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船工》之精致的朴素——摄影分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506403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录片《船工》之精致的朴素——摄影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纪录片《船工》之精致的朴素——摄影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纪录片《船工》之精致的朴素——摄影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船工》之精致的朴素——摄影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纪录片船工之精致的朴素摄影分析纪录片船工立时拍摄两年又两个月的时间,本片记录了三峡移民大搬迁的历史过程,记录了三峡水上老船工和子孙们的生活状态、情感震荡,也记录了三峡船工一直存在着的生存意志。 第 11 届上海电视节纪录片评委会对 船工的一句评语是“把现实与诗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看了片子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它不像是纪录片,更偏向于专题片。因为它不是惯有的长焦镜头、不是充满了肩扛摇晃镜头、也没有长达几分钟的长镜头。剥离了这些纪录片惯用的手法, 船工显得很诗意,也很特别。船工的摄影是具有风格化的,整个片子的摄影风格基本保持一致,特别但并不出格,剪辑节奏比较缓慢,大量采用固定机位拍摄,影像朴实、

2、亲切,充满凝重的质感。就好像在折射三峡船工的一种生活节奏,朴实又深刻。不同的角度、光影、景别、构图等都能带来不同的情感表述,镜头的力量就是这么大, 船工中可以说每一个镜头都是镜头细细考量的,这种看似纯粹的画面其实贯穿了创作者浓厚的人文关怀与审美意识,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情感冲击,十分具有张力。在光影方面,以自然光为主,穿插一些篝火、蜡烛等场景灯光,极大地利用了剪影拍摄,塑造老人坚毅,隐忍和唯美丰富的个人性格。片中多次出现谭邦武老人独自或坐或立的镜头,特定环境表达老人特定的情绪。比如片中谭邦武老人独坐夕阳下,那种剪影似的画面里虽然我们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但却能够在这片逆光的黑暗中体会到他并不

3、平静的心境。老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却有丰富的情感和经历,片中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我感觉很美的其中一个镜头是刻碑时,对锥子的特写,夕阳灿烂温暖的光线作为大的背景,锥子的剪影特写,空气中随着锥子每次的敲击震荡着细细的粉末,镜头速度放慢,节奏舒缓,让人不得不屏住呼吸,静静的感受老人在这个双人碑中倾注的感情。在构图方面,镜头十分讲究主次,虚实,比如老人坐在立好的碑旁,远处是三峡的水面,创作者在同一个画面里刻意地运用前、后,虚、实的搭配,将此刻历史和生命选择的艰难与痛苦传递到观众的心里,不可谓不妙。比如老人蹲在沙坝地上画船的草图,二儿子走过来蹲在老人对面跟老人聊天,画面中除了两个主人公就是沙坝地和背后白白

4、的天空,无形中勾勒出二儿子与老人之间的情感。二人随后站立着聊天,微仰的镜头,干净的画面,船工汉子的形象显得高大,朴实。比如老人迎风站立在三峡边的崖壁上,眺望远方的画面,紧接着是一个稍远一点的景别同样的视角,不知是山河太过宏伟,还是老人无形中透露出一种悲壮的情怀,画面中带着淡淡的伤感和宏伟。在结尾处,全景,各种帆船行驶在河上,波光粼粼,小全景,清晰的看到祖孙二人站在阳光下的船头划船的剪影,美不胜收。时代更替,机器船已经快要代替人工船,随着三峡大坝的落成,石壁上的纤痕已经被淹没,当谭邦武老人站在旁边亲眼目睹纤痕一点点被水淹没的情景,他心中的眷恋与无奈我们是可想而知的。但心中的纤痕依然还在,老人的心愿依然是明年能造一套自己的船,生长在水中,生活在水中,这样才觉得幸福终老。这也许就是每一个船工心中的幸福。船工是一部特别的纪录片,还有很多没有提到的值得借鉴的地方,它用镜头的美来作为一种对主题的阐述方式,除了它的韵律感、节奏感外,也是一种淡淡的、似有似无的美好感受,整个三峡人的浪漫色彩就渗透在对谭邦武老人的言谈举止的表现里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