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_第二章_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人教版八年级下)_1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51914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_第二章_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人教版八年级下)_1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七单元_第二章_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人教版八年级下)_1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七单元_第二章_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人教版八年级下)_1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七单元_第二章_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人教版八年级下)_1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七单元_第二章_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人教版八年级下)_1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_第二章_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人教版八年级下)_1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_第二章_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人教版八年级下)_1ppt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每种生物繁殖出的新个体都和父母双方非常相似。 思考:生物通过什么途径把自己的性状传给下一代?,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描述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类有多少对染色体?,23对( 条),46,染色体一般呈现什么形状?,X形,生物的每一个体细胞都像受精卵一样,在细胞核内存在数目相同的染色体,而且成对出现。,基因和染色体,认真观察经过整理后绘制的人体(女)细胞内的染色体图(如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为什么将这些染色体画成一对一对的?,23对46条。因为在

2、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认真观察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如右图),简略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细胞,生物体,父母的性状是怎样遗传给子女的呢?,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我们知道,大多数生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为什么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不会成倍增加?,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请完成下面的填图,看谁填得正确。,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对体细胞只有2对染色体的马蛔虫进行研究时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2条染色体(由

3、每一对里的一条组成),而受精卵则又恢复到2对染色体。那么,是不是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都是这样的呢?,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通过对多种生物的观察研究,证实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填写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并回答问题:,父,母,23条,23条,46条,新个体,精子,卵细胞,23对,基因和染色体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受精卵,精子,卵细胞,新个体,基因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的。,1.父母的性状是怎样遗

4、传给子女的( ) A.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 B.通过孩子的学习和模仿 C.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 D.通过生殖细胞 2.天鹅的受精卵发育成天鹅,而不发育成丑小 鸭,是因为其受精卵含有特有的( ) A.性状 B.细胞 C.遗传物质 D.细胞膜,D,C,3.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和植物细胞内没有基因 B.只有受精卵中才有基因 C.只有生物的体细胞中才有基因 D.受精卵内含有父母双方的基因 4.已知水稻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24条,它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多少条( ) A.24条、24条 B.24条、12条 C.12条、12条 D.12条、24条,D,C,5.如图所示的生物结构表示的是( ),A.一个DNA分子 B.一个细菌 C.一个基因片段 D.一个精子,A,6.请将各类生物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填入下表。,39条,19条,7条,9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