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魔盒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46314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3.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潘多拉魔盒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潘多拉魔盒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潘多拉魔盒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潘多拉魔盒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潘多拉魔盒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潘多拉魔盒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潘多拉魔盒ppt课件(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您认为经典心理学学派中哪个学派与您联系最紧密?” 18个系:行为主义18个系:折衷主义7个系:功能主义6个系:格式塔心理学4个系:精神分析2个系:新经院主义,1.华生行为主义如何得以产生? 2.与以往心理学理论对比,华生提出哪些新的见 解和主张? 3.怎样看待华生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诞生,创始人为约翰布鲁斯华生。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华生行为主义产生背景,一、哲学源泉1、英法经验唯物主义的影响2、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3、实用主义和新实在论的影响 二、自然科学之壤1、物理学的楷模作用2、进化论的

2、催化影响3、俄国学派的奠基作用 三、心理学之乳1、动物心理学的哺育2、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滋养3、内省心理学的困境,伊万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18491936,俄国,梁赞 1860年,梁赞教会中学 1870年,圣彼得堡大学。(齐昂) 1875年,获得第一个学位,外科医学学院 18841886年,德国莱比锡大学 1904年,获得诺贝尔奖 1893年,建立实验室,巴甫洛夫的贡献,巴甫洛夫是俄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生理学家。他一生中在生理学领域中研究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生理学的许多部门,包括血液循环、消化、分泌、高级中枢神经活动

3、、身体机能的神经体液调节、劳动生理学、比较生理学、药物学、实验病理学、治疗学等。在血液循环生理学、消化系统生理学及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等三方面他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巴甫洛夫的著作,主要著作心脏的传出神经 (1883) 主要消化腺机能讲义 (1897) 消化腺作用 (1902) 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20年经验:条件反射 (1923) 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 (1927) 巴甫洛夫的著作中与心理学有关的英文专著有 The work of the digestive glands(1902) Conditioned reflex(1927) Lectures on conditioned r

4、eflexes(1928) Conditioned reflexes and psychiatry(1941),John Broadus Waston,1878-1958,约翰华生(Watson, Broadus John , 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 美国心理学家,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广告大师。 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 而是行为,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 华生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生平,1878年诞生 美国南卡罗莱纳格林维尔 6岁 教会学校 圣经 1890

5、年 12岁, 搬家, 接受中学教育 15岁,浪子回头,福尔曼大学,摩尔, 21岁,硕士毕业 1900年,22岁,芝加哥大学 190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结婚 1908年,霍普金斯大学教授 1920年离婚。 1921年,汤普生公司1947年退休 1957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其金质奖章 1958年,去世,享年80岁。,华生的主要著作,1913年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文章发表,行为主义正式诞生。 1914年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出版。 1919年行为主义心理学出版。 1925年行为主义, 1930年华生对这本书进行了修订,这是他在心理学方面最后一项专业工作。 1928年行为主义的方法、 1928

6、年行为主义的幼稚教育,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华生将心理学定性为自然科学的一个纯粹客观的实验的分支,主张心理学不能以研究不可捉摸,不可接近,不能直接观察的缥缈无凭的意识为满足。他设定了另一种研究对象,即看得见摸得着的外显行为。华生在作为行为主义宣言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中,宣称行为主义的“理论目标就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 华生把反应分为四类: 1.外显的习惯反应,2.内隐的习惯反应, 3.外显的遗传反应,4.内隐的遗传反应,。,行为主义的研究任务,心理学的任务或目的是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他指出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表现于外的反应,但反应的形成与改变则归因于有机体所受的内外部刺激,反应紧跟刺激

7、出现,施以某种刺激便可产生某种反应。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从而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知刺激,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社会组织与社会控制的基础,为了达到控制人类行为的目的,华生还根据其行为主义的原理,提出一种社会改良计划,即实验伦理学。,Your site here,LOGO,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1、自然观察 2、实验法 二、条件反射法(巴甫洛夫) 三、言语报告法【口头报告法】 四、测验法 1、决定一般的行为级的测验 2、特殊才能的测验 3、测验中探讨的和统计的工作 五、社会实验法 1、改变或操纵社会情境 2、实验盲目进行,反应已知

8、,行为主义的方法论,机械主义方法论 研究原则: 客观主义、还原主义、决定论 华生心理学体系: 3个范畴和内容,本能、情绪、思维 2个概念和问题,习惯和人格,客观心理学宣言,1心理学性质,2. 心理学对象人和动物的行为,3. 心理学任务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4. 心理学方法 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社会实验法,自然科学的一个纯粹客观的实验的分支,华生关于具体问题的理论,一,习惯论 习惯是一系列复杂的反射,儿童或成人遇到相当的刺激时一次的活动。 外显的习惯、内隐的习惯; 情绪、思维、动作; 二,人格伦 指一个人在反应方面的全部资产(现有的和潜在的)和债务(现有的和潜在的)而言的。 三

9、,本能论 1、展现遗传指令的一系列连续反射; 2、遗传的模式反应,其个别元素大都是些横纹肌的运动; 3、行为是学习和训练的结果 四,情绪论 情绪是一种遗传的“模式反应” 实验推论:人类3种基本情绪是愤怒、恐惧和爱,华生与雷纳(Watson and Rayner,1920)进行了一项称之为 “小艾伯特(Little Albert)“的实验。,华生关于具体问题的理论,五,思维论 “边缘思维论”。思维是整个身体的机能,是全身的肌肉,特别是喉头肌肉的内隐活动。 思维分3类:(1)问答式思维;(2)习惯性的无声思维;(3)构造或计划性思维,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一,开辟新战场广告人 广告促销产品开发 唤醒消

10、费者情绪 推销自己 二,勇闯禁区性行为的研究 三,行为治疗行为理论的临床应用 行为与精神疾病的概念 精神疾病症状是不适当条件作用下的条件反射。 停止刺激法,语言训练法,社会因素模仿法,解除条件反射法惩罚性条件反射 四,涉足自杀领地 预防自杀的两种方法:培养积极反应;改变生活环境,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五,儿童行为教育 婴儿与儿童的心理护理 自然主义的儿童教育观,反对体罚、反对溺爱 体育锻炼、性教育 六,心理学界的普罗米修斯 应为运用心理学而学习心理学 临床人格学,评价,1.面对责难策动心理学麦独孤格式塔心理学苛勒、考夫卡 2.迎接挑战发展出新行为主义赫尔假设演绎行为理论体系托尔曼目的性行为主义理论

11、体系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班杜拉折衷的行为主义者,评价,一、地位及影响 1.客观心理学的建立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条件反射;c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d务实 2.心理学领域的拓展 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学习心理学 3.心理学应用的深化 广告心理学、法律心理学、药理心理学、心理病例学、测量心理学实验教育学 二、不足与缺憾 1.对人非人化的处理 2.研究问题与途径的萎缩 3.主体性的迷失 4.个体性的迷失,其他早期行为主义者,1.魏斯生物社会行为主义艾尔伯特魏斯(Albert Paul Weiss,1879-1931) 主要著作:人类行为的理论基础(1925)汽车驾驶的心理学原理(1930

12、) 主张: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形成的生物和社会的过程;心理学的任务是追寻人类从婴儿发展为社会成人的过程。儿童发展和学习是必须运用类似自然科学的观察和实验进行行为研究的恰当领域。,其他早期行为主义者,2.亨特人类行为学瓦尔特亨利(Walter Samuel Hunter,18891953)1931年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主要著作:动物和儿童的延迟反应(1914)心理学与人类行为学(1926)行为的心理学研究(1932) 观点:在解释心物关系时,既可坚持唯物的一元论,也可坚持 唯心的一元论。把意识与意识的对象相等同,主张要把所有对 意识的叙述改译为刺激和反应的术语。,其他早期行为主义者,3.拉什利大

13、脑机制论卡尔拉什利(Karl Lashley,18901958)1929年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主要著作:意识的行为主义解释(1923)脑的机制与智力(1929) 观点:语言反应和身体其他反应都是一些肌肉群的收缩。 反应组合形式中有无语言反应参与,只能使反应组合 发生 复杂程度的差异,而不能发生性质的差异。,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条件: 1.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 2.心理学自身发展的要求坚持华生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但反对极端简单化的观点和方法 3.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1.对理论术语给予操作性界定;2.将理论以一组理论公式表述出来,由此导出预测;3.从事实验,检验这些预测;4.根据观察结果对理论进行修

14、正。,新行为主义的特点,继承了早期行为主义的严格决定论和客观方法论的根本观点,但不排除意识经验,承认有机体内部活动的作用。 重视对动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提出了中间变量的概念以较复杂的刺激有机体反应(SOR)行为公式修正了华生较简单的刺激反应(SR)行为公式。 重视操作分析的客观方法,力图以科学操作使心理学术语客观化。 新行为主义者主张整体行为观,更多地使用块状概念分析多种动作的构成,以改变华生局部性的分子行为观、把行为归结为肌肉运动的简单总和。,托尔曼认知行为主义,目的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力图客观了解行为的目的性。 对学习心理学有较大的贡献,提出整体行为模式和中介变量的概念,弥补华生古典行为主

15、义的缺陷。并建构符号完形理论,也成为认知心理学的先驱。,托尔曼认知行为主义,爱德华C 托尔曼(EdwardChaseTolman,18861959) 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叫牛顿的小城市。 先在麻省理工学院学工程, 1911年,哈佛大学研究所,哲学和心理学, 1915年,获得哲学博士。后到西北大学任教。 1918年以后,加利福尼亚大学。教学研究30余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略服务所 1950年,哈佛大学任教, 1953年,芝加哥大学任教。 1937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3年,普通心理学分会主席;1957年,美国心理学会卓越科学贡献奖,曾任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主要著作,动物

16、与人的目的性行为(1932) 战争的内驱力(1942) 托尔曼自传(1952) 托尔曼论文集(1951)(他的学生还编辑出版) 在其长期动物学习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目的行为主义,后来改为符号学习或符号完形论,强调其理论的认知性质。所以他又被称为认知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学应研究整体行为,整体行为是具有目的性和认知性的。在他看来,所有行为都是由目的来指导的 整体行为的本质特征: 1.指向或离开一定的目标对象 2.选择一定的途径和方式 3.所选择的途径和方式总是遵循最小努力原则 4.具有可教性的特征,中介变量,刺激反应 中介变量: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动机 对客体的知觉、再认等 中介变量:需求系统、行为空间、信念-价值 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