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52458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颅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颅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颅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颅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颅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九章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四节 脑血管性疾病,一、颅内动脉瘤,80发生在大脑动脉环的前部及其邻近的动脉主干上,局部呈囊性膨出。 绝大多数为先天性和老年性动脉硬化症。 其主要危害:较大者因压迫邻近结构时有相应的局灶症状,破裂出血后,可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征象,出血严重者可致小脑幕切迹疝,有生命危险。 出血可反复发作,且逐次加重,偏瘫、失语等致残率及死亡率随之增加。,处理原则,及时处理,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止血、镇静、脱水剂,避免挣扎、屏气和情绪激动等。在CT确诊,确定部位后,进行手术治疗,以防再次出血。,二、颅内动静脉畸形,为先天性血管异常,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男多于女,病变区的

2、脑组织因缺血而萎缩。 临床表现:多以癫痫、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剧烈头痛为主要症状。 根据病变部位及相应的定位症状、体征,不难作出诊断。,处理原则,手术切除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 对位于脑深部或重要结构处直径小于3.5厘米的可采用伽马刀治疗。对血供丰富,体积较大者可行血管内栓塞术。,三、脑缺血性病变,以动脉硬化引起的脑动脉血栓形成尤为多见占脑卒中总数60-70,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 某些使血流缓慢和血压下降的因素是本病的诱因。故病人常在睡眠中发病,不少闰内发病前可有多次暂时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史。表现为突发的单侧肢体无力,感觉麻木,一时性黑曚失语等,大脑半球供血不足的表现。,处理原则,一般经内科治疗,

3、若无好转应及早考虑外科手术。,四、脑卒中,占卒中病例20-30%,多见于50-60岁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男多于女,常因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而引发。出血部位以内囊区多见,可分为内侧型和外侧型两种。 脑卒中表现意识障碍、呼吸急促、脉搏缓慢、血压升高、偏瘫、大小便失禁等。,经内科治疗、病情仍继续加重,应考虑手术清除血肿、止血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但内侧型病情过重,年龄过高,手术效果差应慎重。,病人,男,68岁,6小时前因生气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此后病情迅速加重,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无抽搐。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不规律服降压药。检查:T36、P68次/分、R12次/分、

4、BP180100mmHg,昏迷,双侧瞳孔2mm,等大,对光反射迟钝,右侧鼻唇沟浅,右侧肢体偏瘫。初步诊断:脑出血。,病例导入,急性脑血管疾病(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结合上述病例请思考: 1.为什么诊断为脑出血? 2.脑出血是否有“三偏征”? 3.做哪项实验室检查可进一步证实脑出血? .怎样治疗、护理?,病例导入,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 是构成脑出血最常见、最主要的病因。2.其他 如先天性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脑动脉炎、血液病等。,(一)病因,1.脑动脉管壁的外膜和中层比较薄弱。 2.长期高血压导致动脉血管壁结构变化,形成微小动脉瘤。 3.出血部位:豆纹动脉最易出

5、血。 4.脑出血颅内压增高脑疝,(二)发病机制,糖尿病 高血脂 冠心病 吸烟 肥胖 活动少,脑动脉硬化、 高血压,血压骤升,薄弱的脑动脉破裂,脑血肿,颅高压脑组织 缺血、 缺氧、 坏死,用力、情绪激动时,脑出血的最主要病因,危险因素,二、临床表现,1.常在情绪激动、用力时发病。 50的病人出现头痛并很剧烈。 2.病情发展快,几分钟至几小时达到高峰。 3.部分病人有昏迷、生命体征不稳、颅高压情况。,(一)临床特点,1.内囊区出血:主要表现为“三偏征”, 部分病人可呈“凝视病灶”状。 2.脑干出血:表现为眩晕、复视、呕吐,交叉性瘫痪,“凝视瘫肢”。大量出血时昏迷,双侧瞳孔呈针尖样。 3.小脑出血:

6、表现为枕部剧痛,起病突然,数分钟内出现头痛、眩晕、频繁呕吐、眼球震颤、共济失调。,(二)神经系统表现,三、检查及诊断,1CT:首选检查。 2MRI:敏感性更高。 3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可检出脑动脉瘤、脑动脉畸形及脑血管炎等病。 4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呈洗肉水样均匀血性,压力升高。,(一)检查,发病后CT即可呈高密度改变,(二)诊断,多在动态下发病,症状迅速加重有神经定位体征,一般有意识障碍、 生命体征不平稳、颅高压,头颅CT或MRI显示出血灶,四、处理原则,1.甘露醇:是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 2.速尿:常与甘露醇合用增强脱颅压效果。 3.其他: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作用较弱,但很少引起水

7、电解质紊乱,(一)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当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5mmHg时,可以只加强观察,不必急于降血压。(三)外科治疗 大脑半球出血量在30ml和小脑出血量在10ml以上,都可以考虑手术清除血肿。手术宜在发病后624h内进行。,(二)慎重降血压,五、护理诊断/问题,1意识障碍 与脑出血、脑水肿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与意识障碍、偏瘫有关。 3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偏瘫所致长期卧床有关。 4潜在并发症:脑疝、压疮、肺部感染等,六、护理措施,(一)术前,纠正水、电解质,补充营养 保持呼吸道通畅 生活护理,防止坠床或碰伤 予以心理护理 在视、听障碍的病人护理方面,在服

8、药、进给予特殊照料,在活动义齿、隐型眼镜均应卸下交家属 垂体腺瘤病人如决定经蝶窦手术者,应加强口腔护理及鼻腔护理。 颅内动脉瘤位于willis环前部或颈动脉海绵窦瘘封闭术的患者,应于术前进行颈动脉压迫试验和训练,以建立侧支循环。,(二)术前1日,理发、洗头。保持大便通畅。,(三)术日晨,术前2小时光头发,必要时剃去眉毛。 留置导尿管 昏迷者或已行气切者应吸净呼吸道分泌物。 术前已行脑室引流者,应夹闭引流管,待卧于手术台后,将引流瓶悬挂于手术台面的高度,再放开引流。,(四)术后护理,搬运 有专人保护头部,动作轻稳,安置于病床后,即应开始病情观察、生命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连接颅外引流管

9、观察病情 神经系统体征,体位,全麻未清醒,应取侧卧位;意识清醒、血压平稳,宜抬高床头15-30度;幕上开颅术后,应卧健侧;对体积较大肿瘤切除后,24小时应保持手术区在高位;幕下开颅术后,早期宜枕侧卧或侧俯卧位;吞咽功能障碍只能取侧卧位;翻身时应进行线翻身,避免扭转。 给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营养与补液,一般的病人清醒病情平稳者,术后一日可进流质,二、三日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 较大的手术,且有恶心、呕吐,消化功能紊乱者,术后可禁食1-2日,予静脉补液,待稳定后渐恢复饮食。 对因舌咽、迷走神经瘫痪而发生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者,术后严禁饮食,采用鼻饲进食。 术后长期昏迷、予鼻饲外,应予静脉补充营养。术

10、后补液应控制成人1500-2000毫升为宜,其中含盐液占500毫升。注意补充额外丢失量,量出而入。,止痛与镇静,脑术后头痛,应了解分析原因,对症处理 切口疼痛,多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一般止痛剂可奏效。 颅内压增高致头痛,多发生于术后2-4日,常为搏动性,伴有呕吐,应予降颅压处理。 若系术后血性脑脊液刺激脑膜而引起头痛,需术后早期腰穿引流,至脑脊液转清。 术后无论何种原因引起头痛,不宜轻易使用吗啡及哌替啶。因此类药物可抑制呼吸,且有缩瞳作用,影响观察。,术后应防止颅内压增高及颅内再出血,若发现病人烦躁在排除颅内压增高或膀胱充盈所引起后,可按医嘱使用镇痛剂,如氯丙嗪、非那根、地西泮、10%水合氯

11、醛等。 颜面水肿 予冷敷,切口脑脊液漏,可取半卧位抬高头部 头部使用消毒绷带包扎,枕上垫无菌巾,防止颅内感染 定时观察敷料,观察有无浸湿情况,并估计渗出程度 防止颅内压增高 术后3日内不可用力排便,必要时予轻泻剂。 防止压疮 皮肤清洁 床单位保持 翻身、按摩等,伴发病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伴发病的护理 出血 感染 中枢性高热 尿崩症 胃出血 顽固性呃逆 癫痫发作,1.休息与体位:急性期卧床休息,头抬高1530,保持功能位。 2.用甘露醇护理:备无结晶甘露醇。选择粗大静脉注射,局部加温。1530min滴完,防药外渗,观察尿量,电解质情况。 3.严密监护: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颅高压、心律失常及

12、并发症;病危时进行心电、血压、体温监测。,脑疝前驱症状有哪些?,4防止再出血 (1)严密监控血压,避免血压过高。 (2)避免搬动:病情危重者发病初2448h内避免搬动,12h内不大幅度翻身。(3)减少刺激:环境安静。集中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剧烈咳嗽、打喷嚏等。 (4)头置冰袋或冰帽。,是否适用于脑血栓形成病人呢?,5康复护理 (1)肢体康复:见本章第1节有关内容。 (2)语言康复:见本章第1节有关内容。 6.饮食:发病后禁食2448小时。此后酌情进食或鼻饲。恢复期同脑血栓形成饮食护理措施。,7并发症护理 (1)预防护理并发症:同脑血栓形成护理。 (2)预防脑疝:避免用

13、力、屏气及腰穿。对颅高压者要立即脱颅压,密切观察病情。,(3)应激性溃疡护理:同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4)中枢性高热护理:冬眠灵等药物降温;冰敷大血管、头置冰袋或冰帽等物理降温;吸氧。,8健康指导: 同脑血栓形成护理措施。此外,还要注意保持 大便通畅,不能屏气用力,不能剧烈活动。坚 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维持血压平稳。,1诊断分析该病人有高血压病史,情绪激动时发病,症状迅速加重。有“三偏征”等神经定位体征。有突发头痛、恶心呕吐、脉搏慢、呼吸慢,直至意识不清等颅高压体征。头颅CT未做。根据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脑出血伴颅高压(出血部位在内囊区)。,病例分析,2、护理分析 颅高压立即头高位,配合使用甘露醇

14、等。 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禁食。防止压疮。做好生活护理。 有再次脑出血的可能严密观察。避免血压过高、搬动及刺激等诱发脑出血的因素。,病例分析,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早期康复。 可能会出现并发症预防并发症护理。 饮食问题禁食2448h,此后酌情进食。,课堂小结,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疾 病。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 常累及豆纹动脉,影响内囊区。 常在激动、用力时发病,病情发展快,多有颅高压,CT立即显示出血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疝。 主要治疗是甘露醇脱颅压及慎重降血压。 主要护理措施是降颅压、观察、防再出血。,脑血栓形成和脑出血特征比较,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通常

15、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概 述,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引起SAH的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畸形。,各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壁薄弱,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凝血机制障碍,刺激脑膜增高颅压,(二)发病机制,二、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常在情绪激动、用力时突然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在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内发展至最严重的程度。 2.神经系统表现: 脑膜刺激征阳性,以颈强直最明显。,脑膜刺激征,颈强直: Kernig征 (克匿格征) Brudzinski征 (布鲁金斯基征),3.常见并发症 (1)再出血:是致命并发症。表现为病 情稳定情况下,突然

16、再次出现急性发作。(2)脑血管痉挛:是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于出血后415天,常有意识障碍、偏瘫等。 (3)颅内压增高。(4)脑积水:轻者嗜睡,重者因脑疝而死亡。,三、检查及诊断,(一)检查 1.CT:有高密度出血征象。是确诊SAH 的首选方法。 2.脑脊液检查:呈均匀血性。是最具有诊断价值和特征性检查。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SAH病因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二)诊断要点,发病急骤,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脊液检查呈均匀血性,且压力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四、治疗要点,1.防止再出血 (1)休息:绝对卧床休息46周。 (2)镇静:有剧烈头痛、烦躁等症状,适当选用镇痛剂、镇静剂。 (3)用抗纤溶剂:常用氨甲苯酸、6-氨基已酸、酚磺乙胺等。 2.防止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常用尼莫地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