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学中运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39837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学中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学中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学中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学中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学中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学中运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杨 老师,一、新岗位新形象、新征程,指人们的态度和行为逐渐接近参照群体或参照人员的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是个体在潜移默化中对外部环境的一种不自觉的调适。,首因效应,同化效应,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是由美国心理学,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因此,我们从步入新的岗位,担当新的角色开始,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把自己最美好、最积极、最善良的形象展示给大家,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一定要上好第一堂课,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在今后的教

2、育教学中被学生认可和接受的关键环节。,同化效应就是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职场中较容易出现同化效应。因此,在新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选择好第一批朋友,因为人生的道路有许多的艰辛,结伴同行,会让你的征程更加愉快和顺利。可是,选错了朋友,也许将对自己一生产生错误的影响。请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朋友,一定切记!,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二、教师,美国临床心理学家 黛安娜鲍姆林德 将教养风格分为,专制型,权威型,放任型,忽视型,理 论,“权威型教师也倾向于严格, 像专制型教师,但是他们深 爱着学生并给予情感支持, 与学生讲道理,并且与学生 交流他们所施加的惩罚的道 理”,这段话告诉我们:只有 在爱的基

3、础上的严格,才会培 养出更独立、友善和有主见 且具有合作精神的人。举例),运 用,三、几个主要的心理学派理论和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一)、心理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理论:该观点认为人的很多行为是由人们无意识或无法控制的内驱力、记忆和冲突所激发的,这种内驱力可能原于儿童期,并且会影响人的一生。以弗洛伊德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为代表,他将人的发展阶段分为:,肛 门 期,性 器 期,潜 伏 期,生殖器期,口 唇 期,1-3岁-自发排便是满足 性本能的主要方法,出生-1岁- 性本能的主要区域集中在口唇,3-6岁- 愉快来自于性器官 的刺激恋母或恋父情节,5-11岁,性冲动转移到学习和充 满活力的游戏活动中,1

4、2岁以后,青春期的到来唤醒了 性冲动,青少年必须学会以社会 可接受的方式表达这种冲动,注:弗洛伊德认为童年 的早期经验和冲突能够 持续影响成人的活动、 兴趣和人格,他的这种 观点有着很重要的应用 价值。,应用:1、结合心理动力学理论,再想想我们中国有句俗语:3岁看大,7岁看老。中西理论不谋而合。虽然他们都有其片面性和历史局限性,但是都说明了儿童发展阶段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因此,希望每位老师更深入的学习一下心理发展理论,它会帮助你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效果。2、尊重学生,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成长,让学生的各个阶段能充分顺利的发展,3、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应

5、该明白:小学高年级或者是初中阶段,学生出现的一些性格上的问题,学习态度上的问题,心理或者思想问题,都可能是儿童发展阶段未能充分发展或者受到了抑制而产生的影响。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学生的不良行为,并找到纠正的根本办法,让教育更行之有效。,(二)、行为学理论及应用:理论:华生倡导的,有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但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 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班杜拉理论主要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

6、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1、“控制点理论”:把人区分为具有内部控制点和具有外部控制点两类。2、自我调节理论:人是可以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满足、自豪、自怨和自我批评 )三个过程进行自我调节的。3、自我效能理论: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其影响因素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 。,应用:1、行为学理论表明,人的发展是受认知,行为和环境三个方面影响的,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们本身作为环境的因素,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同时,我们更要关注和引导学生的成长环境、情感和行为,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成长氛围,引导

7、学生保持健康的情绪,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2、自我效能理论告诉我们:一是,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树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失败的经历则可能降低我们的自我效能感,所以,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增加成功的经验,能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效能感,提升学习能力;二是,利用榜样的力量,增加替代成功经验,也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三是,言语说服也能提高自我效能感,老师应该具备有力的说服能力,以纠正学生认识中的错误观点;四是减少压力和负面情绪的影响,也是增强自我效能的方式。,(三)、认知学派理论及应用理论: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并称为现代心理学的三驾马车!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通

8、过与计算机相类比,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其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同时,皮亚杰还提出了同化和顺应在发展中的影响,每一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标志着这一阶段的行为特征。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些孤立的行为模式的总和。1、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出生到2岁)两个标志: 从反射行为(偶然)发展到目标指

9、向行为(试误);“客体永久性”概念形成。2、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到7岁)四个特点: 发展了运用符号来表征客观物体的能力,言语和概念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不能理解守恒原理,思维具有集中化、不可逆性和只注重状态的特点; “直觉的”思维特征, 自我中心趋向。,3、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到11岁)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出现一些新的能力,如:可逆性的思维活动、去自我中心的思维、问题解决不太具有自我中心倾向等,但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四个特点: 对内隐实质进行反应,在各种不同意义的情境中看待事物; 序列化能力; 传递性能力; 类包

10、含能力。 4、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1岁到成人)大约在青春期前期左右,儿童的思维开始发展到形式阶段,开始进行抽象思维,能够了解到其他各种可能性,而不受眼前具体情形的限制。三个特点: 可以进行抽象思维和纯符号思维; 应对潜在或假设情景的能力出现,能够对没有经历过的场景和情形进行推理; 能够运用系统化的实验来解决问题。,应用:1、正确把握不同阶段认知特点,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阶段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学科教学应充分体现直观性原则,教学上可将言语讲解、演示和有指导的发现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水平。对于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中

11、学生,他已经能进行更高层次的概念的、抽象的、形式逻辑的推理,开始由具体形象的智力操作,扩展到命题的假设蕴涵、演绎和归纳,以命题形式呈现的概念和规则的学习成为可能。因此,中学教学应适应抽象思维能力渐渐占优势的中学生认知的新发展,在学习新的抽象概念及其关系时,可以省去具体的实际经验这根拐杖,直接理解语言或其他符号陈述与原先学过的抽象概念之间的新关系。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具体的实际经验,发现或解决问题的经验,在他们今后的学习中不再必要了,对相当的中学生来说,也还未充分达到这一水平,或是在某些领域才能达到这一水平,因而中学生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仍需要具体经验的支持。2、教学过程可以加快认知发展的速度,从

12、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小学教学中的词汇分类概括训练能加快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教学促进认知发展的良好方法。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理论认为,促进认知发展要有度,他认为要确定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既现有水平和通过成人帮助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两个之间的区域就是就近发展区,教学帮助学生不段向新的就近发展去靠近,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让学生有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感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四)、人本主义心理理论及运用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形成心理学的第三思潮。 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比

13、较明显。以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为代表: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第一,生理需要。 第二,安全需要。第三,归属与爱的需要。第四,尊重的需要。 第五,认识的需要。 第六,审美需要。 第七,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的出现一般都是以前一层次获得满足为前提,但不是绝对如此,它们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的波浪式推进关系。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

14、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应用:1、根据需求层次理论,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保障学生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努力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帮助学生和指导家长做的事情。2、当下,很多孩子都能得到前两个层次的满足,所以,第三个层次和第四个层次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特别是我们这个贫困县,留守儿童多,最缺乏的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因此,我们作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对孩子倾注无微不至的爱,让孩子在爱的温暖中成长,同时,我们一定要尊重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尊重,从而去尊重别人,让社会文明的风尚得以发扬。这是检验我们教师良心的重要标尺。3、后面的需要,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那就是让学生充分的学习知识、懂得美,并最终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所以,当下,很多人都在批评我们的教育太功利,失去了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核心,培养出来的人也就无法达到第七个层次。这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努力的方向,任重而道远!,本文观看结束!,谢 谢 欣 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