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思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48667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思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思考_环境科学论文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何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已显得日趋紧迫。本文分析了制约农业综合开发效益提升的因素,以及针对制约因素如何提高项目开发规模化水平,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进行探讨。关键词:提升 农业综合开发 效益 规模化 农业综合开发是中央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其根本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2、。20多年来,我市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开发资金 40 多亿元,400 多万亩农田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150 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扶持,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如何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农业增效中的主渠道作用,推进盐城农业科学发展,笔者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 (一)目前制约农业综合开发效益提升的主要方面表现在:一、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与农业规模化要求有一定差距近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注重因地制宜的原则,着眼于农民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治标”轻“治本” ,导致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与农业规模化要求存在脱节。1、田容田貌“散

3、” “杂”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由于过去土地承包时,往往将土地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分割给农民分散承包,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直接导致田块的“散”与种植结构的“杂” ,规模农业发展难度较大。2、基础设施配套重“治标”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多是根据田容田貌现状,着手解决眼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方便百姓当前的生产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从推进农业规模化的角度去统筹谋划基础设施配套的布局与设计水平。3、基础设配套重“点”轻“面”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为凸显亮点、打造形象,实际工作中往往对某一重点区域集中投入,基础设施配套率很高,农业“规模化”有迹可循,而整体上相对于“面”来说,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与农业规

4、模化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二、项目建设水平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有一定差距项目建设总体水平的提升,离不开资金的完全到位,离不开持续的努力,离不开具体工程质量的提高,而在实际工作中:1、农民的自筹资金难以到位。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两工” ,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应按照村级“一事一议”的办法进行管理。但实际情况是“一事一议议事容易,组织到位难,特别是在经济比较落后和基层班子软弱的村更显突出,从而增加了农业综合开发中农民筹资投劳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一是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身体素质的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是年长者与妇女,组织化程度难以提高。二是集体意识淡化。实行家

5、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税费改革后,农户在自家承包地上耕种,思想变得相对涣散, “各顾各” ,个人意识增强,集体意识淡化,更不去理会“节水、节电、生态”等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只顾眼前利益。三是村支部村委会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不强。缺乏为民办实事的敬业精神,只要过得去就行,不是积极进取,而是消极等待观望,导致项目的整体效应打了折扣。2、项目设计的周期性目标难以到位。一是急功近利现象依然存在。以乡镇为例,新上任的领导班子热情很高,在实施农业开发项目中,急于“抢功” 、“立功” ;重争项目,轻管项目。二是计划变更情况依然存在。由于前期设计工作没有完全到位、产业结构调整、群众无理阻工等问题,导致项目计划仍有少量调

6、整现象。 三是后继无力现象依然存在。一方面项目实施后,管护责任难以完全落实到位,电灌站、防渗渠、涵洞等有专人管护,而农桥、砂石路、水泥路等管护责任难以落实。另一方面重当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轻后续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导致项目周期性目标难以到位。3、工程质量监管难以完全到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几乎遍及所有乡镇,监管面广量大,难以完全到位。一是业务科室业务人员不足。每县只有二三名业务人员负责全县所有项目的规划、设计、监管、资料整理等工作,工作往往力不从心。二是监理单位监管工作不到位。监理责任意识不强、监理业务水平不高、监理人数及驻场时间不足(每县所有项目区只派三四名监理)等因素导致工程质量监管难以完全

7、到位。三、项目区建设规模化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有一定差距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是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为重点,强化政策、科技、装备、基础设施等支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1、传统的种植理念和种植结构制约着项目区建设规模化。从我市目前的农村生产生活情况看,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或从事其它产业,往往一个月的收入超过务农一年的收入,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是老人。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务农的出发点是首先保证自给自足,对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的积极性不是很高。2、现行

8、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制约着项目区建设规模化。农村的土地使用制度仍然是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但就现代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趋势而言,土地流转难、规模经营难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3、现有的基础设施装备水平制约着项目区建设规模化。以响水县为例,作为全省经济薄弱县之一,七十年代以来,很少有财力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县范围内仍有不少“实心地”存在,田容田貌、灌排体系、水利设施、交通条件等比较落后,现有的基础设施装备水平与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化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二)如何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凸显农业综合开发在农业

9、增效中的主体作用,笔者以为:一、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提升项目开发规模化水平。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必须坚定不移地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提升项目开发规模化水平。1、整合资金拓规模。目前支农资金渠道很多,各自为战,积聚效应难以体现。整合资金资源,统筹项目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作用。今后更重要的是由政府牵头,各涉农部门积极配合,各记其功,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合全部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交通项目为高效农业配套,水利项目为农业综合开发配套土方,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推广良种、良繁、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共同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成效将更为显著。2、成片推进扩规模。坚定不移地走规模开发之路,着

10、重选择规划科学、项目建设有群众基础、产业结构调整到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项目进行立项,杜绝遍地开花及选项工作中照顾现象,争取以较大的规模凸显效益,以良好的效益积聚人气,以旺盛的人气促进开发,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逐步步入高效农业规模化的良性发展轨道。3、产业延伸上规模。大力引进、扶持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切实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水平,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辐射作用,争取在农业生产初步实现集中布局、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推进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同时着力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广“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

11、模式,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有效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促进农民增收,使广大农民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二、围绕地方产业发展特点,提高项目整体建设水平。 仅以我县为例,农业产业特点非常鲜明,故道沿线的根茎类蔬菜、省道三二六和三八沿线的设施蔬菜、沿海滩涂的海水养殖等都是全市乃至全省叫得响的品牌,要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些产业,必须提升项目整体建设水平。1、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一是着力创新管理机制。切实推进项目的计划、执行权与监督权“三权分立” ,为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强力推进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公示制、工地例会制、工程软件资料与工程同步制、履约保证制、分时分段考核制、项

12、目审计制等七项制度,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着力探索“项目质量最高、资金使用最优、工作特色最多、开发效果最好”的新时期农开之路。2、切实提高项目工程质量。为了把农业综合开发打造成富民工程、阳光工程、放心工程,重点要突出对项目工程质量监管工作。首先要加强专业监理,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专业监理公司,对所有农业资源开发项目工程实行全程监理,严把质量关,一律按图施工,凡达不到要求的,坚决返工重建,确保达到标准。其次要加强业务主管部门监管,工程质量监管科在工程施工期间,进驻工地,全程监管工程进度及质量;开发科定期不定期巡回督查,发现问题,就地整改。第三要依靠群众监督,在每个项目区公开监督电话,并聘请 3-5

13、 名党员、群众为业余监督员,每天到工地巡查 1-2 次,向开发部门报告工程情况。通过一系列监管措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达到优秀等级。3、切实提高工程管护水平。一是保证管护经费到位。将工程管护经费(工程造价的 1%)打入专户,如工程确需维修,在开发、财政部门同时核实的情况下,由业务科室详细计量后列支。二是保证管护主体到位。可以通过产权拍卖、承包经营、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等形式明确工程管护主体。三是保证管护责任到位。管护主体落实后,必须将管护责任以责任状的形式落实具体责任人。三、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提高项目开发效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出发点,更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矢志不移的目标和方

14、向。1、加强培训,使农民的综合素质与装备水平匹配。一是改进农民培训的组织方式。大力培养建立农民自发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开展定期专题培训活动,解决学与教不对路问题,由合作经济组织排定培训菜单,实施按需要培训,解决教与学不统一(上级有任务,农民无自发要求)问题;按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所从事专业的生产营销环节,适时地开展定向技术培训服务,解决教学与生产脱节的问题。二是创新农民培训的技术手段。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和发展典型,创造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平台,创建各具特色的农民培训阵地,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切

15、实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2、 针对农业开发项目规模化趋势,提高项目规划设计水平。一要以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电灌站的变压器、配电柜、电动机及水泵的配型、电灌站出水量与控制面积、渠道的流量与流速、田间道路及桥、涵、闸的选型与标准等均要建立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切不可经验行事,人云亦云,做到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统一,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二要以规划协调统一为基础。涉农的现行规划有新农村建设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农田水利规划、农村交通规划等多部规划,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必须熟悉所有涉农规划,善于借力,统筹项目区规划设计,避免有关规划重合及因资金分流导致设计标准不高等现象。三要以前瞻性科学性为导向。既要立

16、足当前,又要预见未来;既要结合实际、又要科学合理,务求做到项目规划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不落后,使项目运转后真正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还给未来发展留下空间。认真研究和掌握农业发展的规律,结合项目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总体要求,科学预测、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切实提高项目规划设计水平,以保证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最大化。3、针对地方经济特色产业,建设与之配套的工程。以响水县为例,根据地形大致可分为三大农业区外滩农业区(黄河高滩) 、里滩农业区(近代黄泛坡地) 、海州里圩农业区(早期黄泛冲积平原) 。外滩地区土地为沙壤土,地势高亢,适合根茎类蔬菜发展,但土地蓄水能力差,应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和渠道防渗建设,节余水资源的同时为现代高效农业提供坚实保障;里滩农业区土地多为沙壤土,我县两大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就位于此,为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应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同时基础设施配套到位,以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海州里圩农业区土地平整,多为油泥土,土壤肥沃,水系发达,是理想的优质稻麦种植基地,应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该地区打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