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4.市场效率与税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053666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4.市场效率与税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y4.市场效率与税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y4.市场效率与税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y4.市场效率与税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y4.市场效率与税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y4.市场效率与税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4.市场效率与税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市场效与税收,本章任务,说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两个概念。 以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供求模型为工具,分析买者和卖者各自从市场交易中所得到的利益。,一、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 例子:期末考试将至,某学习优秀的同学决定将其平时的课堂笔记卖出。为获得最高的利益,举行了网上拍卖会。 为顺利通过考试,有四位同学打算买下这本课堂笔记。但每个人愿意付出的价格有限。 如下表:表示了四位同学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即买者对物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网上拍卖会很快开始了,在价位低于50元的时候,四个人都竞了标。随着价格上涨超过50元,丁一首先退出竞争。价格继续上涨,王二、李四依

2、次退出竞争,张三在报出81元时,竞拍成功。 对于张三来说,收益最大:原本他愿意花费100元,但最后只花了81元。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省了19元钱。经济学家引入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来评价这种节约。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是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其实际支付的量。 消费者剩余只用来衡量参与市场交易的消费者的利益,李四、王二、丁一虽然参与了市场拍卖,但并未完成交易,既未得到课堂笔记,也未花费一分钱。 注意:假设拍卖允许按0.01元的价格成交,张三的消费者剩余最大为19.99元(20元),假设有两位同学的课堂笔记按相同的价格一起拍卖, 拍卖价也会从低价一直上升,直到张三和李四报出了

3、70.01元时,两本课堂笔记按照相同的价格成交。 此时张三的消费者剩余是29.99元(30元),李四的消费者剩余是9.99元(10元 )。 市场总的消费者剩余为40元。,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与一种物品的需求曲线密切相关。 如下表,表明了在各种价格下的需求者和需求量。 根据表格可以画出课堂笔记的需求曲线。,100,80,70,50,1,2,3,4,张三的支付意愿,在市场价格为80元(或略高)时,需求量是1,此时的消费者剩余正好等于价格以上需求曲线以下部分的面积。 在市场价格为70元(或略高)时,需求量是2,此时的消费者剩余还是等于价格以上需求曲线以下部分的面积。,100,80,7

4、0,50,1,2,3,4,张三的消费者剩余,100,80,70,50,1,2,3,4,张三的消费者剩余,李四的消费者剩余,结论,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总面积衡量一种物品或劳务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剩余的总和。,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假设价格下降了,消费者剩余的增加就衡量了消费者福利的增加。 如左图,表示了原价格水平的消费者剩余 右图表明了因价格下降带来的消费者剩余的增加,P1,A,0,Q1,P,Q,消费 者剩余,B,P1,A,0,Q2,P,Q,消费 者剩余,B,P2,原消费者 增加的剩余,新消费者的剩余,Q1,C,F,二、生产者剩余,成本与销售意愿 假设你想买一台智能手机,准备到网站上发布你

5、的购买信息。 吸引了四位智能手机售卖者:甲、乙、丙和丁。在产品品质相同的情况下,你决定与售价最低的卖者成交。,右表是每位卖者销售成本。这里的成本是机会成本,包括个人从事其他工作的工资。 每个卖者都渴望以高于他的成本的价格出售他的商品,拒绝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他的商品,网上竞售很快开始了,在价位高于900元的时候,四个人都竞了标。随着价格下跌超过900元,甲首先退出竞争。价格继续下跌,乙、丙依次退出竞争,丁在报出600元时(略低一点),竞拍成功。 对于丁来说,收益最大:他的成本只有500元,得到了600元的销售价格。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多赚了100元钱。经济学家引入了“生产者剩余”的概念来评价这种

6、收益。 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是卖者得到的价格减去其生产成本。 生产者剩余只用来衡量参与市场交易的生产者者的利益,甲、乙、丙虽然参与了市场拍卖,但并未完成交易,既售出产品,也未花费成本。,假设有你准备按相同的价格购买两台智能手机,并参加网上竞售。 拍卖价也会从高价一直下跌,直到丙和丁报出了800元(略低)时,两个MP3按照相同的价格成交。 此时丁的生产者剩余是300元,丙的生产者剩余是200元。 市场总的生产者剩余为500元。,用供给曲线衡量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与一种物品的供给曲线密切相关。 如下表,表明了在各种价格下的供给者和供给量。 根据表格可以画出智能手机的供

7、给曲线。,900,800,600,500,1,2,3,4,乙的成本,在市场价格为600元(或略低)时,供给量是1,此时的生产者者剩余正好等于价格以上供给曲线以下部分的面积。 在市场价格为800元(或略低)时,需求量是2,此时的生产者剩余还是等于价格以下供给曲线以上部分的面积。,1,2,3,4,1,2,3,4,900,800,600,500,900,800,600,500,丁的生产者剩余,丙的生产者剩余,丁的生产者剩余,结论,价格以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总面积衡量一种物品或劳务市场上所有生产者剩余的总和。,价格变动对生产者剩余的影响,假设价格上涨了,生产者剩余的增加就衡量了生产者福利的增加。 如左图

8、,表示了原价格水平的生产者剩余 右图表明了因价格上涨带来的生产者剩余的增加,P1,A,0,Q1,P,Q,B,P1,A,0,Q2,P,Q,B,P2,原生产者 增加的剩余,Q1,C,F,新生产者的剩余,三、市场效率,经济学家使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即总剩余来衡量经济福利。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消费者的支付,Pe,D,0,Qe,P,Q,E,生产者剩余生产者的实际支付生产者的成本 总剩余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生产者的成本 如图所示,消费者 剩余,生产者 剩余,S,对市场均衡的评价,如果资源配置使总剩余最大化,就说这种配置表现出效率(efficiency) 当市场均衡时,决定价格的是参与市场的所

9、有买者和卖者。,Pe,D,0,Qe,P,Q,E,消费者 剩余,生产者 剩余,S,A,B,对商品评价高于均衡价格的买者(AE段)购买商品;对商品评价低于均衡价格的买者(ED段)不购买商品 对生产成本低于均衡价格的卖者(BE段)生产商品;对生产成本高于均衡价格的买者(ES段)不生产商品,结论,(1)自由市场把物品的供给分配给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消费者,这种评价由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来表示。 (2)自由市场把物品的需求分配给可以以最低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生产者。 (3)自由市场生产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的产量。,若价格低于均衡价格,生产者和消费者只能在F点成交,此时的总剩余比均衡时的总剩余更小了。

10、 若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生产者和消费者只能在F点成交,此时的总剩余比均衡时的总剩余更小了。,Pe,D,0,Qe,P,Q,E,生产者 剩余,S,A,B,P2,F,G,Q2,Pe,D,0,Qe,P,E,消费者 剩余,S,A,B,P2,F,G,Q2,Q,案例:人体器官市场是否应该存在,人体器官市场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被禁止的,相当于政府采用了零价格上限。 结果导致了供给与需求的短缺。,Pe,D,0,Qe,P,Q,E,S,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允许人体器官自由市场会产生巨大利益。 反对者认为,这涉及到公平问题,会将穷人的器官配置给最富有的人。,四、赋税的无谓损失,税收如何影响市场参与者 上一章的一个结论就是:

11、无论是向生产者征税还是向消费者征税,都不会改变赋税的分担,税收就像在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支付的价格之间打入的楔子。,P3,A,B,D,S,Q,E,C,Q2,Q1,P1,P2,t,P,0,如图,为简化的税收效应图。 P1为征税前的均衡价格;P3为消费者支付的价格;P2为生产者得到的价格。 政府税收为tQ2,即P3ACP2,政府 税收,如图所示,表示了征税前后消费者、生产者及政府的福利变动情况,具体可用下表表示:,P3,D,S,Q,Q2,Q1,P1,P2,P,0,D,B,A,F,C,E,通过比较征税前后总剩余的变化,我们发现征税使得总剩余减少了面积C+E。 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

12、ss):当税收(或某种其他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就是无谓损失。 原因:政府未干涉经济前,供求均衡使市场上的买者和卖者的总剩余最大化。征税提高了买者的价格而降低了卖者的价格,它对消费者的激励是比征税前少消费,对生产者的激励是比征税前少生产。所以市场规模缩小到其最优水平之下。 由于税收扭曲了激励,引起了市场资源配置的无效率。,无谓损失与贸易的好处,我们知道,无谓损失是图中的ACE。那么无谓损失的含义是什么呢? 在Q2、Q1之间做垂线,得到G点和H点,P3,A,B,D,S,Q,E,C,Q2,Q1,P1,P2,t,P,0,H,G,G点表示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支付意愿),H点表示生产

13、者的成本。 GH段的距离小于单位税率,大于零。 说明在征税前是实现交易是合算,能给交易双方带来好处但在征税后双方交易的潜在好处消失了,交易无法进行。,结论,无谓损失就是由于税收阻止了这些互利的交易而引起的剩余损失。,无谓损失的决定因素,如下图所示,需求曲线和税收规模相同时,左图表示了供给缺乏弹性,右图表示供给富有弹性的情况,对无谓损失的影响。,A,B,D,S,Q,E,C,Q2,Q1,t,0,A,B,D,S,Q,E,C,Q2,Q1,t,0,无谓损失小,无谓损失大,如下图所示,供给曲线和税收规模相同时,左图表示了供给缺乏弹性,右图表示供给富有弹性的情况,对无谓损失的影响。,A,B,D,S,Q,E,

14、C,Q2,Q1,t,0,A,B,D,S,Q,E,C,Q2,Q1,t,0,无谓损失小,无谓损失大,结论,供给需求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就越大。 原因:弹性越大,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选择就越多,税收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就越大。,案例:无谓损失的争论,劳动税是美国经济中最重要的税收。社会保障税、医疗税、大部分的所得税都来自与劳动税。 对于劳动税造成的无谓损失的大小有很多争论。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对劳动供给弹性的看法不同。 如图,劳动供给曲线弹性的不同,无谓损失也不同。,D,S,D,S,认为无谓损失不大的经济学家认为:劳动供给曲线是相当缺乏弹性的。因为无论工资如何,基本上所以人都要从事全职工作。 认为无谓

15、损失很大的经济学家认为:劳动供给曲线是较为富有弹性的。因为有很多群体对激励的反应是很大的,如: 许多工人可以调整他们的工作时间,如工资越高加班越多; 家庭中赋闲的劳动力,如家庭妇女会根据报酬的高低来决定是继续从事家庭工作还是参加市场工作; 老年人也会根据报酬的高低来决定是否提前或延长退休的时间; 地下经济工作者也会根据工资的高低来决定是从事合法的工作还是从事违法的工作。,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的变动,如下图所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同的情况下,政府征收不同的税率。依次为小额税、中额税和大额税。 税率越高,无谓损失越大。而且随着税率的提高呈递增趋势。因为无谓损失是面积。的底和高随着税率的提高同时增大。 而政府税收收入随着税率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少。,D,S,t,D,S,t,D,S,t,证明:,如图,政府税收为tQ2,即P3ACP2;无谓损失是图中的ACE。,P3,A,B,D,S,Q,E,C,Q2,Q1,P1,P2,t,P,0,G,F,所以无谓损失是税率的二次函数曲线,税收收入是税率的抛物线。如下所示: 右图又被称为拉弗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