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4954958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银行学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中央银行学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中央银行学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中央银行学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中央银行学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学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学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银行学,经管系 秦笑 ,一 研究对象,二 教学目的三 课程框架四 相关资料五 考核方式,是什么? 干什么?,掌握基本理论 培养实践能力,教学思路,业务,发展,宏观调控,相关资料1、金融研究 2、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3、国际金融报 4、21世纪经济报道,1、中国人民银行网:http:/ 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http:/ 3、中国银行业督管理委员会网:http:/ 4、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网:http:/www.federalreserve.gov/ 5、欧洲中央银行银行网:http:/www.ecb.int/,学科特点系统性和逻辑性 前瞻性、宏观性 理论性较强 理论与应用结合,中央

2、银行制度的产生、职能、结构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作用 中央银行的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支付清算业务) 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及其目标、工具、传导机制 金融监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考核方式总成绩=平时成绩(30%)+考试(70%)(平时成绩:出勤、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或人行) (1)成立时间: 1948年12月1日组成1948年在华北银行(石家庄)、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延安)的基础上合并组成 。(2)总行:北京,2005年8月10日在上海设立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历任行长: 1、南汉宸(1949年10

3、月1954年10月) 开国第一任央行行长 2、曹菊如(1954年11月1964年10月) 3、胡立教(1964年10月1973年5月) 4、陈希愈(1973年5月1978年1月) 5、李葆华(1978年5月1982年5月) 6、吕培俭(1982年5月1985年3月) 7、陈慕华(1985年3月1988年4月) 8、李贵鲜(1988年4月1993年7月) 9、朱镕基(1993年7月1995年6月) 10、戴相龙(1995年6月2002年12月)(仪征) 11、周小川(2002年12月现任) (宜兴),职责: (一)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完善有关金融机构运行规则;发布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4、 (二)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三)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五)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维护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实施外汇管理;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 (六)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七)经理国库。 (八)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支付结算规则,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九)制定和组织实施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负责数据汇总和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十)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工作,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承担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职责。 (十一)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

5、十二)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十三)按照有关规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十四)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世界主要的中央银行 亚洲中国人民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1948年12月1日成立) 香港金融管理局(负责香港的金融政策及银行、货币管理,担当类似中央银行的角色,直接向财政司司长负责。)(1993年4月1日成立) 澳门金融管理局(1989年6月12日成立, 行使中央银行的部分职能) 蒙古银行(蒙古) (1924年成立)韩国银行(大韩民国)(1950年6月12日成立) 日本银行(日本国) (1982年成立)中央银行(中国台湾) 印度储备银行(印度共和国)(1935年4月1日

6、成立),欧洲 欧洲中央银行(ECB) (1998年7月1日成立)德国法兰克福 英格兰银行(BOE)(1694年)(全世界最大、最繁忙的金融机构,“鼻祖”) 瑞士中央银行(SNB) 美洲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FRB) (1913年) 加拿大中央银行 (BOC) (1934年),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韩国银行,新西兰储备银行,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清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辛亥革命时期和北洋政府时期中央银行 孙中山创立的中央银行 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银行 革命根据地的中央银行 新中国的中央银行,清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户部银行。户部银行是清末官商合办的银行,1905年8月

7、在北京开业,它是模仿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而建立的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大清银行。1908年,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大清户部银行旧址,辛亥革命时期和北洋政府时期中央银行中国银行。1911年的辛亥革命,促使大清王朝复灭,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成立之初,曾自我标榜为“纯属商业银行性质”。但事实上,它后来成了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1913年,交通银行取得了与中国银行同等地位的发行权。1914年,交通银行改定章程,已经具备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以上两行,共同作为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孙中山创立的中央银行1924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立中央银行。1926年

8、7月,国府移迁武汉,同年12月在汉口设中央银行。原广州的中央银行改组为广东省银行。1928年,汉口中央银行停业。,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银行 1928年11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法定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责。 1949年12月,中央银行随国民党政府撤往台湾。,台湾中央银行,革命根据地的中央银行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在建立根据地以后,就成立了人民的银行,发行货币。如1927年冬,闽西上杭县蚊洋区农民协会创办了农民银行等。 1932年2月1日,苏维埃国家银行正式成立,苏维埃国家银行还在各地设分支机构,以带动根据

9、地银行走向集中和统一。 1934年10月,苏维埃国家银行跟随红军长征转移,1935年11月,它改组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同年10月,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总行设在延安。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迅速扩大并逐渐连成一片,整个金融事业趋于统一和稳定。1948年12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新中国的中央银行19481978年的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宣告成立。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随军迁入北京,以后按行政区设立分行、中心支行和支行(办事处),支行以下设营业所,基本上形成了全国统一的金融体系。 这一时期的中国人民银行,一方面全

10、部集中了全国农业、工业、商业短期信贷业务和城乡人民储蓄业务;同时,既发行全国唯一合法的人民币,又代理国家财政金库,并管理金融行政,这就是所谓的“大一统”的中央银行体制。,19791983年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继恢复和建立,对过去“大一统“的银行体制有所改良。但从根本上说,在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宏观调控能力和政企不分等方面并无实质性进展。同时,随着各专业银行的相继恢复和建立,“群龙无首”的问题也亟待解决。,19841998年的中国人民银行。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专门负责领导和管理全

11、国的金融事业。 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1998年以后的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10月始,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改组,撤销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在全国设立9个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级分行,重点加强对辖区内金融业的监督管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已经形成。,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央银行制度是在经济和金融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中央银行制度已成为各国最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 中央银行通过特定业务活动和法律授权的管理方式履

12、行自己的职责。,本章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客观经济原因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普及与发展,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客观经济原因,(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1.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 3. 货币关系与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 4. 经济发展中新的矛盾已经显现。,(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1. 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国家以法律限制或取消一般银行的银行券发行权的方式,将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集中到几家以至最终集中到一家大银行。 2. 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

13、题。 建立一个全国统一和公正的权威性清算机构,作为金融支付体系的核心,能够快速清算银行间各种票据,从而使资金顺畅流通,保证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3. 关于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银行以至整个金融业的稳定,客观上需要有一家权威性机构,适当集中各银行的一部分现金准备作为后盾,在银行出现难以克服的支付困难时,集中给予必要的贷款支持,充当银行的“最后贷款人”。,4. 关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问题。 随着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发展,金融运行的稳定成为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5. 关于政府融资问题。 为了保证和方便政府融资,发展或建立一个与政府有密切联系、能够直接或变相为政府筹资或融资的银

14、行机构逐步成为政府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中央银行的产生基本上有两条渠道:一是由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政府根据客观需要,不断赋予这家银行某些特权,从而使这家银行逐步具有了中央银行的某些性质并最终发展成为中央银行;二是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三、中央银行制度的普及与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面对世界性金融危机和当时严重的通货膨胀,1920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经济会议上,提出了在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欧美国家中央银行以国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改组和加强; 二是亚洲、非洲等新独立的

15、国家普遍设立中央银行。,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二、中央银行的职能,(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 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在有些国家,硬辅币的铸造与发行由财政部门负责)。,(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指:1. 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

16、,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2. 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3. 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1. 集中存款准备金。 2. 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3. 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三)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1. 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负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2.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定国际金融协定,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3. 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