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99653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板书: 第一框题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问题情境: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问题探究:为什么当有人问他“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候,他哑口无言?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评价略:教师:因为事物既是对立的,矛和盾是对立的,矛锋利就意味着盾不坚固,盾坚固就意味着矛不锋利;二者又 是统一的,矛和盾同时存在,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他们构成一种兵器,没有矛,盾就失去了存在的 意义;没有盾,矛也没有存在的价值。所以这个人被问及“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时候哑口无言。书本上悬崖上的两个人也是一样,他们既是对立的,悬崖很有可能断裂,不能够负载两个人,所以他们是对立的;但同时他们

2、又构成动态的平衡,一个人掉下去,另一个人也不能存活,所以那个拿着火把的人并不敢把吊着另一个人的绳子烧断。结论:这些故事里都包含了一个哲学道理,那就是世界上的两个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就是 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爱因斯坦给光的定义既是光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就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板书: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板书: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问题探究:高矮、胖瘦、美丑等等都包含了对立统一关系。进一步设问:同学们还能举出相关的例子吗?学生发言踊跃,举出的例子数不胜数。如大小、上下、男女、好坏、诚实与欺骗、君子和小人、足球运动中的

3、攻守矛盾,战争中的攻守矛盾等等。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学生对对立统一的理解还算可以。板书:2、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他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中基本属性。(1)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可板书)问题情境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美吗?假如没有假钞,钞票会制造得这样精美吗?”-马克思问题探究: 老子和马克思的言论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呢?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从老子和马克思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

4、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的,一方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祸福等等都是共同存在的,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同时我们注意,马克思的这段话并不是对那些小偷和制假钞者的赞美,他只是从这个比喻中,阐释一个道理,那就是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希望这个世界永远没有小偷,没有假钞。同时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等都说明了这个道理。注意: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失败转化为成功,并不是随心所欲

5、的,我们必须找出失败的原因,结论经验教训,并更加地发奋努力才可以把失败转化为成功。问题探究:请同学们再举出一些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例子。学生发言踊跃:权利和义务、民主和专政、快乐与悲伤等等。问题情境猫和老鼠是一对“老冤家”,它们能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是因为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老鼠会“装死”,猫会“假眠”;老鼠昼伏夜出,猫的眼睛可以随光线的明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老鼠的听觉极为灵敏,稍有动静就藏得无影无踪,猫则在脚下生成肉垫,走起路来无声无息。问题探究:猫和老鼠是在怎样的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的?你还能举出生物界的其他事例吗?学生积极回答:狼和羊、狼和鹿等。教师:

6、猫和老鼠是在竞争和斗争中生存下来的,生物界的同化和异化,物理界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它们在排斥和对立中并存。()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可板书)问题情境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问题探究:以上说法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任何两个人都会存在差别和对立,没有差别和对立,他们就不是两个人而一个实体。君子和小人是对立的、互相排斥的,但又是这种排斥才使他们构成一对矛盾,处

7、于一个同一体中。他们在这个同一体中并存,却又相互斗争、排斥。君子虽然观点不同,但心是相和的,故说君子是保留了差异的和;小人的嗜好相同 ,但各争其利,貌和心不和,所以说小人之间的交往其实是不和的。最亲密的朋友,因为和我们关系密切,因为了解我们太多,所以往往也是和我们发生矛盾最多的人,也可能是伤害我们最深的人。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不交朋友,朋友可以分享喜悦、分担忧伤,朋友可以帮助我们走出泥泞和挫折,我们应该彼此坦诚相待,让友谊天长地久。社会上有很多拍马奉承的人,领导说什么就什么,表面上唯命是从,其实他的内心或许十分地不赞成领导的意见和观点,这种人就是小人,小人同而不和。我们以后若做了领导,千万不要相

8、信这种拍马奉承之人,恰恰相反,那些经常给我们忠言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可板书)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这里的“寓于”,也就是存在于的意思,同学们千万不能颠倒了,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板书: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情境庄稼吸收水分和蒸发水分,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庄稼生长过程的始终。工厂的生产与消费,也是一对矛盾。

9、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要工厂存在,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就不会停止。生命体的同化和异化是一对矛盾,只要生命体存在,这一矛盾就不会消失。问题探究:没一事物中都存在矛盾,你能举出实例吗?或者你能举出不存在矛盾的事物吗?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矛盾?学生 :知道与不知道、会与不会、懂不不懂、难与易等矛盾。问题情境陶渊明在他的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人人平等,人人富裕,社会和谐,没有国家,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欺诈,一派宁静、和平、幸福,与外界迥然不同的世外桃源。这是他幻想出来的一种生活安乐的社会。问题探究: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不存在任何矛盾的世外桃源呢?学生回答说没有。因为在世外桃源里面也存在矛

10、盾,有男女的矛盾,老与少的矛盾、生与死的矛盾、同化异化的矛盾,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等等,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不存在任何矛盾的世外桃源。教师: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不存在矛盾的事物。板书: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意义板书:(1)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问题情境: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曰:“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

11、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问题探究:蔡桓公“讳疾忌医”,结果病入膏肓。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学生回答: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不应该回避矛盾,而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板书:(2)方法论意义: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问题情境情境一:水浒这部小说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尤其是对梁山一百零八将

12、更是了如指掌,现在就请三位同学表演一下其中的三个人物,同学们判断他们表演的分别是谁? 学生一边表演一边放多媒体投影:他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出身于枪棒教师家庭,是武艺高强、仗义疏财的一条好汉。号称豹子头的他统率东京八十万禁军。他本身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却因官逼而终于走上梁山成为造反骁将。 他号称二郎,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的男子汉。他武艺高强,柔性刚烈,食量如牛,勇猛过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景阳岗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使他做了阳谷县里的都头。 他是一团仇恨和反抗的烈火,是一股扫荡恶势力的黑旋风,他要用他那板斧杀尽天下不平人,砍尽天下不平事。直到后来他吃毒酒死后,宋徽宗还梦见他抡起斧头,向

13、自己砍来,吓出一身冷汗。学生答后投影:林冲、武松、李逵问题探究:同学们为什么能根据上述表演准确地说出被描写的人物呢? 学生讨论、分析略教师:是因为水浒在描写不同人物时抓住了人物的外貌、个性、语言、行为等特征,因而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不同的个性描写刻画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个性。这正好说明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即矛盾特殊性的第一个方面的表现。情境二:多媒体放映歌曲走进新时代,这首歌曲我们大家都听过,下面请同学们再一起来欣赏一下。(伴随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迸那新时代的歌声,依次出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

14、的图像。) 问题探究:歌曲生动地概括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同学们想想,是哪三个阶段呢?学生回答: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走进新时代。教师:中国人民经历的这三个阶段,正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只有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的特殊性,从我国国情出发,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述材料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第二个表现。情境三:多媒体投影买卖双

15、方的特点比较:卖方:花言巧语、王婆卖瓜、软磨硬缠、迫不及待,目的是以较高的价格尽快地把商品卖出去买方:半信半疑、货比三家、挑三拣四、不慌不忙,目的是以较低的价格买回称心如意的商品 消费者和商家的想法是不同的。因为,消费者想少花些钱买到多些商品,质量还要有保障,而商家则希望能以高价把自己的商品销售出去。商家大部分人都会自吹自擂、花言巧语,夸自己的商品是如何的好,而消费者却大多半信半疑,生怕上当受骗。商家几乎都说自家的商品质量上乘,且物美价廉,过了这村就没这店。消费者则依旧不慌不忙,挑三拣四,还要货比三家,非十分满意决不购买。问题探究:上面材料反映了矛盾特殊性的什么表现呢?学生回答:事物矛盾的双方

16、也各有其特点,这就是矛盾特性的第三个表现。教与学是教学中的主要矛盾。教是启发与传授,学是领悟与接受;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在某学科的知识丰富,学生在某方面的知识欠缺。此矛盾双方也各有其特点。问题探究:上面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呢?“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都体现了针对矛盾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办法,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学生回答:对症下药 看菜吃饭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板书:2、矛盾特殊性原理以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是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点。 板书:(2)方法论意义: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