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上课用)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5048286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上课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上课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上课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上课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上课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上课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上课用)(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自古以来,很多谋臣良将,出于对国家尽责,对国君尽忠的赤诚之心,劝国君改正过失,冒死进谏,但大多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屈原:向楚怀王进谏,提出治理国家的建议被奸臣嫉恨,遭放逐,最后投汨罗江而死。,比干:纣王不耐烦他提意见,剖腹挖心。,伍子胥:建议吴王夫差杀掉勾践屡遭拒绝,引剑自刎,临终前要求把头颅挂在城门上,亲眼看勾践东山再起。,自古进谏知多少?,李世民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兼语句,“邹忌讽 纳谏”,齐王,解 题,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

2、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期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战国策,邹忌:战国时政治家。邹忌(约前385-前319) 战国时齐国大臣。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封于下邳p,称成侯。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邹 忌,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后来谋士淳于髡kn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齐 威 王,昳 窥

3、间进 期年 谤讥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读准字音,y,ku,jin,j,bng j,zho,cho,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今齐地方千里 4、王之蔽甚矣!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读出停顿,邹忌/修/八尺有余,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王之蔽/甚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今齐地/方千里,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丽。,修:长,这里指身高。 尺:战国时期的一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 有:通假字,“又”。而:并列关系。 昳丽:光艳美丽。,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服,穿戴。 窥镜:照镜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

4、美?孰,谁,哪一个。,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朝(zho)服衣冠(gun),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sh)与城北徐公美?,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漂亮?”,美甚:美得很,漂亮极了。甚:极,很。及:赶得上,比得上。,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qi)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 “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 比得上您呀?,不信自:不相信自己,动宾倒置。而

5、: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旦日:第二天。与:介词,跟,同。,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若:如,比得上。,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明日:第二天。 弗如远甚:远不如。 以为:认为。 不如后面省略“其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 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

6、我也。,寝:这里指躺着。之:这件事,指妻、 妾、客说自己比徐公漂亮的事。美我: 认为我美。 私:动词,偏爱。于:向。,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第一段词句点津,特殊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式,(是) (2)“与坐谈” 省略句式“(忌)与(客)坐谈” (3)“忌不自信” 倒装句式(宾语前置,忌不信自) (4)“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在此句中是“谁”的意思,“孰与”常连用,用于选择问句。,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服:名词作动词,穿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动用法,以为美

7、私:形容词作动词,偏爱,第一段词句点津,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 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以”的后边省去了“我”。以:认为。,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 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朝:朝廷。诚:实在,确实。,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b)甚矣。,宫妇:宫里的妃子。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蔽: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地:土地。方

8、:方圆。左右:近侍,近臣。甚:极点。,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 宫中的妃子和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的;朝中 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 谁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 很深啦!”,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ng)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善:好。乃:于是。臣:指宫廷大臣。吏:指地方小官。面刺:当面指责。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谏。谤讥,在这里指“议论”,没有贬意。市朝,公共场合,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

9、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受下等奖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n)进;期(j)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初:刚,才。时时:不时,有时候。 间进:偶然进谏。间,间或,偶然。期年:满一年。期,一周年。进者:指进谏的话。,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cho)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10、朝:朝见。 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于:第一个,介词,到。第二个,介词,在。,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 都到齐国来朝见。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1.了解古代纳谏除蔽、修明政治的道理。 2.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述道理和表明意见的方法。 3.学习合理安排顺序,学习生动的叙述。,学习目标(二),课文理解,请思考: 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2由于感情不同及身份地位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心里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

11、邹忌的态度如何? 4邹忌为什么要向齐王进谏? 5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6邹忌进谏的结果怎样? 7邹忌进谏成功的原因在哪里?,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小结,邹忌进谏,妻私我,妾畏我,客求我,齐王纳谏,宫妇左右私王,朝廷大臣畏王,四境之内求王,三比,三赏,三变,三思,三问、三答,战胜于朝廷,小,大,家事,国事,课堂总结,人物分析,邹忌是如何对待别人对自己的齐声赞美的? (先自“视”,后“思”之) 他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会说出事情真相;) (治国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都敢于说真话,才能实现大治。),人物分析,邹忌进谏是哪一种进谏方式? (讽谏) 有何巧妙之处?达到什

12、么效果? 以小见大,以家喻国,采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比喻之中;语言上营造步步进逼,环环相扣的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从而有力证明论点“王之蔽甚矣”,讨论: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自选文中一个人物,说说对他性格的认识。,思考玩味,邹忌 1头脑清醒,有自知之明,不为奉承所惑,善于思考,实事求是。 2能举一反三,说话讲究技巧,善于辞令,具有真知灼见,能为国家君主深谋远虑 3.4(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治国之才,忠诚。,人物分析,齐王 有魄力的君主,勇于听取不同意见,从善如流,胸怀宽广,虚心纳谏。 更可贵的是:能根据人们对

13、朝政的批评议论,进行大胆的政治改革,有富国强兵的愿望。,人物分析,古今中外类似齐威王这样善于纳谏的人还有谁?你能讲给大家听一听吗?,思维拓展,这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我们有哪些体会?,(1)、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邹忌自身角度) (2)、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指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邹忌勇于进谏角度) (3)、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采纳, 提高建议效果。(邹忌进谏方式) (4)、作为领导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广泛听取批

14、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齐王角度),学法总结:让思维辐射不同,让思维辐射不同的角度,课堂练习,1、指出各句中“之”字的不同含义。 (1)齐国之美丽者也(2)徐公来,孰视之(3)暮寝而思之(4)吾妻之美我者(5)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2、翻译下列句子 (1)吾孰与徐公美? (2)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古今异义: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古义,长; 今义,修理。 尺: 古义的尺相当于现代的六寸。,字词小结,(2)暮寝而思之。 寝: 古义,躺而不睡; 今

15、义,泛指睡觉。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 古义,偏爱; 今义,自私。,字词小结,(4)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 古义,指责, 今义,诽谤,恶意中伤 (5)明日徐公来。 明日: 古义,第二天; 今义,将要到来的下一天。,字词小结,(6)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处所、地点。,字词小结,2、一词多义: 朝 朝服衣冠 (早晨)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皆朝于齐 (朝拜),字词小结,孰 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谁)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仔细)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什么),字词小结,旦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早晨) 旦日,客从外来,与座谈 (第二天) 岂若吾相邻之旦旦有事哉 (天天),字词小结,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确实)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真诚),字词小结,间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或)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参与) 奉命于危难之间 (期间),字词小结,3、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朝服衣冠 服:穿戴。 (2)名词用作状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当面。,字词小结,(3)形容词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 美 :认为美 (4)动词的使动用法: 闻寡人之耳者 闻: 使闻,字词小结,4、 特殊句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