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中影像学检查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053364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评估中影像学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健康评估中影像学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健康评估中影像学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健康评估中影像学检查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健康评估中影像学检查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评估中影像学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评估中影像学检查(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 康 评 估 中 影 像 学 检 查,主讲人:李绍林 职 务: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单 位: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影像诊断科,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一、概述(一) X线的产生1,自由运动的电子群2,电子群的高速运动3,高速运动的电子束在运动中被突然阻止,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一、概述(一) X线的产生X线管灯丝经降压变压器 产生自由电子并云集在阴极附近 升压变压器向X管两极加压 阴极与阳极间电势差徒增 活跃状态自由电子成束以高速由阴极向阳极运动 撞击阳极钨靶 产生能量转换 1%能量形成X线 经由X线管窗口发射出X线,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一、概述(二)X线的特征及成像原理1. 穿透作用:能

2、穿透一般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体与X线波长有关,波长俞短穿透能力俞强(波长与管电压有关,电压俞高,波长俞短)与被藻射物体的结构(厚度和密度)有关2. 荧光效应:能激发荧光物质产生肉眼可见的荧光此特性为临床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一、概述(二)X线的特征及成像原理3. 感光作用:X线照射在涂有溴化银的胶片上产生潜影,经 显影定影处理,感光的溴化银离子(Ag+)被还原成金属银(Ag),沉积于胶片的胶膜内,在胶片上呈黑色,而未感光的溴化银在定影及冲洗过程中,从X线胶片上被冲洗掉,显出胶片片基的透明色。,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一、概述(二)X线的特征及成像原理3. 感光作用:感光作用

3、是X线摄影的基础被照射物体结构 剩余X线量 金属银沉 积量 胶片中黑白对比度(即层次差异的X线影像),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一、概述(二)X线的特征及成像原理4. 电离效应:X线用过任何物体被吸收时,使组成物质的分子分解成正负离子,既产生电离作用。X线通过空气时,使空气产生正负离子而成为导电体,所产生的正负离子量同空气所吸收的X线量呈正比,因此,测量电离的程度可计算X线的照射量,此为放射剂量学的基础。,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一、概述(二)X线的特征及成像原理5. 生物效应:X线穿透机体被吸收时,与体内物质产生相 互作用,使机体和细胞结构产生生理和生物的改变,称为X线的生物效应。X线对机体的

4、损害程度与吸收X线量的大小有关。,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一、概述(二)X线的特征及成像原理X影像形成的三各基本条件:1,X线要具备一定的穿透能力;2,被穿透的物体其组织结构必须存密度和厚度差异,导致穿透物体后剩余X线量的差异。3,剩余X线量经过载体(如X线胶片、荧屏等)的显影过程获得有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影像。,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一、概述(二)X线的特征及成像原理高密度组织:骨骼、钙化灶、阳性结石等其比重高、密度大,吸收X线量多,在X线胶片上感光少而呈白色(透视时呈黑色),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一、概述(二)X线的特征及成像原理等密度组织:皮肤、肌肉、结缔组织、内脏及体液等彼此之

5、间密度差别不大,在X光胶片上显示灰白色。,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一、概述(二)X线的特征及成像原理低密度组织:脂肪组织较一般组织密度底,在X光胶片上显示灰黑色;气体的密度最低,吸收X线量最少,在X光胶片上呈深黑色。,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二、X线检查方法X线检查方法包括常规检查、特殊检查和照影检查三大类 (一)X线常规检查1,透视(Fluoroscopy):适用于人体天然对比度好的部位,是一种简便而常用的检查方法。胸部透视腹部透视胃肠道钡餐检查钡剂灌肠检查,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二、X线检查方法(一)X线常规检查2,摄影(Radiography)优点:适用范围广图象清晰受检者受照X线量少

6、作为资料永久保存,便于教学科研 及复查对照,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二、X线检查方法(一)X线常规检查2,摄影(Radiography)缺点:检查区域受胶片大小限制不能观察运动功能,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二、X线检查方法(二)特殊摄影检查1,体层摄影(Tomography)体层摄影通过特殊的装置和操做获得某一特定层面上的组织结构影像,而不属于该层面的结构则被模糊掉。,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二、X线检查方法(二)特殊摄影检查2,高千伏摄影(High kV radiography)是指用高于120 kV(120150 kV)的管电压进行摄影,由于X线穿透力强,能穿透被照射的所有组织,可在致密的

7、影像中发现被隐蔽的病变,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二、X线检查方法(三)造影检查(Contrast Examination)将高于或低于人体组织结构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称为造影检查。被引入的物质称为造影剂。,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二、X线检查方法(三)造影检查(Contrast Examination)阳性造照影剂(高密度):钡剂、碘油、水溶性碘剂阴性造影剂(低密度):气体按照造影剂引入人体途径不同,可将造影检查方法分为直接引入法和生理排泄法。,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二、X线检查方法(三)造影检查(Contrast Examination)1,直接引入法:将造影剂

8、通过人体自然孔道、瘘管、和体表穿刺等途径进入人体内而达到造影目的。胃肠道造影、瘘道造影、椎间盘造影、脊髓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支气管造影、脑室造影、心血管造影、选择性各部位动脉或静脉造影等,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二、X线检查方法(三)造影检查(Contrast Examination)2,生理排泄法:将造影剂经口服、静脉注入或静脉滴注后,使造影剂在人体内选择性地经过某一器官的生理性排泄作用,暂时停留在其通道内,使该器官得以显影。静脉尿路造影静脉胆系造影 口服碘番酸胆囊造影,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三、X线诊断原则和步骤(一)诊断原则1,细致分析所见征象2,准确分辨正常与异常3,解答异常征象所

9、反映的病理变化4,结合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及有关化验检查结果5,作出定位、定量、定性诊断,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三、X线诊断原则和步骤1,细致分析所见征象2,准确分辨正常与异常3,解答异常征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4,结合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及有关化验检查结果5,作出定位、定量、定性诊断,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X线检查前准备(一)透视及摄影检查前准备1,明确检查目的、要求2,去掉体表可能产生影响的衣物(如:衣服、项链、药膏钥匙链等,必要时更换检查服 )3,根据检查目的要求选取适当体位,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X线检查前准备(二)造影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1,造影前严格掌握各种造影检查的适应

10、症和禁忌症,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2,向患者阐明本项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求得病人的理解与合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X线检查前准备(二)造影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3,做碘剂和麻醉药等过敏试验4,根据情况,术前应用镇静剂(戊巴比妥钠)、抗痉挛药(654-2)、抗组织胺药物(地塞米松)5,准备好处理各种副反应及并发症的急救药品和器戒(如氧气、吸痰器、开口器、升压药、抗过敏 药、抗休克药、抗痉挛药、镇静剂等),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各系统X线检查及其X线表现呼吸系统(一) 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1,普通检查胸部透视:体位:正位、侧位、旋转体位步骤:肺

11、野 肺门 纵隔 心 脏 大血管 双肋隔角 胸壁,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各系统X线检查及其X线表现呼吸系统(一) 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1,普通检查胸部摄影:体位 后前位(正位)侧位(左、右侧位)前后位前弓位,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各系统X线检查及其X线表现呼吸系统(一) 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2,特殊检查体层摄影:准确显示病灶形态、结构确定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显示支气管有无病变显示肺门、纵隔内结构和病变,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各系统X线检查及其X线表现呼吸系统(一) 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2,特殊检查高千伏(高电压)摄影:有利于显示肺门、气管、纵隔、 胸水内的病变,减少对病变组

12、织的干扰,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各系统X线检查及其X线表现呼吸系统(一) 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3,支气管造影适应症:原因不明的咯血明确支气管扩张诊断及病变范围高度怀疑肺癌而其他检查阴性者,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各系统X线检查及其X线表现呼吸系统(一) 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3,支气管造影禁忌症:年龄过大,心、肺、肝功能不全者肺部有急性感染者活动期肺结核710天内发生过大咯血者甲亢患者对碘过敏者,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各系统X线检查及其X线表现呼吸系统(一) 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4,检查前准备 明确检查目的、要求 去掉体表可能产生影响的衣物(如:衣服、项链、药膏钥匙链等,必要时更

13、换检查服 ) 根据检查目的要求选取适当体位 向病人说明本项检查的目的、方法和可能 发生的情况,,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各系统X线检查及其X线表现呼吸系统(一) 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4,检查前准备对支气管造影者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让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造影前4h及造影后2h禁食 术前一日作碘及麻醉剂过敏试验 痰多者术前应作体位引流,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各系统X线检查及其X线表现呼吸系统(二) 呼吸系统正常X线表现,正常胸部正侧位片 膈肌和肋膈角结构,正常胸部正侧位片膈肌和肋膈角结构,正常胸部正侧位片膈肌和肋膈角结构,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各系统X线检查及其X线表现循环系

14、统(一)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1,普通检查:透视检查:摄影检查:后前位左前斜位,胸部转动60度右前斜位,胸部转动45度口含钡剂,摄影时嘱患者吞咽钡剂,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各系统X线检查及其X线表现循环系统(一)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2,造影检查:方法:经导管将造影剂快速注入心脏和大血管腔内,使其显影目的:显示血流动力学改变明确心脏大血管内部结构及其功能,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各系统X线检查及其X线表现循环系统(一)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2,造影检查:造影剂:种类,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浓度,60%70%剂量,1.01.5ml/kg,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各系统X线检查及其X线表现循环系

15、统(二)正常X线表现,正常X线表现,正常心心脏X光平片四种体位,正常心脏X光平片四种体位,正常心脏X造影,正常心脏X造影,正常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各系统X线检查及其X线表现消化系统(一)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1,普通检查:对胃肠道病变诊断价值有限,主要用于急腹症和不透X线的异物检查。腹部透视腹部平片,立位、仰卧位、侧卧位,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各系统X线检查及其X线表现消化系统(一)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2,造影检查: 胃肠道造影:血管造影:,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各系统X线检查及其X线表现消化系统(一)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胃肠道造影:按检查范围分为上胃肠道造

16、影,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小肠系造影,用于空肠、回肠和回盲部检查结肠造影,钡剂灌肠(为最常用的方法)口服钡剂结肠造影,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各系统X线检查及其X线表现消化系统(一)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胃肠道造影:按检查方法分为 传统检查法:黏膜法 应用少量钡剂,以显示黏膜皱襞形态结构为主充盈法 应用较多钡剂使受检部位完全充盈, 以显示其轮廓、形态和蠕动加压法 适当压迫受检查部位,推开较多钡剂以显示病变的某些特征,第一节 X线诊断学检查,四、各系统X线检查及其X线表现消化系统(一)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胃肠道造影:按检查方法分为气钡双重造影法:又称双重造影,先后将钡剂和 气体注入胃肠道内,使受检部位黏膜面均匀涂布一层钡剂,气体则使官腔膨胀以显示黏膜面的细微结构及微小异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