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健康保健指导 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49121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老年健康保健指导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社区老年健康保健指导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社区老年健康保健指导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社区老年健康保健指导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社区老年健康保健指导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老年健康保健指导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老年健康保健指导 ppt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指导,第二节 社区老年人的保健指导,学习目标,掌握:老年人、老龄化社会的概念;社区老年的保健指导。熟悉: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患病特点及社会生活改变;社区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了解:社会人口老化状况及其特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人口老龄化的原因,1、人均寿命的延长 2、出生率下降带来的人口老化 3、人口迁移造成的地区性人口老化,一、老年人的内涵,(一)概念,老年人?,WHO采用的标准: 发达国家65岁以上; 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6074岁:年轻老年人(the young-old) 7589岁:老老年人( the old-old ) 90岁以上:长寿老年人(longvo

2、us),老龄化社会,WHO对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有两个标准: 发达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我国自1999年底,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09%,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20%,2050年达24,4个人中有1位老人。,二、社会人口老化状况及其特点,1.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2.高龄老年人增长速度快3.女性老年人增长快4.人类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一)世界人口老化状况及其特点,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2老龄化发展迅速 3地区发展不平衡 4城乡倒置显著 5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 6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3、二)我国人口老化状况及其特点,三、老年人的生理特点,1、体表外形的变化皮肤毛发身高体重,2、器官功能下降,视力 听力 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 运动系统 免疫系统,四、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钓鱼郊游打太极跳舞,(一)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1、孤独心理:调查显示,约有60老年被调 查者经常感到内心孤独、寂寞 2、怀旧心理:留恋过去的工作(权力和能力),留恋家里的旧物品,留恋已故的友人 3、忧虑多疑:担心自己患病,(二)消极不良的心理状态,4、牵挂心理:对子女不放心,过分思念和牵挂5、自卑心理,(二)消极不良的心理状态,五、老年人社会生活改变,(一)

4、生活方式改变 1.逐渐从劳动职业生活活动中退出 2.社会政治活动明显减少,人际交往的频率显著降低,生活活动空间明显缩小 3.精神文化生活活动的内容发生明显的变化 4.家庭生活成为活动的主要内容,二、老年人的社会生活改变,二、老年人的社会生活改变,(二)生活事件 丧偶 再婚 丧子 家庭不和睦 经济困窘,老年人再婚的两大阻力:子女反对;世俗偏见 (1 )怕遗产落入他人之手; (2 )怕别人议论自己对长辈不孝,迫使长辈再婚; (3)不愿与继父或继母相处,更不愿意将来伺候继父继母; (4 )认为长辈再婚是给自己丢了面子。,患病率高 发病急、进展快 起病隐袭,症状表现多不典型 病程长、病情重、恢复慢、并

5、发症多 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及意识障碍 对治疗反应差 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患增加,六、老年人的患病特点,七、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1.疲劳 2.眩晕 3.晕厥 4.睡眠失调 5.跌倒 6.失明与耳聋(二)社区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社区老年人常见的身体健康问题,一、离退休综合征,1、定义 是指老年人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 环境和生活方式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 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行为的一种适应 性的心理障碍。 2、表现 坐卧不安、行为重复、不知所措、容易做错事情、 急躁、敏感多疑容易产生偏见,有的人情绪忧郁, 以致引起失眠、多梦、心悸、全身燥热等症状。,3、

6、预防 调整心态、顺应规律 发挥余热,重归社会 善于学习,渴求新知 培养爱好,寄托精神 扩大社交,排解寂寞 生活规律,保健身体 进行必要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一、离退休综合征,二、老年抑郁症,1、定义 老年抑郁症一般指发生于老年期(65岁)的抑郁 症包括老年期首次发病,老年期复发的抑郁既有一 般抑郁症的特点,也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如认知 功能损害明显。,二、老年抑郁症,2、表现 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动作明显缓慢,焦虑不安,易发脾气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严重感到自 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思维迟缓或自觉思维能力明显下降 反复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失眠或

7、睡眠过多 食欲不振或体重减轻 性欲明显减退,3、相关因素 (1)生物医学因素 遗传因素 疾病因素 甲状腺疾病 维生素B12缺乏症 慢性疼痛 脑卒中 早老性痴呆 药物因素 成瘾性药物与酒精,二、老年抑郁症,3、相关因素 (2)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 焦虑 社会因素 性格 4、预防 治好已有的身体疾病 扩大人际交往 创造良好家庭环境 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二、老年抑郁症,三、丧偶,1、老年人丧偶精神上经历的三个阶段 自责,怀念,恢复 2、老年人丧偶的心理调适 正确对待丧偶的现实 避免自责 转移注意力 寻求新的生活方式 再婚有利于摆脱孤独,1、定义老年疑病症是以怀疑自己患病为主的特征的 一种神经性的人

8、格障碍。,四、老年疑病症,2、表现对自己身体的变化敏感,相信自己有病,时常感到忧郁和恐慌。,八、社区老年人的保健指导,要注意室内温度、湿度、采光、通风等方面, 1.温度、湿度室温应以2224较为适宜;湿度为 40 50; 2.室内的光线及通风: 保证阳光充足、分布均匀,日照时间不少于3小时。 照明灯应使用安全、照度足够、光源固定高度适宜。 居室保证定时通风。,(一)居家环境保健,3.居室的布局:整洁美观、布置得体、色彩协调。移去影响老年人活动的障碍物。有供步态不稳老年人使用的扶手、拐杖等。4.厕所及浴室:座式便桶、扶手、地面防滑,(二)饮食与营养保健,(一)饮食搭配合理,营养平衡 多吃粗粮、新

9、鲜蔬菜和水果、大豆及其制品、菌类食物等。 食物应清淡。 重视奶制品在菜肴中的利用 注重摄取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饮水1500ml, 适当饮茶,(二)合理烹调 蒸、煮、烧、炖方法制熟的食物,将食物加工成菜汁、菜泥、肉末、膏、羹等易于消化的种类,而少食用油炸方法制熟的食物。还应少吃烧烤及烟熏制品。,(二)饮食与营养保健,(三)一日三餐合理安排,养成良好进食习惯规律进餐每日3餐坚持“早饭要好、午饭宜饱、晚饭要少”的原则 科学进餐进餐饭前要洗手,调节情绪,切不可生气吃饭;饭中要细嚼慢咽、专心致志,不分散精力,不暴饮暴食;饭后要注意漱口,适当活动。 适量饮酒有饮酒习惯的老年人,可以适当饮用,但不能过量、

10、过贪。 适量加餐饭后适当吃些坚果类食品,如核桃、花生、瓜子、杏仁、腰果等,这些食品中含有抗氧化剂、维生素E、硒元素等,具有保护血管作用。,(二)饮食与营养保健,(四)注意饮食卫生,(二)饮食与营养保健,(五)恰当的进餐方式 鼓励自己进餐,维持老人的进餐能力。 自己不能进餐者可喂食或鼻饲、肠道营养等方式输送食物和营养。,(二)饮食与营养保健,(三)睡眠保健,1.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2.保持稳定的睡前情绪 3.安排适宜的睡眠环境 4.良好的睡眠姿势 5.恰当的睡眠时间 6.提供舒适的睡眠用品,睡眠时间:60-70岁平均每日睡8h,7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日睡9h,90岁以上的老人每日睡10-12h。

11、影响睡眠的因素:睡眠习惯、环境、情绪、药物 促进睡眠的措施:生活规律、劳逸结合、睡前情绪稳定、适宜环境、合理的饮食时间、睡前温水洗脚、正确的睡眠姿势、合理的睡眠用品,(三)睡眠保健,睡眠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床的高低、宽窄,床垫的软硬,被子的轻重、厚薄,枕头的软硬和高低等,宜应本人习惯而定。 (2)晚饭不宜过饱,不宜吃不易消化的食物,临睡前不宜饮过多水或喝浓茶。 (3)睡前不宜进行紧张繁重的脑力劳动、看惊险悲惨的小说和电视节目。 (4)卧室尽可能做到遮光、隔音。 (5)老人夜尿次数通常较多,夜间起床小便容易头昏律倒。可老人练习床边解小便。 (6)睡前注意调整情绪。,(三)睡眠保健,1.运动的

12、指导原则 2.运动项目 3.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时间 (2)运动量不宜过大 (3)自我监测 (4)注意运动卫生 (5)运动时的着装,(四)运动保健,运动方式 1.散步:3-4公里/小时,60-90步/分钟; 2.慢跑和游泳; 3.跳舞; 4.球类运动; 5.太极拳。,三个字:三、五、七 1.“三”:最好一次三公里或三十分钟以上。 2.“五”:一个礼拜最少运动5次以上。 3.“七”:是运动的适量。运动到你的年龄加心跳等于170。,运动时间 1.晨练:要等天亮或者太阳出来,气温升高,云开雾散,污染物飘散。 2.每次运动从10分钟开始,以后按照5-10分钟的递增量,循序渐进的达到1小时左右。,走路是最好的运动,1.遵医嘱用药2.药物应用明确的标志3.注意服药安全4.监测服药情况5.注意“先六、后六”原则 (六)心理保健指导,(五)安全用药,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