发对接等方面一些新的机制和模式,创造一种区域联动的新方式。”来自苏州政商界人士的看法是,这一区域合作的新探索是善于创新的苏州做出的战略选择。不仅对于整个苏州的快速崛起和竞争力提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种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由成功开发区作为范本,共享其经验、资源、政策的新型探索,或可为未来中国地方城市有效整合内部优质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提供借鉴样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