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复习用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5046086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五首复习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诗五首复习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诗五首复习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诗五首复习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诗五首复习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五首复习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五首复习用(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饮 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诗 五 首,饮 酒,陶渊明,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饮酒共二十首,都是酒后偶然的题咏,不是一时所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 酒,陶渊明,此指人生真意不知如何用言语来表达。,傍晚,人类聚居的地方。,【注释】,构筑居室。,这样,闲适自得的样子,结伴回家,人生的真正意

2、义,1、 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为何生活如此安静、心灵如此安宁?,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因而“心远地自偏”,思考讨论,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思考讨论,这是陶诗中的点睛之笔,描写诗人采菊东篱时于无意之中偶见南山,南山静穆超然的胜景与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达到了人与自然合一,物我合一的境界,同时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充分表现了出来。,3、“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

3、”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思考讨论,5.“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真意”指什么?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人的自然本性,也指人生真谛。,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6、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厌恶官场的虚饰和诈伪,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谛,获得恬静心境的思想感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

4、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有李太白集。,行路难,行 路 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乐府歌辞之一。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一首。,名贵的菜肴。羞同“馐”,(zn)金酒杯。,【注释】,(du)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直:同“值”,(zh)筷子,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吕尚(姜太公)曾在渭水边垂钓,后来遇到周文王,被重用,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叉路,比喻远大抱负得以实现,像白云一样的船帆,渡过,大海,.“闲来垂钓碧

5、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借用典故,对重新任用仍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三、吕尚垂钓伊尹乘舟,五、长风破浪济沧海,四、“行路难” 感叹世路艰难。,结构分析,用典故,表示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取,又恐世路艰难的矛盾心理,情绪又趋低沉。,借古人之语,表达自己冲破一切阻碍,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念.充满乐观和希望,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

6、有希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风格:沉郁顿挫,杜甫,字词读写,罥 衾 庇 坳,重,丧,见,长,jun,qn,b,o,chng,zhng,sng,sng,jin,xin,zhng,chng,三重茅,重量,丧乱,丧失,看见,见此屋,成长,长林梢,怒号(ho) 夜阑(ln) 吟鞭(yn),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

7、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顽童抱茅 无可奈何,长夜沾湿 忧思不绝,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结构分析,写 景 记 事,直 抒 胸 臆,4、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忧国

8、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让我们回顾一下,看一下我们还学过哪些饱含爱国之情的语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解题:岑参,江陵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 “白雪歌”即“咏雪之歌”, “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裘,qi,衾,qn,掣,ch,着,zhu,瀚,hn,阑,ln,羌,qing,字词学习,白 雪 歌(咏雪

9、),送武判官归京(送别),漫天大雪图(前10句),遍地银妆大雪纷飞,难以忍受雪天奇寒,引出送别点缀环境,雪中送别图(后8句),苍凉悲壮设宴饯别,依依惜别送友离去,赞叹边地奇异风光 颂扬将士意志,诗意分析,与友人离别的 无限惆怅之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节度使下面资佐理的官吏,指西域的天

10、气,狐皮袍子,锦缎做的被子,用兽角装饰的硬弓,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穿,大沙漠,纵横的样子,这里指主帅的营帐,营门,ch牵引,下雪后红旗冻住了,北风吹来,也不能飘动了,这里形容雪花,阴云,阴暗无光,用丝织成的帐幕,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对边塞风光的赞叹及与友人离别的惆怅。,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

11、, 千树万树梨花开。,一个“忽”字,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名句赏析:,比喻,以春花喻冬雪。想象丰富,生动形象揭示雪的洁白、鲜润,为寒冷的边塞增添无限春意,表现了作者化苦为乐,积极乐观的情怀。,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百丈冰”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用词精确,真实的写出了红旗冻住,北风吹着也飘不动的情状,另外在满眼洁白的世界中,出现了一面红旗,色彩鲜艳,对比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

12、 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运用顶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担忧。,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写与朋友的告别,着力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和依依不舍之情,“不见”和一个“空”字,均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给人无尽的遐思。,在古代,因为交通不方便,常常一别经年,因此,送别就成了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题材,那么,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客舍青青

13、柳色新,渭城朝雨浥轻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王维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龚自珍,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杂诗。,己亥杂诗,吟鞭:指诗人鸣鞭。同题诗有“赖是摇鞭吟好诗“句。,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14、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注 释,落红:落花,诗人自喻。,浩荡:无限。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东指:指东方故里。,思考,1、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2、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3、诗中写了几种心境?,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离别忧伤;2、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抒情叙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离别京城、告别好友的忧伤: 另一方面,是逃出令人窒息的桎梏与樊笼的喜悦。,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花落了也不是无情地东西,她要变成泥土,培育更多的新花。作者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自然而然的融入议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现在用这句话多用来表现老一辈甘愿牺牲自己,来培育新生力量的高尚品质。,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主题:诗人离开京城,虽然载着“浩荡离愁”,但始终关注民众,心系国家,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