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99860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便请阿基米德鉴定。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据这一道理,就可以判断皇冠是否掺假。 古希腊是数学的故乡古希腊人为数学的进步耗费了大量心血甚至生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个文明古国哺育了许多数学家,象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阿波罗尼斯、阿基米德、托勒密、海伦、丢番图等希帕蒂娅(Hypatia )这位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数学家也诞生在这里。希帕蒂娅(又译海帕西娅)(Hypatia)(约 370-415)。出生在埃及。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人称世界上第一位女数学家。

2、这位聪慧的女性以她的才华和贡献跻身于古代世界最优秀的学者之列。而她的惨死实为一千古悲剧。野蛮、残忍的宗教狂徒们竟对她下了毒手。 祖冲之(公元 429-500 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 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 96 边形, 求得 =3.14

3、,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 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 在 3.1415926 与 3.1415927 之间 苏步青 1902 年 9 月出生在浙江省。上初三时,来了一位数学老师。他讲:“当今世界,世界列强都想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的危险迫在眉睫。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17 岁,苏步青赴日留学。日本一个大学他去当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面对困境,他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心甘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大约 1500 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

4、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

5、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 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哥德巴赫是一个德国数学家,生于 1690 年,从 1725 年起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在彼得堡,哥德巴赫结识了大数学家欧拉,两人书信交往达 30 多年。他有一个著名的猜想,就是在和欧拉的通信中提出来的。这成为数学史上一则脍炙人口的佳话。 小欧拉在一个教会学校里读书。 爸爸的羊群渐

6、渐增多了,达到了 100 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 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 40 米,宽 15 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 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 6 平方米。 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 100 米的篱笆,不够用。 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 米长的 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积也足够了 、 16 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 圆周率算到小数后 35 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 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

7、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华罗庚的故事1946 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 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陈景润不爱玩公园,不爱逛马路,就爱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

8、吃饭睡觉。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

9、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哥德巴赫是一个德国数学家,生于 1690 年,从 1725 年起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在彼得堡,哥德巴赫结识了大数学家欧拉,两人书信交往达 30 多年。他有一个著名的猜想,就是在和欧拉的通信中

10、提出来的。这成为数学史上一则脍炙人口的佳话。 小欧拉在一个教会学校里读书。 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 100 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 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 40 米,宽 15 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 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 6 平方米。 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 100 米的篱笆,不够用。 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 米长的 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积也足够了 、 16 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 圆周率算到小数后 35 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 生命之

11、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高斯的父亲作泥瓦厂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在高斯三岁夏天时,有一次当他正要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然后他说了另外一个数目。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他爸爸计算该给谁多少工钱。重算的结果证明小高斯是对的,这把站在那里的大人都吓的目瞪口呆。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 . +97+98+99+100 = ?老师

12、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 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1+2+3+4+ . +96+97+98+99+100100+99+98+97+96+ . +4+3+2+1=101+101+101+ . +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 101 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 10100 除以 2 便得到答案等于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1.符

13、号“+”“-” 是五百年前一位德国人最先使用的。当时他们并不表示“加上”“减去”。知道三百多年前才正式用来表示“加上”“减去”。 2.“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玩具,有七个块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薄板组成,拼出来的图案变化万千。后来传到国外叫做“唐图”。“七巧板”流传到今天,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智力玩具。 3.传说早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一种滴水的器具来计时,名叫刻漏。 4.乘号“”是三百多年前一位英国数学家最先使用的。因为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所以他把加号斜过来表示。5.公元前 46 年,罗马统帅儒略 恺撒指定历法。由于他出生在 7 月,为了表示他的伟大,决定将 7 月改为“儒略月”,连同所有的单月都规定为 31 天,双月为 30 天。这样一年多出一天,2 月是古罗马处死犯人的月份,为了减少处死的人数,将 2 月减少 1 天,为 29 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