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化验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049146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化验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常见化验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常见化验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常见化验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常见化验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化验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化验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化验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护理部 刘清宁,目录,血常规 肝肾功 血凝常规 心肌酶谱 血气分析 乙肝五项,解读血常规,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红,白,板,红细胞,红细胞参数及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值,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血小板计数,解读血常规,解读血常规-红细胞参数,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Hb) 红细胞比容(HCT) 红细胞平均值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RBC功能?,红细胞计

2、数 和 血红蛋白,* 按Hb 30、60、90、正常低值将贫血分四级,解读血常规-红细胞参数,生理性贫血: 3个月15岁以前的儿童,比正常成人低10%20% 部分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妊娠中、晚期,血液稀释病理性贫血: 生成减少 破坏过多 丢失过多,解读血常规-红细胞参数,红细胞平均值(MCV、MCH、MCHC),解读血常规-红细胞参数,解读血常规-红细胞参数,红细胞平均值(MCV、MCH、MCHC) 临床意义,容积,浓度,解读血常规-红细胞参数,白细胞五分类:中性粒(N)、淋巴(L)、嗜酸粒(E)、嗜碱粒(B)、单核(M),解读血常规白细胞参数,中性粒细胞增多 生理性: 下午较早上升高 应

3、激状态(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活动后、饱餐、高温严寒等) 病理性: 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时明显,严重感染可下降) 严重组织创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心梗、溶血) 急性大出血 急性中毒 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特别是消化道肿瘤),中性粒细胞-主要是化脓性球菌感染,解读血常规白细胞参数,淋巴细胞增多(5) 儿童时期(67岁后才逐渐下降) 感染(病毒、结核杆菌等) 淋巴细胞性恶性疾病 再障 淋巴细胞减少 接触放射线 应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后 HIV,解读血常规白细胞参数,淋巴细胞-主要是病毒性感染,1、血小板参考值 (100-300)109/L 2、血小板增多: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

4、、溶血等。 3、血小板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解读血常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正常值:10030010e9/L ),做侵入性检查或腹部手术通常要求PLT5010e9/L。关键部位(脑、内眼、某些泌尿外科手术)PLT 10010e9/L ,另需考虑血小板功能。,解读血常规-血小板参数,解读肝肾功,1.肝功 2.肾功,解读-肝功,解读-肝功,第一步-血清酶学指标常见以下几种酶:谷丙转氨酶(英文简写为ALT或GPT)、谷草转氨酶(AST或GOT)、碱性磷酸酶(英文简写为ALP)、-氨酰转肽酶(英文简写为-GT)、胆碱酯酶(英文简

5、写为CHE)。 ALT和AST存在于正常肝细胞中,当肝细胞损伤时即逸出细胞外进入血液中。因此血液中的ALT和AST升高间接反应肝脏受损的程度。 大多数脂肪肝病人的AST、ALT正常或仅有轻度升高。如果这两个值远远高出正常值,则应该怀疑病毒性肝炎或其它急性肝炎。,解读-怎么看肝功化验单,第二步-胆红素代谢指标常用的胆红素代谢化验项目有: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三项。血清中胆红素指标主要用于判断黄疸类型以及黄疸程度,进而判断肝脏代谢是否正常。,解读-怎么看肝功化验单,在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均可使血胆红素

6、增高,引起黄疸,第三步-血浆蛋白指标肝脏是机体蛋白代谢的主要器官。测定血清蛋白水平,可了解肝脏对蛋白质的代谢功能。白蛋白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白蛋白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功能的正常肝细胞的数量,若白蛋白值在病程中逐渐减少。则表示病情较重,预后不好。球蛋白是一种存在于人体中的血清蛋白,具有免疫作用,因此也有人称球蛋白为免疫球蛋白。免疫系统遇到外来的入侵物时会根据入侵物的不同产生不同数量的球蛋白,如果入侵物比较难以消灭,免疫系统刺激淋巴就会产生更多的球蛋白直到入侵物被球蛋白消灭为止。球蛋白值升高,一般表示肝脏内有炎症改变。A/G比值即指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正常为1.52.5:l。肝脏损伤严重,病

7、变范围较大时,可见到A/G比值倒置。病情好转后白蛋白回升,比值也趋向正常。,解读-怎么看肝功化验单,解读-肝功,解读-肾功,肾脏的生理功能,解读生化全项-怎么看肾功化验单,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当肾脏发生功能障碍时,由于体内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排出,患者可出现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值等方面不同程度的紊乱。 临床上通过抽血做肾功能检查来反映肾脏的生理功能。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肾功能中常见的几项指标:,尿素氮 肌酐 尿酸,一、血清尿素氮尿素几乎全部由蛋白质分解代谢而形成,主要经肾脏排泄。肾脏病变如急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肾结核、肾肿瘤、严重肾盂肾炎等均可引起血清尿素氮增高。 血清尿素氮升高,不一定都是

8、肾功能受损,影响因素: 1、 进食含大量蛋白质的食物,因此必须空腹抽血。 2、 引起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的疾病,如急性传染病、大面积烧伤、高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也可使尿素氮增高; 3、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因蛋白质吸收增多,也常见尿素氮增高。 因此,仅以尿素氮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还不准确,还要做血清肌酐检查。但肾病时尿素氮改变比血清肌酐早而且显著。,解读生化全项-怎么看肾功化验单,二、血肌酐1. 血清肌酐主要由肌肉代谢产生,极小部分来自食物。血清肌酐浓度实际上取决于肾的的排泄功能的好坏。2.正常情况下,肌酐在血内含量非常低,再加上肾的代偿能力很大,在肾疾病的初期,血肌酐浓度一般不升高,只有当肾小球

9、滤过能力下降一半或更多时,血肌酐浓度才见增高,所以其灵敏性较差。一旦出现肌酐增高,常提示预后严重。,解读生化全项-怎么看肾功化验单,三、血尿酸 高尿酸和肾脏的关系: 1、尿酸高不是肾功能的指标:尿酸高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并不是意味肾功能不正常。 2、肾功能不正常主要看尿素氮、肌酐、尿蛋白、血内生肌酐清除率等,不是看尿酸的。同时尿酸和慢性肾盂肾炎之间也是没有联系 。 3、持续尿酸高会导致肾病损害:因为尿酸结晶对肾脏小管间质有损害作用,而且持续的尿酸升高会通过炎症作用导致肾脏病,不及时治疗,最终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解读生化全项-怎么看肾功化验单,解读生化全项-肾功,凝血四项: (1)血浆凝血

10、酶原时间(PT)及由其衍化出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凝血酶时间(TT); (4)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解读血凝常规,凝血瀑布学说,解读血凝常规,1、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12-16s 超过对照值3s以上即为异常。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正常参考值:0.8-1.5。 临床意义:凝血酶原时间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常用指标,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应用口服抗凝剂时INR的允许范围:非髋部外科手术前1.5-2.5;髋部外科手术前2.0-3.0;深静脉血栓形成2.0-3.0;治疗肺梗塞2.0-4.0;预防动脉血栓形成3.0-4.0;人工

11、瓣膜手术3.0-4.0。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值:24-36s 临床意义:APTT延长:见于、明显减少,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缺乏症,重症肝炎,新生儿出血症,口服抗凝剂,应用肝素等。APTT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抽血不顺利使血液中混有大量组织液时。,解读血凝常规,解读心肌酶谱,CK、CK-MB:肌酸激酶主要分布在骨骼肌、心肌、脑及消化道中。测定CK及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十分有意义 参考值: 男性 38-174U/L,女性 26-140U/L 增高:AMI,心肌炎、肌肉疾病,溶栓治疗,手术等,解读心肌酶谱,【CK临床意义】 1

12、.急性心肌梗死410小时血中CK升高,1236小时达峰值,7296小时恢复正常。在AMI病程中CK再次升高提示有再次心肌梗死发生。 2.心绞痛、心肌炎、手术后CK水平也有上升。 3.急性或慢性骨骼肌损伤时CK上升,但随着病程延长而逐渐下降。,解读心肌酶谱,LDH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同功酶有五种形式,即LDH1(H4)、LDH-2(H3M)、LDH3(H2M2)、LDH-4(HM3)及LDH-5(M4) 参考值:连续检测法:104-245U/L;速率法:95-200U/L 临床意义: (1)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早期血清中LDH1和LDH2活性均升高,但LDH1增高更早,更明显,导致LDH1/L

13、DH2的比值升高。 (2)肝炎、急性肝细胞损伤及骨骼肌损伤时LDH5都会升高。(3)患活动性风湿性心脏病、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肾坏死等病LDH1也可升高。,解读心肌酶谱,心肌梗塞后920h开始上升,3660h达到高峰,持续610天恢复正常(比AST、CK持续时间长),因此可作为急性心肌梗塞后期的辅助诊断指标,解读心肌酶谱,AST:在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所以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大量的酶释放人血,使血清含量增加,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临床意义 (病理性升高): (1)心肌梗塞发病612小时显著升高,增高的程度可反映损害的程度,并在发作后48小时达到最高值,约35天

14、恢复正常; (2)各种肝病AST可增高,肝病早期和慢性肝炎增高不明显,AST/ALT比值小于1。严重肝病和肝病后期增高,AST/ALT比值大于1; (3)其他疾病如心肌炎、肾炎及肺炎等AST也轻度升高。,解读心肌酶谱,解读血气分析,解读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对血液中的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医学上常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的检验手段,是抢救危重病人和手术中监护的重要指标之一。 1、穿刺部位: 选择没有输液的动脉及容易穿刺的动脉。一般选择桡动脉,因为此处动脉固定,易暴露,不受体位和操作地点的限制;其次选择股动脉和肱动

15、脉,患者容易接受,且成功率高,不易误入静脉或误刺深层神经。 2、找准搏动最明显处并用左手指固定血管,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与皮肤角度,深部动脉应垂直进针,浅部动脉以为宜。 3、注意事项:送血气分析之前,先电话通知作好准备。采血后需立即排空气泡,再将针尖刺入橡皮塞封闭针孔,尽快送检,送检过程中,避免震荡。标本送检时需附上病人实时的体温、吸氧浓度或吸氧流量(L/min)及最近的血红蛋白量等参数,血气分析的三步法: 第一步: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 第二步:酸/碱中毒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碱中毒,是单纯呼吸因素,还是存在代谢成份?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看pH值。正常值为7.

16、400.05。如果pH7.35为酸中毒,7.45为碱中毒; 第二步: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方向。同向改变(PCO2增加,pH也升高,反之亦然)为代谢性,异向改变为呼吸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的,再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比例。正常PCO2为405mmHg。单纯呼吸性酸/碱中毒,PCO2每改变10mmHg,则pH值反方向改变0.08(0.02)。例如,如果PCO2是30mmHg(降低10mmHg),那么pH值应该是7.48(增加0.08);如果PCO2为60mmHg(增加20mmHg),则pH值应为7.24(降低20.08)。 如果不符合这一比例,表明还存在第二种因素,即代谢因素,这时,第三步就应比较理论上的pH值与实际pH值,如果实际pH值低于理论pH值,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酸中毒,反之,如果实际pH值高于理论pH值,则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碱中毒。需注意,根据公式推算出来的pH值,可以有0.02的波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