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登革热ppt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57772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X 页数:51 大小:15.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登革热ppt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有关登革热ppt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有关登革热ppt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有关登革热ppt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有关登革热ppt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登革热ppt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登革热ppt幻灯片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革热防控,珠海市疾控中心,2014-4-29,登革热(Dengue fever)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当今正在向全球迅速蔓延的急性蚊媒性传染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可在一个地区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在世界各地的流行已经有200多年历史,曾有过多次大流行,累计患者达千万以上。,流行历史及现状,登革热问题日益恶化的原因,无计划和不受控制的城市化进程供水不足和不良的水管理废弃塑胶袋、废弃轮胎等处理涉及的问题迅速增长的旅游及人口流动全球气温变暖,蚊媒分布区域扩大,缺乏经济有效的媒介控制手,段 对疫情不恰当或延迟的响应 政府过度重视突发疫情处理而未形成系统性防治计划,登革热基本知识,病原学, 登革热-登

2、革病毒-伊蚊。, 登革病毒有4个血清型均已在我国发现,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广东主要是白纹伊蚊。,登革病毒的繁殖与传播,11. 病毒通过蚊子的唾液传给人,22. 病毒在靶器官复制,33. 病毒感染白细胞与淋巴组织,44. 病毒进血循环,5. 第二 只蚊子 吸了带 毒的血,6. 病毒 在蚊子中 肠或其它 器官复制 并感染唾 液腺,7. 病毒在唾 液腺繁殖,传染源,患者和隐形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前1 后5, 一般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 在流行期间,非典型病例及亚临床感染者比典型病例多几,十倍,具有更重要的传染源作用。, 在东南亚存在丛林型自然疫源地,猴子是自然

3、储存宿主,,人仅在偶然机会进入循环圈才可能受染。,传播途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均是主要传播媒介,,登革病毒经蚊虫叮咬传染给人。, 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导。 本病还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流行病学特征,登革热性别分布,本病患者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别,男女患病率相差不大。,登革热职业分布,流行区所有职业人群均可感染发病。,登革热种族差异,任何种族均可患本病。,流行病学特征,登革热季节分布,登革热在热带、亚热带地域可常年发病,,一般流行于夏秋季,但流行高峰时间有地区差异。输入性传播则发病高峰依输入时间而转移。,为7 为8,我省流行季节为712月,高峰期为89月。,中国白蚊伊蚊地理分布,中国白蚊伊蚊地理分布,

4、埃及伊蚊, 季节:幼虫季节高峰5-10月,成虫顺延1个月。 地域:中国主要在海南及雷州半岛, 白纹伊蚊, 季节:与地域有关,广东主要在5-10月。, 地域:中国分布较广,但其最适宜的分布区是北纬30以,南,媒介生态-季节与地域, 埃及伊蚊:, 多在室内及孳生容器附近刺吸人血, 昼夜均有吸血活动,每日2个高峰期-日出后3-4小时及,日落前后1小时(9-10时及18-20时), 白纹伊蚊:, 多在户外袭击人类,在孳生地附近50-100m范围 吸血高峰在16-17时,次高峰在9-10时,媒介生态-吸血与栖息,登革热的输入性, 凡媒介伊蚊的自然分布区,当伊蚊密度达到一定水平而自然条件(如气温、雨量等)

5、合适时,一旦有登革热病原(通过传染源或带登革病毒的蚊子)传入,就有可能引起登革热局部暴发或流行。,登革热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 3-15天,一般为 为5-8天。, 发病前尽管体内有病毒存在,而前驱症状却不明显。 (二)临床分型, 无特征性的发热 典型登革热 热(DF), 登革出血热 (DHF), 登革休克综合征 征(DSS),无特征性的发热, 经调查:87%的感染者仅表现发热,无,其它特征性的症状,登革热临床表现, 突然起病,畏寒、迅速发热(2436小时内达 达3940,少,热),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 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 面、颈、胸部潮红

6、称“三红征”,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 皮疹、束臂试验阳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可出现,出血倾向,, 病死率极低。,皮疹,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阳性,珠海市 市2007年登革热暴发疫情回顾,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头晕(91.2%)、乏力(74.4%)、纳差(73.6%)、皮疹(68.8%) 、肌肉酸痛(63.2%) 和头痛(56.0%) 。, 血常规检测:血小板减少(94.4%)、白细胞减少,(93.6%)。,疫情防控形势, 自然因素, 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的生物分布区;气温、降雨及伊蚊密度 病原体存在或入侵, 社会因素, 人口密度、居住卫

7、生条件、卫生知识水平、生活习惯、人口流动、沿海或缺,水地区, 经济水平提高、户内绿化盆栽水养植物花卉增多;基建项目多、建筑工地积,水, 误诊、漏诊,报告、处理不及时,疫情防控形势, 传染源的及时发现或管理存在客观困难, 病人, 误诊、漏诊,报告、处理不及时, 隐性感染, 数量更多, 媒介伊蚊控制难度大, 居民登革热防治知识缺乏,防蚊灭蚊意识较差,防控目标与策略, 预防控制目标, 预防控制登革热续发病例,避免出现较大暴发或流行,减,轻登革热的危害。, 防控策略, “以监测为重点,控制蚊媒密度,严防输入传播,提高诊,治水平,加强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参与”,指引的相关定义, 输入性病例:感染地不在本地

8、的病例。发病前15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如东南亚、南美等),有蚊虫叮 咬史的登革热病例。, 本地感染病例:登革热病人发病前15天内未离开过本地区,(以县区为单位),或未到过有登革热疫情报告的地区,其 感染地点属于本地。, 登革热暴发:一个最长潜伏期(15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居委会、学校、自然村、集体单位 等),发生3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输入性流行,防不胜防, 对外交往多,防不胜防, 病人、潜伏期感染者及隐性感染者,带毒蚊虫, 国内交流频繁,输入后易扩散, 输入病例中外省流动人口和外籍占52.5%, 人群普遍易感,无疫苗、药物保护 预防控制措施, 媒介控制困难

9、和不规范,病人和接触者的管理,急性病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要求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治疗。隔离室应有防蚊措施,周围100米范围内定期灭蚊和清除孳生地。, 只要发现一例,必须实施灭蚊措施! 蚊媒-既是媒介,也是传染源, 成蚊杀灭:既消灭传染源、也切断传播途径, 关键时刻:发现病例的第一周 DF,二代病例可能尚未出现, 孳生地清理:, 根除工程:最佳频率是隔天开展, 卵期(3.5天)+幼虫期(6.0天)+蛹期(2.2天) 成虫:20.71天,发生疫情时,媒介控制是核心,7天=2n,你信吗!后来会更严重, ,第1周:2 第2周:2*2=4, ,第3周:2*2*2=8 第4周:2*2*2*2

10、=16 第5周:32 第6周:64 第7周:128 第8周:256, 某地真实写照, ,9.1-9.7-8例 9.8-9.14-18例 9.15-9.21- 53例 9.28-136-介入 10.5-220-落实 10.12-253-,灭蚊、防蚊, 对疫点、疫区必须进行室内外的紧急杀灭成蚊。 重中之重是消灭孳生地。, 埃及伊蚊主要孳生于水缸、水池和各种积水容器内;, 白纹伊蚊主要孳生于盆、罐、竹节、树洞、废轮胎、花瓶、壁瓶,、建筑工地等清水型小积水。, 要特别做好流行区内医院、学校、机关、建筑工地等范围内的灭,蚊工作。,消灭 孳生地的”六字真言”, 问:有没有发热病人,蚊子多否? 查:查找有效

11、容器 看:有无阳性 翻:顺手翻转, 教:教育群众不养水生植物和定期清理积水 灭:灭蚊,灭蚊、防蚊的方法,紧急灭蚊, 疫区内必须统一行动;选择最优时机和方法 室外环境针对伊蚊栖息场所进行大面积喷洒 灭蚊在白天进行,注意防止食品污染及人、畜中毒;必要时可实施对交通工具灭蚊 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翻盆倒罐;填塞竹树洞 处理室内外各种小积水,灭蚊、防蚊的方法 对难于清除的非饮用水容器积水,可投洒废机油类或缓释杀虫剂。,落实处理孳生地期限要求 疫点限期3天:BI 5以下 疫区限期7天:BI 5以下,保护易感人群, 减少群众集会,减少人群流动。, 教育公众做好加强个人防护(进入疫区人员使用驱避剂)。,存

12、在问题, 人群对于登革热普遍易感,无有效疫苗预防 传染源控制难度大, 隐性感染与显性比例可高达10:1 病例输入性难以避免, 临床医务人员的认知, 疾控机构的监测、调查、处理能力 群众的知晓, 导致发现不及时,疫情扩散,应对, 加强监测,及早发现输入病例, 重点地区高度警惕, 及时发现和处置输入病例, 有效处置续发病例,避免较大的暴发或流行出现, 非重点地区隐患的防范, 积极进行媒介伊蚊的控制, 媒介伊蚊的长期监测和控制(可持续性) 杀灭成蚊;消除孳生地, 进一步完善登革热和病媒生物监测体系, 加强媒介生物控制研究,改进蚊媒控制技术措施。,应对, 加强培训和健康教育, 定期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开

13、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自我防护、及早就诊、减少传播的意识。, 形成主动参与防蚊灭蚊和清理蚊虫孳生地习惯。, 加强应急处理能力, 加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能力,包括登革热病例流调、疫点处理、媒介控制、实验室检测能力等。,应对, 加强科研, 国际交流与合作, 预警模型的探索研究, 登革热诊断试剂的研发和评价; 媒介伊蚊监测方法与应用研究; 登革热自然疫源地调查等。,监测工作简介, 疫情监测, 散发个案:诊断后24 小时内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 散发病例调查:48小时内将个案调查录入“广东省急性传,染病监测信息平台系统” 。, 健康人群血清抗体水平监测 蚊媒密度监测, 学校因病缺课监测项目早发现,思考一下:作为身在校园社区的卫生工作者,我,们应当做些什么?,1.正确认识登革热,2.知道如何预防登革热,3.发现可疑病例后应当及时报告,正确处理4.结合工作环境科学灭蚊、防蚊5.健康教育工作,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防控登革热,你我共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