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维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优秀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951480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10.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龚维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优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龚维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优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龚维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优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龚维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优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龚维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优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龚维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优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龚维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优秀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龚维斌 主任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龚维斌 主任教授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2讨论讨论3个问题个问题一、为什么提出社会治理? 二、什么是社会治理?三、如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一、为什么提出社会治理? 二、什么是社会治理?三、如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3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时代发展的需要二、社会管理的发展三、关键是政社关系一、时代发展的需要二、社会管理的发展三、关键是政社关系四、重点是建好社会四、重点是建好社会4一、时代发展的需要一、时代发展的需要(一)社会变化(二)风险加大(一)社会变化(二)风险加

2、大5(一)(一)社会变化社会变化1、1、组织方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组织方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2 2、社会结构从简单化向复杂化转变。社会结构从简单化向复杂化转变。3、3、需求结构从低级化向高级化转变。需求结构从低级化向高级化转变。 4、4、社会问题从生存性向公平性转变。社会问题从生存性向公平性转变。5、5、社会矛盾从个体性向群体性转变。社会矛盾从个体性向群体性转变。6把人民把人民组织起来组织起来 1949年9月30日,毛主席在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这篇宣言中郑重宣告:“全国同胞们,我们应当进一步组织起来。我们应当将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组织1949年9月30日,毛主席在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这篇宣言

3、中郑重宣告:“全国同胞们,我们应当进一步组织起来。我们应当将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其他各种组织里,克服旧中国散漫无组织的状态。” 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其他各种组织里,克服旧中国散漫无组织的状态。” 7社会社会需要重新组织起来需要重新组织起来1、计划经济时期1、计划经济时期城乡不同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城市:单位制居街制农村:人民公社配套制度:户籍制度、职业身份制度、档案制度、票证制度。城乡不同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城市:单位制居街制农村:人民公社配套制度:户籍制度、职业身份制度、档案制度、票证制度。2、改革开放以来2、改革开放以来自由流动的空间和自由流动的资源增加企业有生有死

4、、人员有进有出熟人社会生人社会传统的组织和管理模式逐渐失效自由流动的空间和自由流动的资源增加企业有生有死、人员有进有出熟人社会生人社会传统的组织和管理模式逐渐失效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再组织化社会再组织化81、社会结构变迁社会结构变迁(1)(1)家庭结构家庭结构(2)(2)城乡结构城乡结构(3)(3)阶层结构阶层结构9(1)家庭结构变化家庭结构变化1)1)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规模小型化2)核心家庭为主体2)核心家庭为主体3)3)家庭类型多样化家庭类型多样化10家庭家庭人口规模变化人口规模变化年 份198219902000200520102013户均人口4.413.963.4

5、43.133.093.02年 份198219902000200520102013户均人口4.413.963.443.133.093.0211家庭家庭类型多样化类型多样化1、核心家庭2、主干家庭1、核心家庭2、主干家庭3、3、丁克家庭丁克家庭4、空巢家庭4、空巢家庭5、单身家庭6、隔代家庭7、分离的核心家庭8、漂泊家庭5、单身家庭6、隔代家庭7、分离的核心家庭8、漂泊家庭主体城市农村主体城市农村12丁克丁克家庭和空巢家庭家庭和空巢家庭1、据估计全国有400万对丁克夫妇。北京超过40万对,上海超过50万对,广州有30万对。1、据估计全国有400万对丁克夫妇。北京超过40万对,上海超过50万对,广州

6、有30万对。2、 “空巢”期提前15年。城市老年家庭中的“空巢家庭”至少超过30。“空巢”老年人2013年突破1亿。2、 “空巢”期提前15年。城市老年家庭中的“空巢家庭”至少超过30。“空巢”老年人2013年突破1亿。13(2)城乡结构变迁城乡结构变迁1)1)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速度加快2)2)城乡差距较大: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四大皆空”。近10年,每天消失80个左右村落。农村“四大皆空”。近10年,每天消失80个左右村落。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 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14城市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快速推进1、1978年,17.92%。2、1996年,30%。3、2002年,40%。4

7、、2009年,46.6%。5、2011年,51.3%。6、2012年,52.6%。7、2013年,53.7%。1、1978年,17.92%。2、1996年,30%。3、2002年,40%。4、2009年,46.6%。5、2011年,51.3%。6、2012年,52.6%。7、2013年,53.7%。8、2014年,54.77%。8、2014年,54.77%。151978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曲线年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曲线16(3)阶层结构变化阶层结构变化1)1978年以前:两个阶级一个阶层。1)1978年以前:两个阶级一个阶层。2)现在:多个阶层。2)现在:多个阶层。17社会社会阶层结构新变化

8、阶层结构新变化(1)阶层结构出现定型化趋势。(2)阶层复制现象增多。(1)阶层结构出现定型化趋势。(2)阶层复制现象增多。(3)出现失利阶层和失意阶层。(3)出现失利阶层和失意阶层。182、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1)多样化。(1)多样化。(2)差别化。(3)高端化。(2)差别化。(3)高端化。19当前当前社会需求的特点社会需求的特点1、基本需求的标准提高。2、权利需求越来越强烈。1、基本需求的标准提高。2、权利需求越来越强烈。3、群体之间和代际之间需求差异较大。4、社会安全需求凸显。3、群体之间和代际之间需求差异较大。4、社会安全需求凸显。204、从生存问题向公平问题转变从生

9、存问题向公平问题转变部分群众相对社会地位下降部分群众相对社会地位下降较多群众有不公平感较多群众有不公平感215、5、社会矛盾从个体性向群体性转变社会矛盾从个体性向群体性转变(1)中央判断(1)中央判断多样多发、触点多、多样多发、触点多、燃点低燃点低、关联性强、关联性强(2)(2)群体性事件类型群体性事件类型维权事件、泄愤事件、骚乱事件维权事件、泄愤事件、骚乱事件(3)(3)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群体性事件的特点(4)高度关注失意精英群体(4)高度关注失意精英群体22苍南县苍南县灵溪镇城管执法引发群体性冲突灵溪镇城管执法引发群体性冲突 (2014年年4月月19日)日)23专家专家: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群

10、体性事件的特征类型类型 /特征行为目的行为指向是否暴力维权事件特征行为目的行为指向是否暴力维权事件具体的利益诉求具体的利益诉求公权机关和侵权者不一定有暴力泄愤事件公权机关和侵权者不一定有暴力泄愤事件无明确的利益诉求无明确的利益诉求公权机关和侵权者有暴力骚乱事件诉求复杂公权机关和侵权者有暴力骚乱事件诉求复杂(经济、政治、宗教、民族)公权机关、侵权者、经济、政治、宗教、民族)公权机关、侵权者、无关者无关者有暴力有暴力24群体性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事件的特点1、从发展趋势看数量、领域、组织、群体、政治2、从地域分布看1、从发展趋势看数量、领域、组织、群体、政治2、从地域分布看城乡、发达与发展3、从事件根

11、源看基层与上(深)层城乡、发达与发展3、从事件根源看基层与上(深)层4、从事件性质看4、从事件性质看利益矛盾、人民内部矛盾 利益矛盾、人民内部矛盾25(二)(二)风险加大风险加大1、既得利益集团出现与公民意识增强之间的矛盾。2、虚拟社会形成与社会凝聚力提高之间的矛盾。1、既得利益集团出现与公民意识增强之间的矛盾。2、虚拟社会形成与社会凝聚力提高之间的矛盾。3、3、城市化快速推进与社会体制滞后之间的矛盾。城市化快速推进与社会体制滞后之间的矛盾。辩证认识:三十多年与二百年辩证认识:三十多年与二百年262011年年6月月11日增城事件日增城事件272012年年6月中山市沙溪镇事件月中山市沙溪镇事件

12、20132013年年5月7日北京京温大厦事件5月7日北京京温大厦事件28二、二、社会管理的发展社会管理的发展(一)社会管理的提出(二)社会治理的特点(一)社会管理的提出(二)社会治理的特点(三)社会管理升级版(三)社会管理升级版29(一)社会管理的提出(一)社会管理的提出1、十六届三中全会:1、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2、十六届四中全会:2、十六届四中全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

13、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3、十六届六中全会:3、十六届六中全会: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激发社会活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激发社会活力。4、十七大:4、十七大:完善社会管理、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管理、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5、十八大:5、十八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30(二)社会治理的特点(二)社会治理的特点(1)多元主体(2)民主协商(3)依法办事(4)以人为本(1)多元主体(2)民主协商(3)依法办事(4)以人为本31(三)(

14、三)社会管理升级版社会管理升级版 社会管理坚持的原则:社会管理坚持的原则:1、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2、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 2、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3、 3、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4、坚持统筹兼顾、协商协调54、坚持统筹兼顾、协商协调5、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施策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施策 社会管理社会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中存在诸多问题。 社会治理是社会管理的新发展、新境界。社会治理是社会管理的新发展、新境界。32广州社会服务广州社会服务33广州、江阴社会服务广州、江阴社会服务234晋江晋江361度公司度公司35规范规范行政权力行政权力36基层基层

15、文化建设文化建设37海门市海门市大调解大调解38社会社会管理中的问题管理中的问题1、刚性“维稳观”2、社会组织发育滞后1、刚性“维稳观”2、社会组织发育滞后3、只讲维稳,不讲维权4、只讲民生,不讲民主3、只讲维稳,不讲维权4、只讲民生,不讲民主39三、三、关键是理顺政社关系关键是理顺政社关系1、1、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体制 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2、正确处理政社关系2、正确处理政社关系(1)(1)加大政府向

16、社会放权力度加大政府向社会放权力度(2)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 (2)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40政府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购买服务方式41社会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目标治理体制创新的目标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42四、四、重点是建设好社会重点是建设好社会(一)发展社会事业(一)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二)优化社会结构(二)优化社会结构(三)发展社会组织:(三)发展社会组织:分类发展与管理;培养社会工作者 分类发展与管理;培养社会工作者(四)(四)建设城乡社区:建设城乡社区:“区”“社”并重 ;基层社会治理“区”“社”并重 ;基层社会治理(五)规范和引导虚拟社会(五)规范和引导虚拟社会43准确准确把握民生内涵和特点把握民生内涵和特点1、1、广义和狭义广义和狭义2、2、不同层次不同层次3、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4、刚性需求3、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4、刚性需求44民生民生:广义与狭义:广义与狭义广义民生:民众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广义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