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概览_主干回顾_核心归纳)实验案例探究(六)实验过程分析类实验金榜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58350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概览_主干回顾_核心归纳)实验案例探究(六)实验过程分析类实验金榜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概览_主干回顾_核心归纳)实验案例探究(六)实验过程分析类实验金榜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概览_主干回顾_核心归纳)实验案例探究(六)实验过程分析类实验金榜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概览_主干回顾_核心归纳)实验案例探究(六)实验过程分析类实验金榜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概览_主干回顾_核心归纳)实验案例探究(六)实验过程分析类实验金榜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概览_主干回顾_核心归纳)实验案例探究(六)实验过程分析类实验金榜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概览_主干回顾_核心归纳)实验案例探究(六)实验过程分析类实验金榜课件 新人教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案例探究(六) 实验过程分析类实验,1,.,【案例分析】 (2010北京高考)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2,.,3,.,请分析并回答: (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_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_是唯一氮源。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_组和第 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4,.,(3)分析讨论: 若子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_代,据此可判断

2、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_复制。 若将子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5,.,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_,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_带。 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_。,6,.,【审题抓准信息快速推断】,7,.,8,.,【答题规范答案警示失误】 (1)多 15NH4Cl 错答:第一空错答为具体的数字,如3、4等;第二空错答为14N或14NH4Cl。 错因:不能正确分析表格第2组的数据,也就不能直接从表中

3、获取答案。,9,.,(2)3 1 2 半保留复制 错答:第一空错答为“4”。 错因:忽视了表中第3组为B的子代,第4组为B的子代。B的子代为“中带”,应和“轻带”和“重带”相对比才可得出结论。,10,.,(3)B 半保留 不能 没有变化 轻 15N 得分要点:应严格按照“半保留复制”来分析复制n代后,各“带”位置、数量和放射性的变化。,11,.,【类题试做】 1.(2013安徽师大附中模拟)(1)某生物兴趣小组针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做了一系列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

4、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注:为S型菌落,为R型菌落); 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如图)。,12,.,13,.,制备符合实验要求的培养基时,除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和琼 脂外,还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盐、氮源、有机碳源、生长 因子等,并调整pH。 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 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14,.,(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如果你是实验小组的一员,并且你怀疑这一结论,请你利用DNA酶(可降解DNA)做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不是S型细菌的DNA”,并预

5、测实验结果。,15,.,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均分为三份,标号为A、B、C,分别作如下处理:,16,.,第三步:_。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预测实验结果:a._ _。 b._ _。,17,.,【审题抓准信息快速推断】 信息1(1)中“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及接种后菌落生长情况图解。 推论:图中1、2、3组为对照组,4组为实验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信息2(2)中怀疑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这一结论,又提供DNA酶,还有A、B处理情况。 推论:C组应为加

6、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DNA和DNA酶,以便分别与A、B组对照。,18,.,信息3(2)中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与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推论:第三步必然为“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信息4(2)中探究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不是DNA。 推论:如果A、C组中未出现S型细菌,而B组培养基中出现S型细菌,则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S型细菌的DNA;如果A、B、C组中均未出现S型细菌,则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不是S型细菌的DNA。,19,.,【规范答案】 (1)1、2、3组 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

7、型细菌,20,.,(2)第二步: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DNA和DNA酶 第三步: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a.如果A、C组中未出现S型细菌,而B组培养基中出现S型细菌,则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S型细菌的DNA b.如果A、B、C组中均未出现S型细菌,则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不是S型细菌的DNA,21,.,2.(2013郑州模拟)为了探究DNA的复制、转录等过程,科学家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图示如下:,22,.,实验一:将大肠杆菌中提取出的DNA聚合酶加到具有足量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试管中,培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中的DNA含量。 实验二:在上述试管中加入少

8、量DNA和ATP,培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中的DNA含量。,23,.,实验三:取四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等量的ATP和等量的DNA聚合酶,再在各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四种DNA分子,它们分别是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小牛胸腺细胞、T2噬菌体的DNA。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各试管中残留的脱氧核苷酸中每一种的含量。,24,.,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_(填“能”或“不能”)测定出DNA,原因是_。 (2)实验二中_(填“能”或“不能”)测定出DNA,加入ATP的作用是_。 (3)实验三要探究的是_, 若结果发现残留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量不同,

9、则说明_ _。,25,.,(4)列举两种脱氧核苷酸的名称:_ _。 (5)如果要模拟DNA的转录过程,试管中应加入_ _等。,26,.,【审题抓准信息快速推断】 信息1实验一和实验二相比较,实验二试管中加入少量DNA和ATP。 推论:实验一中缺少DNA模板和ATP,不能测定出DNA,实验二能测定出DNA,其中ATP可以提供能量。 信息2实验三中模板DNA不同,提供相同的DNA聚合酶、脱氧核苷酸和ATP。 推论:实验三目的是探究不同生物的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组成是否相同。,27,.,信息3模拟DNA的转录过程。 推论:DNA的转录需要一定的条件:DNA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ATP提供能量、RNA聚合酶等。,28,.,【规范答案】 (1)不能 缺少DNA模板和ATP (2)能 提供能量 (3)不同生物的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组成是否相同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脱氧核苷酸组成不同 (4)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其他正确答案也可) (5)DNA、足量的四种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ATP,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