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39737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第 16 课 化石吟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体味诗歌感情,并摘抄优美诗句。 2、课前和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请教科学老师等,搜集更多关于生物化石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节奏韵律之美。 2、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难解句子的含义,概括出化石的各种作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想象联想法 课前准备: 预习课

2、文,请教科学老师或上网查阅资料,结合科学课了解生物进化相关知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多媒体中播放动画片海尔兄弟主题曲。 师:“为什么会打雷下雨?为什么有冬天夏天?不知道的奥秘万万千千,智慧简单又不简单。 ”的确,在自然界中,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但是对于生活在几亿年前的生物,比如说恐龙,我们又怎么才能探索他们的奥秘呢?智慧的科学家为我们找到了一把金钥匙,去打开亿万年前那个神话般的生物世界之门。这把金钥匙就是我们今天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化石。二、整体感知 1、题解 师:面对这样一把拥有神奇力量的金钥匙,作者不禁对它唱起了优美的赞歌,本诗就是一首包含科学知识的抒情

3、诗,“吟”即赞颂的意思。 2、图片感知 师:看一组化石图片和化石形成过程演示图,思考:什么是化石? 明确:化石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3、朗读 (1)播放范读,生听读感知,师正音正字 (2)生齐读,把握情感 三、研读赏析 1、看无颔鱼类、始祖鸟、矛尾鱼、古果等化石图片。得出结论: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 2、研读诗句 师:开头四句连续的诗句,有什么好处? 生:运用连续不

4、断的问句,表现作者求知的欲望,打开读者的思维之门,引发读者去想象远古世界和倾听神奇故事的兴趣。 师:本诗中“你”具体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为什么? 生:不能,“你”是第二人称,用“你”感觉亲切,直接对话,而用“他”则感觉疏远生硬。 师:“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生:过渡,引出下文,表明作者的思路。 师: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生:古代的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已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些深埋在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衍不断的。在这些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

5、物质的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师:“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不是写人。这一节中作者的思绪飞向那远古洪流,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转星移,无论多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级向高级演化。“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 师:第 3、4、5、6 小节分别表明化石具有什么作用?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生:化石证实真理、化石保存信息、化石体现进化、化石再现自然。3、看一组恐龙化石、猛犸化石图

6、,感知生物世界。 四、小结 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生: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师: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师:本诗可以分为几层,试概括每层的大意。 生:发问想象 遐思飞扬 回答呼应 (12 节) (36 节) (7 节) 神奇景色 人类伟大 赞美科学 师:本诗的结构特点是? 生:第 7 节与第 2 节首位呼应,结构完整,内容统一。 五、拓展练习 师:哪一节诗歌最能引发你的想像?你联想到了什么?请用精彩的语言描述出来。第 17 课 看云识天气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7、筛选信息) 。 2、积累一些与天气相关的谚语、诗词。 3、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如打比方、分类别等。 4、品味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增加生活常识。 2、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1、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完成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预示的天气情况的表格。 2、分析本文写作层次清晰的特点。 3、掌握本文说明方法及其好处 教学难点: 1、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快速阅读法、观察与联想、图表概括法 教学用具:

8、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 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先来猜一个字谜,看谁反应最快。 “运动会猜一个字” 生:云! 师:真聪明!现在天气转冷了,我每天在做你们的天气预报员,那么,除了天气预报,古时候的人们还根据什么识别天气变化呢?是的,还可以通过空中飘浮的云彩,那么到底云和天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 ,来解答我刚刚所提出的疑问。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完成下面两个任务: (1)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生: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用双横线划出各种云的名称,单横线划出云的特点,用波浪线划

9、出它和天气的关系。 2、正音正字 3、有关云和天气的关系,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的,找出标明角度变化的语句。 明确:两方面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三、课堂游戏你猜我是谁 找出各种云和云上的光彩,然后以一种云或光彩的身分作自我介绍。要求: 充分利用文中描写云彩的句子; 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对照课文,学生各人自说自讲,或在书上作记号,或写在本子上。先各自预演,后课堂交流。 示例: “嘿!大家好,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

10、晴朗的天气。大家知道我是谁吗?” 卷云 四、理想课文的行文思路。 1、图片赏析 2、完成全文的结构条理图 3、简表归类 五、课文研讨 思考: (1)文中第段看云识天气的经验一句是揭示云的形态和天气关系,作者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词,说明了什么?后面的三个语段与它有什么关系? 明确:这两个词用在句中具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情形是这样,排除了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第段是后面三段的“纲”。 (2)切合文题、揭示云和天气关系的语词是哪一个?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记叙文中,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说明文中,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物,叫做比喻说明法,一般简称为打比方。 这句中心句运用的说明手法就是

11、打比方。课文中打比方的运用,使得行文生动活泼,饶有趣味。第段的概述在语言运用上的显著特点是形象生动的比喻的运用,试分析其作用。 明确:第段用一连串的比喻把云的万千姿态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充分激发了读者的想像。仿照示例造句,从形状入手。(书 P81) (3)文章把云分为八类,把光彩分为四种来描述,这种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说明方法:分类别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方面的异同,将事物分成若干类,逐类说明。 好处(作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读者更具体、更详尽、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六、拓展延伸 有关天气的谚语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临。 云交云,雨淋

12、淋。 乱云天顶变,风雨定不少。 满天飞乱云,雨水下不停。 天起扫帚云,三天雨淋淋。 第 18 课 绿色蝈蝈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蝉的生活习性。 3、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4、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1、品味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美; 2、练习快速阅读筛选并概括要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1、通过比

13、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 2、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快速阅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 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每天穿梭于这个城市,忙于紧张学习的日子里,是否还能记起,小时候,我们常听到知了唱歌、蟋蟀鸣叫,看到蜘蛛织网、蚂蚁搬家?这些都是自然界大家庭的丰富美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作者,他有一个特殊的爱好,他把观察自然界的各种昆虫作为他毕生最大的爱好,对昆虫的热爱达到痴迷的程度,他在小镇荒地上开辟了一处旧宅,取了一个雅号荒石园,栽花、种草,为昆虫营造一个美满的大家庭,日复一日地在园子里观察各种昆虫,并写下了不朽的科学

14、巨著昆虫记 。同学们回想一下,这位作者与我们学过的哪位作家有着相同的特点?对了,他与前面我们学过的童趣的作者沈复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善于观察、富有想象力、热爱大自然。好,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今天这位作者要向我们推出的是大自然的哪位主角呢?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 师:今天要带领我们学习的这位作者有些特殊,他是法国的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家境贫寒,但从小迷上大自然中的花鸟虫草。为了实现自己的夙愿,几经周折,历尽艰辛,数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住所“荒石园”中完成了一卷又一卷昆虫记,详尽地记录了法布尔观察昆虫所取得的成果,因此被称为“昆虫学家”。 2、初读课文 师:请同

15、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语 生自读课文 师正音正字 三、课文研讨 师:观察图片,绿色蝈蝈有怎样的外貌特征? 生: 师:来看看,作者所描绘的蝈蝈具有怎样的特征?在文中找出说明蝈蝈特征的一句话。 生: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师:这么漂亮的主角是怎样隆重登场的? 生:蝉在夜里不再鸣叫,要休息,但却突然传来一声哀鸣,引出主人公。(独具匠心的写作思路) 师:主角登场了,它将尽力展现最具特色的一面。作者为我们展现的是绿色蝈蝈哪些习性? 生:叫声(3)、食物(411) 师:其中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文章主体) 生:食物 师:有很多

16、同学对蝈蝈的叫声感兴趣,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蝈蝈的叫声的? 生:窃窃私语、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喑哑、尖锐、短促、清脆、非常柔和 师:这里用到了什么手法? 生:比喻、拟人,亲切自然,形象生动。 师: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作者是如何知道的呢? 生:喜欢吃蝉的肚子。作者是通过实验和观察知道蝈蝈喜欢吃蝉肚子的。清晨,作者散步时看到的一幕揭开了蝈蝈食物之谜捕蝉为食。又通过变换食物的花样,揭开了蝈蝈首先吃蝉肚子的秘密,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师:作者不厌其烦地为绿色蝈蝈寻找食物并不断探究蝈蝈喜欢吃蝉的肚子的原因,可见他对绿色蝈蝈的热爱之情不言而喻,反映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作者的喜爱之情不仅表现于此,还在于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生: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