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PPT教学课件-第七章_国际产品责任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4952757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商法PPT教学课件-第七章_国际产品责任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国际商法PPT教学课件-第七章_国际产品责任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国际商法PPT教学课件-第七章_国际产品责任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国际商法PPT教学课件-第七章_国际产品责任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国际商法PPT教学课件-第七章_国际产品责任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商法PPT教学课件-第七章_国际产品责任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商法PPT教学课件-第七章_国际产品责任法(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国际产品责任法,概述 西方各主要国家的产品责任立法 产品责任的国际立法,一、基本概念,1.产品责任法(Product Liability Law)2.产品(Product) 3.产品责任(Product Liability ) 4.瑕疵 5.过失责任理论 6.严格责任理论(Theory of Strict Liability) 7.担保责任理论(Theory of Warranty) 8.有合同关系的产品责任 9.侵权行为的产品责任 10.斯特拉斯堡公约 11.产品责任指令 12.产品责任法律冲突规则公约,一、重点问题,(一)产品责任、产品质量责任与产品责任法 在外国法中,产品责任是指

2、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因生产、销售有缺陷产品致使他人遭受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产品责任法是确定生产者、销售者承担此种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产品责任的主要规定见之于1993年的产品质量法中。该法采用产品质量责任的概念。产品质量是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对产品适用、安全和其他特性的要求。产品质量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了上述要求,给用户、消费者造成损害而应依法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其中,承担民事责任分别指承担产品瑕疵担保责任和产品侵权赔偿责任 。 产品责任法:是指调整因缺陷产品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时,受害人与该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之

3、间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二)世界各国产品责任立法概况,1、世界上关于产品责任的立法模式:大体有三种:一是扩大解释、适用原合同法、侵权法中的有关规则,如法国、荷兰等;二是在相关的立法中,对产品责任作出若干规定,如英国、加拿大等国颁布的消费者保护法;三是制定专门的产品责任法,如原联邦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日本等国。2、美国的做法另有特点,其产品责任法包括判例法和制定法。美国商务部1979年公布了专家建议文本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此外,联邦政府还通过了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消费品安全法等单行法。 3、 在我国,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构筑起产品责任法律制

4、度的框架。另外,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药品管理法、食品卫生法等。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也是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内容之一。 4、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产品责任立法愈益显示出国际化趋势。目前产品责任方面的区域性和国际性公约有:欧共体于1977年和1985年制定的关于人身伤害和死亡的产品责任欧洲公约和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1972年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制定的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这是解决侵权性产品责任案件的一个国际性公约。,(三)世界各国产品责任立法比较,1、关于适用的“产品” 1)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指出:“产品是具有真正价值的、为进入市场而生产的,能够

5、作为组装整件或者作为部件、零售交付的物品,但人体组织、器官、血液组成成分除外。”美国产品责任法确定的产品范围相当广泛 。在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中,产品是指“天然产品和工业产品,无论是未加工的还是加工的,也无论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规定,“产品是指初级农产品和狩猎物以外的所有动产,即使已被组合在另一动产或不动产之内。初级农产品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不包括经过加工的这类产品。产品也包括电。”与美国相比,其所界定的产品范围略微狭窄。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采用的是概括式的规定,适应性较强。按照其规定,产品必

6、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必须经过加工、制作。这就排除了未经过加工的天然品(如原煤、原矿、天然气、石油等)及初级农产品(如未经加工、制作的农、林、牧、渔业产品和猎物)。其次, 用于销售。 2)各国关于产品的规定的共同特点: (1)产品一般指动产; (2)多数国家立法未将初级农产品列入产品责任法范围。原因在于农产品易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其产生的潜在缺陷难以确定缺陷来源,而且农产品没有明确的质量标准;(3)产品一般指有形物品 。,2、关于瑕疵与缺陷,1)不同国家立法中的反映:广义地说,产品不符合其应当具有的质量要求,即构成瑕疵。狭义地说,瑕疵仅指一般性的质量问题,如产品的外观、使用性能等。缺陷是指产品

7、有较大的质量问题。我国产品质量法第34条规定:“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但我国立法未对瑕疵作出明确界定 。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将缺陷分为:制造缺陷、设计缺陷、警示缺陷和说明缺陷。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规定:“考虑如下情况,如果产品不能提供人们有权期待的安全,即属于缺陷产品。”其将缺陷的定义建立在产品的安全性之上,表明了产品严格责任的立法基础。 2)从各国对产品缺陷的立法来看,有两点是共同的:第一,将产品缺陷界定为“不合理危险”或“不能提供人们有权期待的安全”,即都指缺乏合理的安全性。第二,明

8、确规定了产品缺陷的判别标准,而且采取的标准日益呈现客观化趋势。,3、关于产品责任主体,1)产品责任主体是指产品责任的承担者。 2)从各国立法和国际立法的规定来看,有两种:一是单一主体说。以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为代表,认定产品生产者为产品责任承担者,并对生产者做扩大解释,以涵盖销售者、进口商等责任人。二是复合主体说。以美国为代表,认定产品制造者或销售者为产品责任人,并分别界定其范围。美国的产品责任法关于产品责任主体规定的范围要广得多。 3)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我国产品责任主体与各国基本一致,即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但没有对其范围作出规定。在确定产品缺陷责任时,规定采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对生产者采

9、用严格责任,对销售者则实行过错责任。一般情况下,销售者有过错的才承担责任;另外,销售者在不能指明产品的生产者或提供者时,也要求其承担责任。产品质量法还规定了生产者和销售者相互之间的追偿权:属于生产者的责任而销售者赔偿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的责任而生产者赔偿的,生产者有权向销售者追偿。,4、关于损害赔偿,1)关于损害赔偿的范围: 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规定损害包括财产损害、人身肉体伤害、疾病和死亡以及由此引起的精神痛苦或情感伤害。 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规定的损害赔偿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同时,允许各成员国对非物质损害即精神损害予以规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因产品缺陷造成受害人伤害和

10、(或)财产损失的,损害赔偿包括人身和财产损害赔偿、对于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也赔偿。 可见,对用于个人使用或消费的财产因缺陷产品致损,受害人可获得赔偿,但排除商业性损失的赔偿,这是各国以及国际产品责任立法的共同之处。对于人身损害赔偿,各国立法和国际产品责任立法均作出规定。对于精神损害赔偿,各国的立法不尽一致。 2)关于赔偿数额: 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对产品责任的损害赔偿数额未设限制。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允许各成员国在立法中规定生产者对同类产品的同样缺陷造成的人身伤害或死亡的总赔偿额不得多于7000万欧洲货币单位。该指令同时规定,损害是指财产损失,但其价值不得低于500欧洲货币单位。我国的产品质量

11、法未对赔偿限额作出规定。,5、关于司法救济,1)关于诉讼时效:在美国,各州对产品责任诉讼时效的起算方法有较大差异,故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建议,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从原告发现或者在谨慎行事情况下应当发现产品的损害及其原因时起算。该示范法还通过规定产品的安全使用期来体现最长诉讼时效,即规定10年为最长责任期限,除非明示了产品的安全使用期长于10年。 我国产品质量法在借鉴各国经验的基础上,对产品责任诉讼时效作出了与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基本相同的规定 2)关于举证责任: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产品的缺陷造成的损失负责。”“受害人应当对损害、缺陷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我国的产

12、品质量法虽未明文规定如何举证,但按一般法律原则,也应是由受害人举证。生产者产品责任构成的三个要件(缺陷、损害、因果关系)都须由原告举证。,3)关于抗辩事由,严格责任并非绝对责任,各国产品责任法对生产者都规定了一定的抗辩事由。 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规定甘冒风险为抗辩事由,即消费者发现了产品缺陷而愿意承受的,生产者不承担责任。同时规定,产品的误用可以成为抗辩的理由。至于“发展风险”即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之缺陷是否为抗辩理由,多数州将其作为免责条件。 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规定生产者不承担责任的情形有: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缺陷在产品投入流通时并不存在;产品非生产者为销售或经济目的而制

13、造或分销;为使产品符合强制性法规而导致缺陷;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技水平不能发现缺陷存在;零部件制造者能证明缺陷是由于装有该零部件的产品设计或制造者的指示造成。指令同时规定,成员国可对发展风险作为抗辩事由作出保留。我国立足自己的国情,借鉴国外经验,规定了生产者对产品缺陷的免责事由:(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产品未进入流通,不可能对消费者产生损害。(2)产品投入流通时缺陷尚不存在。缺陷是在产品脱离生产者控制后,由其他人造成的。(3)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这是对发展风险免除责任的规定。,(四)美国的产品责任法,1、 产品责任法的基本理论: 过失责任理论、担保责任理论和严格责任理论,

14、作为诉讼依据,即疏忽说、违反担保说和严格责任说。 (1) 疏忽说。 疏忽是指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有疏忽之处,致使产品有缺陷,由于这种缺陷使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遭到损害,对此,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应承担责任。这是建立在过失责任理论之上的,这种疏忽在英美法上是一种侵权行为,因此,以之为依据进行诉讼是基于侵权行为之诉,对受害者有利,但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要证明生产者有疏忽往往极为困难甚至不可能,这是此种理论的一个难题。,(2) 违反担保说,违反担保是指产品存在某种缺陷或瑕疵,卖方违反了对货物的明示或默示担保导致消费者因产品的缺陷遭受损害,则消费者可以违反担保为理由对被告起诉,要求赔偿损失。可见,违反担

15、保起诉是根据买卖合同提起的诉讼。这种诉讼依据对原告的有利之处在于,他毋须证明被告有疏忽,只须证明产品确有缺陷并使他遭受损失即可;不利之处在于,必须是合同的当事人才能提起诉讼,而合同关系之外的使用者或者消费者则无权起诉,这不利于保护受害者。,(3)严格责任说,又称无过失责任。这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产品责任理论。按照严格责任的原则,只要产品存在缺陷,对使用者或消费者具有不合理的危险,并因此而使他们的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该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都应承担赔偿责任。以严格责任为依据起诉对原告最为有利,因为它消除了基于上述两种理由请求损害赔偿的困难:严格责任是一种侵权行为之诉,不必象违反担保之诉那样要求双方当事

16、人之间要有直接合同关系;以严格责任为由起诉,原告无须承担证明被告有疏忽的举证责任。正因此,严格责任理论目前被普遍采用。,2、被告的抗辩事由或免责条款 P294,(1) 担保的排除或限制。如果原告以被告“违反担保”为理由对其提起产品责任诉讼,而被告如果已经在合同中排除了各种明示或默示担保,他就可以提出担保已被排除作为抗辩,但这种抗辩不能用来对抗以“疏忽”为理由的起诉,因为这是一种侵权之诉; (3) 自担风险。自担风险是指原告已经知道产品有缺陷或带有危险性而甘愿将自己置于此种危险或风险的境地从而使自己受到损害。按美国法,被告几乎可以用“自担风险”抗辩任何理由的产品责任诉讼;(4) 非正常使用产品或误用、滥用产品。如果原告因非正常使用或误用、滥用产品而受到损害,被告可以以此为理由提出抗辩,但法院往往对此加以限制,即要求被告证明原告的误用或滥用已超出了被告可能合理预见的范围;(5) 产品带有不可避免的不安全因素。某些产品如药物即使正常使用,也难以完全保证安全,而且该产品对社会公众利大于弊,则制造或销售此种产品者可以要求免除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