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培训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5014314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培训(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示范县项目管理培训,重庆市农委科教处,Page 2,主要内容:,一、项目来源二、主要目标三、实施方法四、主要内容五、实施范围六、经费使用七、组织管理,一、项目来源,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服务要求,明确职能、合理设置机构 、理顺管理体制、科学核定编制、创新人事管理制度、放活经营服务、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保证供给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资金,完善改革的配套措施、妥善分流和安置富余人员。国发200630号文件,中央部署,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

2、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按照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要求,尽快明确职责、健全队伍、完善机制、保障经费,切实增强服务能力。 2009年中央1号文件,中央部署,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和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到公共服务机构。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乡镇事业站所可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上级业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的管理体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也可实行以上级主管部门管理为主或按区域设置机构的体制。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力争3年

3、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2009年中办发4号,中央部署,回良玉在农业部向国务院呈报的关于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有关情况的报告上的批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依托,也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应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有关要求,加快推进改革建设。关键是健全机构,改善条件,增强活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农业部高度重视,1、部党组将工作职能调整到科教司,实现了推广工作与体系建设结合,为全面推进新型农业科技体系创造了条件; 2、作为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要内容,孙部长、危部长、张部长、陈部长四位部长

4、共抓此事; 3、孙部长多次作出重要批示,部领导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科教司认真落实中央和部党组的要求和部署,成立工作推进组,白司长任组长、杨司长、刘司长任副组长,体系处、推广处、教育处、产业处共同承担。 赴重点省份调研、调度工作进展、召开100名基层站长座谈会,部分省份及专家座谈会; 召开行业司局、部属四站、综合司局座谈会听取意见; 与中编办、财政部、发改委、人保部等协调相关政策,建立了部际工作协调小组,加强沟通协调,推进政策落实; 根据中央新要求、农业发展新形势,提出工作新思路。,科教司认真落实中央和部党组的要求和部署,1、争取中编办支持,印发加强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

5、机构改革与建设意见(农科教发20097号),对各地提出工作要求; 2、争取财政部支持,设立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95号文),调动各地加快推进改革的积极性; 3、争取国家发改委支持,制定体系建设规划,落实设施条件建设资金,真正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整合资源,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科技示范场建设基层农技体系运行机制创新示范,二、主要目标,(一)改革目标,通过项目实施,建立竞争上岗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知识更新制度等基层农技人员管理机制,完善“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建立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网络,推进示范县构建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

6、、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二)技术推广和培训目标,围绕主导产业,加强示范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与推广,每个示范县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加大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力度,每个示范县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不少于1000个;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每个示范县建设示范基地不少于10个;加强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每个示范县每年集中培训农技人员100名左右。,三、实施办法,签定项目实施协议书,总体要求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协议书”样本由农业部制定,参考使用; 协议书由市农委和项目实施县人民政府签定; 明确双方的工作责任,重点是明确项目实施县

7、的工作责任; 因改革涉及面较广,建议项目实施县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字。,签定项目实施协议书,协议内容 1、创新管理体制。明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益性定位,加强农技推广的公益性职能。科学选择推广机构的设置方式,强化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和指导责任。科学核定并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确保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履行。,协议内容,2、建立工作制度。建立农技人员聘用制度,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等方式,选择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实行农技推广资格准入;建立农技推广责任制度,明确农技人员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建立农技人员工作考评制度,实行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单位

8、、服务对象三方共同考核,农技人员的工资报酬、晋职晋级、业务培训等与考评结果挂钩;建立农技人员培训制度,根据不同需求,开展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实施农技人员学历提升,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建立多元化推广服务机制,鼓励和支持农业院校、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协议内容,3、加强经费保障。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员经费和履行职责所需工作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使基层农技推广工资有保障,工作有经费。 4、加强条件建设。积极争取基本建设投入,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和设施设备、交通工具等的配备。,协议内容 5、加强科技示范户培育。在本县遴选不少于1000个科技示范户

9、,安排专家和农技人员对其进行专门指导,提高其生产技能和发展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通过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协议内容 6、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创新工作机制,依托现有条件,加强乡镇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条件建设。每县建设乡镇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不少于10个。 7、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建立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制度,采取异地研修、县乡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每县开展集中培训的人数不少于100名,四、主要内容,2009年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按照新的要求,在示范县全面推广人员聘用制度、推

10、广责任制度、工作考评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多元推广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大学毕业生下乡支农、农技人员素质提升、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标准乡镇农技站建设、村级服务站点建设等运行机制,为在全国大范围推广提供实践经验。,(一)创新运行机制,完善体系改革,主要试点内容,大学毕业生下乡支农的工作运行机制 探索建立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基层、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工作运行机制。引导素质优良、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的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下乡村,实施农技推广项目,领办农技推广基地,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发挥大学毕业生知识新、眼界宽、信息灵的优势,为发展生产、致富农民、建设新农村服务,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注入新生力

11、量。,主要试点内容,农技人员素质提升的工作运行机制 在培训学校确认(全国100个)、培训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安排、学员选派、培训管理、培训成绩认可、提高就业或创业能力等方面探索出一套较为规范的运行机制,大幅提高农技人员培训的有效性。同时,积极探索基层农技人员学历提升的扶持政策和工作机制。,主要试点内容,试验示范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工作运行机制探索基层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与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周边农民的紧密联系机制,通过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真正将试验示范基地建成农技人员的试验基地、种养大户和周边农民的学习基地、农情信息的采集基地。,主要试点内容,标准

12、乡镇(区域)农技站建设的工作运行机制 坚持改革创新,通过加强机构建设、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建设和设施条件建设,使其有完善的管理体制、有规范的运行机制、有精干的人员队伍、有稳定的经费保障、有必要的工作条件 。,主要试点内容,村级服务站点建设的工作运行机制 探索村级服务站点建设机制和模式,使其成为基层推广延伸和末端,建立村级服务站点承接成果、服务农民的运作机制,形成规范的运作管理模式,使村级服务站点切实成为连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各方面技术力量和广大农民的纽带,成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点、宣传点和服务点。,考核内容建立五个制度,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制定公益性推广岗位准入条件,采取公开招聘、竞

13、聘上岗、择优聘用等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实行农技推广职业资格制度 。 建立农技推广责任制度。明确农技人员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目标要求。,建立农技人员工作考评制度。实行农民群众、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三方共同考核,将农技人员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技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农技人员的工资报酬、晋职晋级等与考核结果挂钩。 建立农技人员培训制度。根据不同需求,开展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实施农技人员学历提升计划,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建立多元化推广服务制度。鼓励和支持农业院校、涉农

14、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等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各省农业厅(局、委)于每年的3、6、9、12月的月底,及时汇总本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进展,将本省改革进展情况及时报送我司。改革进展情况要说明本省在该季度的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工作进展。 要具体附表说明本省实施方案应报县数、上报改革实施方案县数、方案已批复县数、正在实施县数、改革基本完成县数等相关统计数据。,实行改革进展情况季报制度 (未完成县),各省农业厅(局、委)要对改革基本完成县工作进行认真核实,重点检查是否下发了改革实施文件、是否明确了公益性职能任务、是否理顺了管理体制、是否合理设置了机构、是否科学核定了编制、是否强化了财政保障

15、、是否建立了工作制度等。将核查情况及省厅认定情况及时报送我司,我司将建立改革进展统计数据库,对各县进行跟踪管理。,实行改革基本完成县工作报告制度,每年年底,各省农业厅(局、委)按照农业部的统计要求,对各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机构建设、队伍建设、条件建设、运行制度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统计,掌握真实数据,把握工作动态,为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奠定基础。2009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情况统计的通知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下发。,实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情况统计制度,(二)基层农技人员培训,首批认定 100个部级现代技术培训基地每个示范县培训100名农技人员:由市根据所筛选的主导产业统一规划:课程设置、时间、师

16、资、教材、培训内容等,采取集中办班,异地培训+现场实训等形式。,(三)筛选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主导产业确定: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为主,每个示范县按照135+X的产业发展思路确定35个主导产业(如水稻、玉米、小麦、蔬菜、生猪、水产等),可确定连作、套种等类型的产业:如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油菜);稻田综合养殖(稻田养蟹、稻田养小龙虾、稻田养鸭等),主推技术遴选和推广 程序: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通过专家遴选和评定 数量:结合当地的实际,即要考虑到主导作用,也要兼顾品种的多样性和技术的集成性; 推广:制定主导产业技术推广规划;制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操作规程,编印技术资料和技术明白纸。明确各实施单位和专家、技术指导员的工作职责,细化年度工作任务,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提高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做好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应用过程的跟踪调查和数据收集,并开展推广效果评价。,省级专家组省级专家组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托国家和地方产业技术体系和科技入户专家等组建,负责制定项目技术指导工作方案,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参与项目监督、检查与绩效考评,指导县级专家组开展工作,培训技术指导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